互联网上突然出来一篇文章,官方带头鼓励生育,并且强调这是一种好事情,利在千秋,可是评论区却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些年网上出现过很多经典的语句,比如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经过时间的累积,现在这句话变成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如果你过得不好,就是有人骑在你头上。
只生一个好,诸如此类的标语曾经在大街小巷遍布。
现在年轻人的思想已经和从前的人有非常大的改变,之前由于信息壁垒的原因,导致大家出现了很多信息差。
不少的网友从各种渠道透露出来的消息,经过排列组合之后,将关键词拼接在一起,已经看穿了一切。
有些人数学考了100多分,照样能登上顶级学府,有些人戴230万的耳环,直到现在还不清不楚。
这些年大家看惯了很多,之前有个新闻在互联网上很火,“找个小黑屋拘他几天,他的儿子是软肋”诸如此类的消息我们在互联网上已经看到了很多。
我看到这篇文章发布之后,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其实大家心里面也清楚,最重要的不是生育,而是生育之后怎么办。
孩子的学费,中年人的失业,家庭的困难,结婚的高成本,甚至有一些家长站出来说,现在的孩子放学之后写作业,写完作业洗完澡吃完饭立马就要睡觉,一点时间也没有,书包的沉重已经让很多孩子喘不过来气,也让一些家长喘不过来气。
教育的问题,医疗的问题,生活的问题,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毕业之后甚至都找不到工作,按照某专家的话,后面还有三座大山,自己能不能翻过第一座山还不知道,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怎么能够去放心的结婚生子,怎么能够放心的去养育下一代,这是困扰很多年轻人的问题。
从媒体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总人口自2021年之后已经连续三年减少,按照文章里的描述,2027年我国总人口将跌破14亿大关,2039年将跌破13亿,2047年将跌破12亿,通过数据的描述,大家也能清楚的看到,确实我们的总人口在不断的减少。
而且这种减少是有预见性的持续减少。
其实很多网友将年轻人不愿意生育的事情看的很简单,那就是现在生育的成本太高,配套的措施太少。
比如曾经有段时间,郑州颁布了一个消息,生三胎的时候有奖励,真的有人跑到某部门去领取奖励,结果显而易见。
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就是有一些承诺大家不必当真,有一种消息大家也不必在意,因为有些人制定的规则,他们自己不会遵守,别人也不会遵守。
这就造成了没有信任感,信任的基础已经完全的撕裂,这是网友们的真实想法,更何况现在很多年轻人确实压力很大。
我们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特别是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他们面对找工作的难题,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现在的房贷、车贷、生活的成本都是在增加。消费在增加,可是工资没有上涨,教育的成本在增加,可是家长的烦恼没有减少。
这就是好几座大山,一座接着一座。
现在不仅仅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的问题,而是整个资源分配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差异,很多人觉得心里不平衡,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大家看到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事情在一些人物出现问题之后,最后变成了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甚至变成了自罚三杯。
你让一个教练员去查教练员,你让一个裁判去查裁判,这种事情本身就是非常不公平的一种状态。
曾经罗翔教授在互联网上也很火,之前的精神面貌看起来挺好的,可是最近这两年,大家也清楚的看到,像罗翔教授这样的法律从业者时常会感慨。
法律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对于法律大家也真的不要太过在意。
从罗翔教授精神面貌变得憔悴之后,大家也能看得出来一些端倪。
除了人口的下滑,还有就是现在老龄化的严重,很多壮劳力已经迈入老年,甚至35岁,还要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
一个人努力的工作,不违法犯罪,按时上班,按时下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
可是在我们这里叫做躺平。
到处都是内卷,内卷到无与伦比,内卷到。媒体也看不下去了,内卷到很多大V,专家学者对此也无可奈何。说白了,打工人太多,牛马太多,你不内卷就没有办法维持生活。甚至给人一种感觉,这就是一切,设计好的只有内卷,才没有时间去思考一些别的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