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陆家嘴金融城核心地段,有一栋楼叫未来资产大厦,这栋楼旁边是赫赫有名的花旗银行上海总部。
未来资产大厦是一家名叫均和集团的企业总部,这家企业在2022年排名上海民企100强第四名,浦东新区第一名。
这家企业最近不太平,办公室间弥漫着一种与盛夏格格不入的寒意,这份寒意来自格子间牛马的办公软件钉钉,他们都收到了一封来自人力的推送:
请配合办理离职手续,5月工资及社保将在离职后结算。
焦虑的情绪瞬间在微信群中传播,这家注册资本高达130亿,总资产超千亿的“商业巨轮”,在毫无预警的沉默中,突然陷入停滞。
均和集团的掌舵人何旗,1982年出生于福建长乐,他的故事被无数媒体撰写过——80后闽商奋斗史。
何旗的商业征程起步于1999年,当时年仅17岁的他进入父亲创立的公司,随后逐步接替父亲掌管公司事务。
2003年,何旗离开福建,奔赴上海,在上海成立上海均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以钢铁贸易为起点,两年之后,公司更名为上海均和集团有限公司,并大步迈向钢铁贸易的国际舞台。
2008年,何旗回到福建,在厦门创办(均和)厦门有限公司,何旗亲任董事长,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何旗的财富裂变始于2015年,这一年何旗嗅到了金融资本的魔力,大举进军金融投资领域:参股九江银行、申港证券,成立均和商业保理、孚玉基金,甚至参与江西银行H股上市。
这一时期,何旗的商业帝国主要围绕大宗贸易+金融资本。2018年,均和集团迎来高光时刻:
上海均和与厦门均和同时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分列第52位与第192位;何旗个人财富随之飙升至80亿元,强势登上胡润百富榜第483位,稳坐福建长乐首富宝座。
2020年,何旗又将目光瞄向了文化旅游地产板块,并开始进军产业园区,推出均和云谷品牌。
当时何旗给出的解释是,均和集团贸易已经做到了规模的瓶颈了,希望给富裕的资金找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去处,恰逢当年华夏幸福产业园风风火火,非常受地方政府的重视,于是就押注这个领域。
大宗贸易、金融资本、产业园,这三门生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生意对象都是地方政府。
时至今日,在相关平台检索均和集团,关于这家公司的报道,最多的都是与各地政府的洽谈、合作。
均和云谷成立之后,展现出了相当强劲的实力,四处攻城略地,并喊出了”三年百园“的口号,很快吸引了那些干了很多产业园老板们重视:
这家公司怎么这么猛?什么来头?
翻看均和进军产业园的时间,不难发现,这时期国内以产业园为业务驱动的华夏幸福已经危如累卵,何老板为啥还一头往这里扎呢?
大嘴了解后发现,何老板找到了另一种模式:大宗贸易+产业园。
地产下行的这些年,有一批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土拍台面上,这些公司便是城投。
除了为土拍托底之外,这些城投公司还纷纷涉足贸易领域。
城投公司搞贸易并不是因为贸易多赚钱,而是按照相关规定,如果城投公司来自政府端的收入过高,就会被认定为地方融资平台,那就没办法发债。
对于城投公司来说,不能融资就等同于资金链断裂。
城投公司为了满足融资的需求,最简单的生意就是搞营收入极高但几乎没有利润的贸易,这样能够满足营收需要,符合发债需求。
让城投公司修桥铺路属于他们的基本功,但贸易怎么做?如何做?相当于门外汉了,但这恰恰正中均和这样的大宗贸易公司。
均和与城投成立合资公司迅速做大贸易额,满足地方政府和城投的对营业的需求,地方上自然也要补偿这样优秀的合作伙伴。
再回看均和集团的相关新闻, 也难怪经常会出现与各地领导的会谈,签订各种战略协议,其核心就是”大宗贸易+产业园区“双轮驱动。
再仔细查阅均和集团的产业园布局,找到一个共同点:但凡均和集团布局的产业园区,必有合资的贸易公司。
政企互补,各取所需,看起来这确实是一桩不错的生意。
但随着监管的加强,风险也显现了出来,今年三月,上交所发布新修订的”3号指引“。
针对城投借贸易收入实现发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贸易收入占比超30%,需披露客户/供应商关联性、会计核算办法及商业合理性,禁止”空转走单“,要求货物流、票据流、资金流,三流合一。
于是乎,那些钻空子的城投老总们被纷纷带走调查,而与城投关联颇深的贸易巨头们也开始瑟瑟发抖了,均和的何老板便是其中一位。
从上月起,上海均和接连收到股权冻结申请,基本上都是与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合资的大宗贸易公司相关,直至发稿,这些冻结申请还在增加。
根据均和内部可靠消息,上海均和集团从2024年底员工工资就出现了拖延支付,今年5月中旬逐渐停摆,到这个月通知全部员工自行离职。
如果员工配合离职可以把工资结算到5月底和缴纳5月社保,不提供经济赔偿,但若不配合离职,5月工资将不再支付。
对于公司的突然停摆,均和至今未给出任何解释,但一则爆炸性的传闻在惊恐的员工与合作方中飞速扩散:
老板早已“旅居”日本两年了。
为了确认老板“失联”两年是否属实,大嘴查阅了相关资料,关于何旗的公开露面消息确实是两年前。而均和内部中层管理也给大嘴透露,自己确实两年在公司没见过老板了。
文章写到这里,大嘴想起一起陈年旧事,早年间银行的朋友说,他们银行规定:禁止放贷给福建籍客户,特别是做钢材贸易的,尤其是福清、平潭、长乐等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