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批准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计划一经披露,整个中东局势顿时高度紧张。以色列的空袭已将伊朗逼至崩溃边缘,而美国一旦动手,不再是常规战争的延伸,而是中东全面核灾难的前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和俄罗斯同时发声,不再模糊回避,而是清晰地划出一条红线:核设施不可触碰,动手即是火线。
北京两通电话,一句定性划出红线
在这个节骨眼上,阿曼与埃及两国的外交部长相继通话王毅外长,并试图协调各方缓和冲突。王毅在通话中并未使用惯常的外交辞令,而是直白地表态:“是非曲直,一目了然。” 这不仅是一种立场宣示,更是对美伊当前军事行动的警告。
王毅指出,当前局势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色列对伊朗的持续打击严重违反国际法原则,而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进一步使局势升级。中方呼吁各方立即停火,强调民众安全高于一切,敦促有关国家回到谈判桌,解决分歧。中方不止一次提出,核问题不能成为博弈筹码,更不能成为战略赌博的跳板。
俄方同步发声,战争边缘呼唤冷静
几乎在王毅发声的同时,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也公开喊话美方:停止在伊朗问题上的冒险行径,尤其警告不要攻击伊朗的地下核设施。
里亚布科夫指出,以色列空袭伊朗本已引发地区不安,而美军一旦也投下所谓“巨型钻地弹”,很可能引发的是毁灭性的核污染。其严重性,不仅限于伊朗本土,而是整个中东、甚至波及全球能源市场和生态系统。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计划中的目标,正是伊朗深埋山体的福尔多核设施。这一设施被认为是伊朗最后的“核命脉”,其周边储存着大量高浓缩铀,一旦遭受攻击,产生的污染效应将类似“战术脏弹”。
伊朗的牌桌选择:按下“核污染开关”?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并非全然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当前的局势已演变为一场心理博弈,伊朗在回应中越来越强硬,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讲话中明确表态:“伊朗有能力让敌人后悔。”
德黑兰街头,反美标语与核武图像重新占据墙面,社会情绪显著升温。美方如果仍抱有通过空袭手段逼迫伊朗让步的幻想,可能要面对的不是投降,而是反扑。伊朗是否真的会动用“脏弹”或关闭霍尔木兹海峡,是特朗普政府必须认真评估的问题。
过去的“苏莱曼尼时刻”,特朗普曾一击致命,引发持续多年的伊朗报复浪潮。如今如果照搬旧剧本,他面对的将不是一位将军,而是整个伊朗国家机器,以及中俄两国一致而坚定的反对。
中俄共识背后的深层逻辑
此次中俄的同步发声并非偶然。从中方立场看,任何核设施遭攻击都意味着地区安全秩序的解体,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最大进口国,对中东稳定有着不可割裂的战略利益。俄方更是借伊核问题直指美国的战略霸凌行为,强调和平解决才是真正的强者姿态。
两国的联合施压,目的不仅在于保护伊朗,更在于守住国际法底线与全球核扩散的最后防线。这种罕见的一致,释放的不是威胁,而是劝诫:一旦核战线被跨越,连锁反应将失控,无人能独善其身。
当下世界,已经无法承受另一次“伊拉克式战争”。
末日剧本与未来预警
白宫内部已经出现分歧,有幕僚力劝特朗普暂缓出兵决策,认为此时动手无异于引爆中东乱局。而中俄的表态无疑为这种主张提供了外部支撑。
王毅的“是非曲直”背后,是对当前国际秩序失控风险的极度警惕。核设施不是博弈棋子,而是大国红线;外交不是退让工具,而是止战之门。北京与莫斯科这一轮联手,既是劝导,更是最后的提醒:战争若再升级,世界将承受不起。
此刻,全世界都在看,特朗普会不会选择后退半步,给外交一线生机。因为如果他执意推进攻击伊朗核设施的命令,等待他的,或许不是胜利,而是灾难的序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