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整治违规吃喝要回归理性,要反腐,也要人间烟火...
6月17日晚,人民网发表了一篇题为《禁止违规吃喝,不是吃喝都违规》的评论文章,直指当前各地在执行"禁酒令"过程中出现的"一刀切"乱象。文章迅速引发热议,许多基层公务员、餐饮从业者甚至普通网友纷纷留言支持。
△ 文章部分截图
人民网发声:整治违规吃喝≠禁止正常社交
人民网的文章提出几个关键观点:
1、整治违规吃喝很有必要——重点打击的是权力寻租、公款滥用等腐败行为,老百姓坚决支持。
2、但不能矫枉过正——禁止违规吃喝不等于禁止所有吃喝,层层加码、乱挥大锤是懒政表现。
3、餐饮是民生经济的命脉——过度限制会扼杀社会烟火气,影响消费复苏。
这篇文章之所以引发强烈共鸣,是因为它说出了许多基层公务员和普通人的心声。
案例1:安徽某银行两名客户经理因接受客户请吃两碗面(每人十几元),被单位罚款3000元,引发争议。
案例2:多地出台"下班后禁酒""三人以上聚餐需报备""退休人员不得随意参加宴请"等规定,被质疑过度干预个人生活。
这些做法,看似严格,实则简单粗暴,不仅误伤正常社交,还可能让腐败行为更加隐蔽。
为什么必须整治违规吃喝?
过去几年,国家大力整治违规吃喝,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减少公款浪费——财政资金更多用于民生,而非"舌尖上的腐败"。
遏制权力寻租——饭局背后的利益输送大幅减少,市场环境更公平。
净化干部风气——年轻干部不再被"酒桌文化"绑架,能更专注于工作。
但问题在于,有些地方在执行时走偏了。
"一刀切"禁酒的三大危害
1、误伤基层公务员的正常生活
公务员也是普通人,有亲友聚会、红白喜事等正常社交需求。如果连一碗面、一杯酒都要被追责,不仅影响工作积极性,还可能让基层干部变得"不敢作为"。
2、打击餐饮行业,拖累经济复苏
2024年我国餐饮收入超5.5万亿元,撑起超3000万从业者的饭碗。如果一部分人群因怕"违规"而不敢外出消费,对餐饮业的冲击可想而知。
3、 腐败可能变得更隐蔽
简单禁止吃喝,并不能真正杜绝腐败。例如:"家庭聚餐"掩护:私下宴请转为更隐蔽的家庭聚会,更难监管。
真正的反腐,应该靠制度约束权力,而非靠禁止吃饭。
腐败必须严打,但正常的人情往来不该被扼杀。
人民网的这次发声,或许是一个转折点。希望在政策调整后,既能守住"腐败零容忍"的底线,也能留住"人间烟火气"的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