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起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部分银行
明确取消车贷“高息高返”
向长贷短还说“不”!
但记者调查发现
北京地区部分汽车品牌仍可“高息高返”
“贷五免二”的变种模式仍大量存在
“高息高返”不具备可持续性
多家银行叫停该业务
什么是
“高息高返”
所谓“高息高返”,是指一些银行为争夺客户,以返还较高的佣金(约8%—15%)吸引汽车经销商与其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较长期限的车贷以获取利息收入。汽车经销商则把大部分银行返点通过优惠的方式返还给消费者,从而降低车价。在实际操作中,“高息高返”往往和“五年贷款两年后提前还贷无违约金”的约定相结合进行。
5月底,上海的卢先生刚贷款买了一辆比亚迪汽车。卢先生表示:“扣除各项优惠补贴后,这辆车的价格是11.58万元,办理车贷后还会返还1.3万。要是在2年内结清贷款,大概要支付1万元利息,这就相当于从银行‘薅’了3000块的‘羊毛’。”
“高息高返”所带来的实惠,使得车贷业务的渗透率迅速提高。广汽本田的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他们店的贷款渗透率超过了80%,而且几乎全都是“高息高返”的模式。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高息高返”现象盛行,主要原因在于车贷业务此前一直被汽车金融公司所垄断,银行若想进入这一市场参与竞争,通过返佣等手段扩大车贷业务份额就成了必然之举。
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末,浦发银行零售信贷绿色新能源汽车贷款规模为90.82亿元,较2024年初净增38.9亿元。平安银行2024年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637.68亿元,同比增长73.3%。
董希淼认为,“高息高返”业务模式虽在短期内有助于业务规模的扩大,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具备可持续性,未来会有更多银行摒弃该模式。
记者了解到,自6月1日起,四川、河南、浙江等多地银行已转变为“低息低返”或“低息零返”模式。有银行把贷款返佣比例从15%降到了5%,年费率也同步下调至3%。
6月8日,记者在北京地区调查时发现,工行、中行和邮储银行已叫停车贷“高息高返”,但北京某4S店张经理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店仍能通过农行、光大或浦发银行办理“贷五免二”业务,不过银行方面随时可能取消。另一个品牌的汽车销售人员也对记者称,目前在建行或者浦发银行还能办理车贷“高息高返”业务。
看似多赢实则暗藏风险
多地监管机构下发通知
防止恶性竞争
银行为何要叫停“高息高返”业务?
张经理表示,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核心目的是获利,但 “高息高返” 模式下,前两年利息收益已返还消费者,若车主两年后提前还款,银行可能面临亏本。因满两年还款最划算,车主普遍选择长贷短还,而这正是银行最不愿看到的情况。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有关车贷提前还款的投诉量多达数千条,主要聚焦于“银行拒绝提前还款”“违约金突然增加”“未告知还款限制”等问题。不少消费者称,当初选择贷款是看重“长贷短还”能省钱,可如今却陷入了“想还款却还不了”的困境。
金融监管专家、冠笤咨询创始人周毅钦表示,“高息高返” 模式看似多方共赢,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实最后都是由客户承担了相关的费用和成本。
在周毅钦看来,这种模式在金融风险层面存在诸多重隐患:
同业恶性竞争:这种模式增加了银行营销成本,容易引发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信用风险推高:容易推高信用风险,不利于业务长期持续发展。
操作风险滋生:一部分经销商为获取更多返佣,存在向消费者推介高佣金汽车金融产品、诱导消费者提前归还贷款等不合规的金融销售行为,甚至帮助客户虚报收入、粉饰个人信用纪录,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准确评估客户还款能力,增加了信用风险。
腐败风险暗藏:“高息高返”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容易滋生腐败风险。
正是考虑到这些风险
多地监管机构陆续下发通知
建议银行维持适当返佣比例
防止恶性竞争
重庆金融监管局于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金融业务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相关金融机构要严格遵守行业自律要求,不得以高额返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
四川省银行业协会今年5月发布《四川银行业信用卡汽车分期付款业务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自律公约》,要求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优化与汽车经销商合作模式,降低对客实际利率、合理确定佣金比率。
开封市银行业协会则在日前的自律公约签约会上要求银行做到“三个杜绝”:杜绝汽车经销商向客户推介高佣金汽车金融产品、杜绝经销商诱导消费者提前归还贷款、杜绝经销商扭曲消费者真实贷款意愿。
记者注意到
在叫停“高息高返”的同时
多家银行还采取
延长提前还款期限
提高违约金比例等举措
约束长贷短还
据了解,上海地区某国有大行6月5日起将2年内提前还款违约金由提前还款金额的5%调升至10%,2年至4年内提前还款违约金则由0%调升至5%。浙江多家国有大行则早在4月就将5年期车贷的免违约金期限从“贷满2年”延长至“贷满3年”。
车企银行双向破局车贷应尝试直连客户
面对银行方面的调整
车企正积极填补金融空白
记者在某品牌汽车经销人员处了解到,除了“贷五免二”,该店还有贷五免息分期活动。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贷款5年分期业务不能零首付,息费由车企补贴给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
车贷业务仍是吸引消费者购车的利器。 聂国春 /摄
在车企求变的同时
银行也要谋变
董希淼指出,金融机构需秉持 “量价平衡” 原则,与经销商合作时给予合理服务回报,同时让渡部分利益给消费者,逐步降低贷款利率以增强其获得感。此外,银行要突破传统放款者定位,融入产业链与消费链,向 “场景经营者” 转型。
周毅钦建议,汽车分期业务可探索多元渠道打破瓶颈,如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推出专属分期购车活动,或借助与汽车厂商的合作关系直连客户,嵌入其线上销售平台以减少中间环节。
文章来源:网络,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
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烦请平台留言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