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消息,2025年6月10日至11日,中蒙边界联合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乌兰巴托举行。两国外交、国防、海关等多部门及地方政府代表参会,双方围绕落实《中蒙边界管理制度条约》等内容深入交换意见,会后签署会议纪要。这场会议释放出不少积极信号,给中蒙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也让中俄大后方迎来好消息。
近年来,中蒙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从高层互动就能看出,2024年中国国家副主席应邀访问蒙古国,当年正值两国建交75周年、签署友好合作关系条约30周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充分体现出两国关系的重要性。蒙古国方面也高度重视发展蒙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高层会晤中释放积极信号。
![]()
蒙古国新总理(资料图)
经贸领域更是成绩亮眼。2021年,中蒙双边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达到165.9亿美元,同比增长35.8%,现在正朝着200亿美元目标大步迈进。蒙古国与中国陆地边界漫长,地理位置独特,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其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向北开放战略意义重大。
为了提升与中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扩大对中国的货运进出口量,蒙古国在铁路建设与铁路口岸开通方面下足功夫。它计划在中蒙间新增4对铁路口岸,最终实现通过5对铁路口岸相互连接,还打算打造更多“陆港”,推动本国内陆地区对华贸易。这些计划一旦实现,不仅能推动蒙古国经济稳定增长,助力其政府实现各领域发展目标,还将进一步加深中蒙经贸联系。
在这次边界联委会中,双方就加强边界管理、推动两国口岸及互联互通建设等内容达成共识,这对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口岸建设好了,货物进出口更便捷,运输成本能降低,企业做生意更有积极性,贸易额自然有望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建设加强,能让两国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合作更紧密,实现优势互补。
![]()
中蒙边境(资料图)
比如在矿产资源领域,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中国在矿产开发、加工方面技术先进、市场广阔。随着口岸与互联互通建设推进,蒙古国的矿产资源能更高效地运往中国,中国的资金、技术也能更顺畅地进入蒙古国,助力当地矿产资源开发,形成双赢局面。
中蒙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拓展与深化。在生态环保方面,两国携手加强荒漠化防治合作,在蒙古国建立了固沙示范区,揭牌成立了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还积极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技术合作项目。这些合作对改善两国边境地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也丰富了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
在民生领域,双方合作同样可圈可点。疫情期间,两国相互支持,上演“羊来茶往”的外交佳话。蒙古国在2020年中国疫情严峻时,宣布赠送3万只羊,之后中国也多次向蒙古国捐赠防疫物资。2021年5月11日,中蒙边界联合委员会中方委员会向蒙古国南戈壁省等地捐赠医用口罩等10余种类、总价值42万元人民币的防疫物资。2021年4月29日,中方还向蒙古国捐赠了价值30万元人民币的防疫物资,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等10个种类。内蒙古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与蒙古国边检机关还推出一系列通关举措,全力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保障防疫物资等顺利运输。
此次边界联委会提到,双方同意深化边境地区森林草原防灭火、边界水等领域合作,这对保障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稳定意义重大。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两国加强信息共享、联合演练、技术交流,能提升应对火灾的能力,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在边界水领域合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能保障边境地区工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
蒙古国 (资料图)
从地区局势来看,中蒙关系的良好发展对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地区发展意义重大。蒙古国处于中俄之间,是中俄大后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蒙关系稳定向好,能为中俄营造更稳定的周边环境。在地区事务中,三国加强合作与协调,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地区和平与发展。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中蒙加强合作符合双方利益。通过这次边界联委会,双方在诸多领域达成共识,蒙古国新总理领导下做出的这些积极决定,将推动中蒙关系迈向新高度,也让中俄大后方更加稳定繁荣,未来中蒙在经贸、生态、民生等领域的合作成果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