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很多钱,还是需要很多爱?如果这个社会上没钱人都不生孩子了,还能剩下多少人?
一句生育不是恩,托举还是恩,把贫困家庭的所有恩情,都一把抹掉。有能力谁不想托举,那没有能力就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真的错了吗?
武汉一位妈妈,好心上网求助。结果被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也看清了现在社会养娃的现实,实在让人心寒。
“年入9万,也配要孩子?”武汉妈妈认清现实,删掉求助帖
年入9万在武汉养个初中生有多难?一位妈妈的真实经历撕开了教育焦虑的遮羞布。她家孩子初二成绩总上不去。
每次考砸了都在冰箱贴道歉条:“妈妈再给一次机会,下次一定考好”。可光态度好没用,成绩单上的数字该难看还是难看。
当妈的急得火烧眉毛想送孩子补课,一打听行情傻眼了。“双减”后正规机构课时费飙升,普通家庭根本供不起。
她咬咬牙晒出全家年收入:夫妻打工攒下9万块,有房有车听着还行,可在大武汉供个初中生就像拿水瓢舀干大海。
网友的话扎心却现实:在小县城这收入勉强够用,但在教育军备竞赛的武汉,没钱没背景硬拼成绩,就像骑自行车追高铁。
更扎心的是那句“没投入多少学习成本,却指望孩子成龙凤”的吐槽,其实这妈妈代表了多少普通家庭的困境。
大城市教育资源像奢侈品,重点校周边学区房一平顶你一年工资,名师辅导班一小时课费够全家吃三天肉。
孩子每天在学校看着同学穿名牌球鞋、用最新款平板,回家听父母念叨“咱家就指望你改命了”,书包里装的哪是课本,分明是全家透支未来的压力。
那是不是没钱之后,就真的不能生孩子了,普通家庭的孩子,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有出头的那一天?
网友未必刻薄,家长删帖也实属无奈
这位妈妈在看到网友“刻薄”言论后,将求助帖删了。不知道她现在是什么心情,但那些劝她“认清现实”的网友未必刻薄,只是点破残酷规则。
教育竞赛本质是资源消耗战,上海家长能掏百万送孩子爬藤校,海淀妈妈花十万报思维训练班眼都不眨。
普通工薪族呢?掏空钱包也凑不上牌桌。但穷真是原罪吗?江苏开早餐铺的夫妻,凌晨三点揉面团炸油条供出清华女儿,秘诀是把账本变励志教材。
“你看爸妈卖500根油条才挣你一节补习费,读书是不是最划算的买卖?”广东流水线女工更绝,孩子做作业她就在旁边考会计师证,母子俩比着学,去年双双拿奖学金。
这些父母没砸钱但砸对了地方,他们让孩子看见认命的膀子怎么抡出改命的锤子。说到底,教育投入不单是钱的事。
与其焦虑买不起学区房报不起名师班,不如把9万块花在刀刃上,周末带孩子泡图书馆省下补课费,用菜市场讨价还价教数学思维,把工厂加班故事当挫折教育课。
更要紧的是调整预期,别把中考高考当人生独木桥,告诉孩子螺丝钉拧得好照样是国之重器。你看职校毕业的汽修工现在月入两万八,比坐办公室的本科生挣得都多。
那位武汉妈妈删帖不是认输,是终于看清牌局:既然摸不到王炸,就把手里的对子三打出春天。毕竟养孩子的底气不在存款几个零,而在孩子摔倒时你敢说“怕啥,妈陪你拍拍灰再走”。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