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600多名员工使用,这家出版集团自主开发的AI平台怎么样?

0
分享至

本文约4200,预计8.4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等AI工具已成为很多人得力的办公“助手”,但仍有一些出版机构积极研发大模型出版垂类应用产品,成果显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简称“凤凰集团”)的人工智能综合应用平台“凤凰智灵”便是其中之一。该平台早在2023年9月便开始试运营,已完成三期建设,并着手启动四期建设,目前已有2600多名员工使用,累计访问量突破45万次,还成功入选2024年度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项目科技创新成果。除了提高工作效率,“凤凰智灵”还有哪些独特优势?如何在使用中不断迭代更新?出版机构开发和应用AI平台需要警惕哪些问题?

2024年被称为“AI元年”,也是AI真正意义上和普通用户建立亲密关系的一年。当AI走进千行百业,从“研”到“用”,各行各业其实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出版业来看,除了应用基于通用大模型建设的AI工具之外,一些实力强劲的出版企业也在开发面向出版业的垂类AI平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出版工作。

2023年1月,ChatGPT大火时,凤凰集团就启动了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2023年9月,面向出版行业的人工智能综合应用平台“凤凰智灵”上线,进入试运营阶段。


“凤凰智灵”首页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融合发展部主任金玲介绍说,“凤凰智灵”平台是作为集团在数字化时代实现创新发展与竞争力跃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建设的。平台紧密围绕出版业务各环节需求,以优化出版流程、提高出版效率为目的,同时为智能化产品开发提供全方位底层技术赋能,平台功能围绕“出版”“营销”“办公”三大核心场景展开。现阶段,在出版板块,员工能够迅速利用AI画师功能,实现智能抠图和专业配图的生成,同时可通过“凤凰智灵”高效完成文稿审校工作;在营销板块,员工借助平台能够快速打造“热点营销书单”();在办公板块,智能PPT和智能会议等功能显著提升了员工的办公效率。“无论是图片处理工具、智能审校应用,还是选题策划等功能,‘凤凰智灵’均能有效提升出版环节的工作效率。”

出版业务要求与AI技术优势的深度结合

近两年,凤凰集团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对传统出版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做出了相应的规划和部署。2024年,凤凰集团制定发布了《凤凰集团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见》《推进凤凰传媒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提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新技术在出版全产业链的应用,以及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努力打造出版行业技术领军企业。

基于上述目标和任务,“凤凰智灵”成为凤凰集团重点打造的适合出版行业的AIGC平台。自主研发平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据介绍,长期服务于“凤凰智灵”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团队是18人,在一些重要功能和版本上线时,会补充开发人员,人数最多的时候大概有30人。

即便如此,凤凰集团仍坚持自主研发。金玲表示,首先是希望通过内部人工智能平台的开发形成凤凰集团的私有化数据池,有效提升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其次是为凤凰集团内部各单位员工提供学习和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机会,增强他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使用习惯,积累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经验;最后也最重要的是,期望将“凤凰智灵”打造成凤凰集团人工智能建设的核心引擎,赋能未来智能化产品的建设,推动出版主业升级。

在平台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团队要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作为专注于出版领域的垂直平台,如何有效融合AI技术与出版业务?这既要满足出版、发行等相关工作流程的需求,又要充分发挥AI技术的独特优势,实现两者的深度结合。金玲以“三期建设”中的“营销书单”模块为例,做了进一步的说明。“这一看似简单的应用,实则经历了从内部调研、开发到部署的漫长过程,耗时近半年。”期间,团队始终觉得该模块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它不仅需要对热点进行精准解析,还需打通多个端口的数据资源,并最终结合各类实际数据,生成具有参考价值的热点书单。否则,便无法为营销人员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参考和内容。“为此,我们反复与发行团队进行深入调研,详细了解一线的实际需求,并多方探讨产品功能,初步确定了开发方向。”截至目前,“营销书单”模块仅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构建,后续仍将持续优化和完善。




“凤凰智灵”具备整合优势

目前,“凤凰智灵”共开发了33个高频应用场景,赋能10多个运营工具,可进一步提高办公、编辑、校对、营销效率。据“凤凰智灵”开发团队观察,一位新媒体人员制作一张普通的书籍宣传海报,通常需要约50分钟;而通过“凤凰智灵”的“文生图”应用生成背景,再结合营销配图进行加工,整个过程需约10分钟。市场人员撰写一篇活动策划方案,一般至少需用时2小时;使用“凤凰智灵”的“活动策划”应用后,约30分钟即可完成一份完整方案。

人工智能工具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但市面上已经有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等通用大模型工具,“凤凰智灵”的独特优势体现在哪里呢?

金玲表示,首先,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等均表现出色,且各具特色;然而,“凤凰智灵”更具整合优势。目前,“凤凰智灵”已成功接入包括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在内的六大模型,这意味着当凤凰集团员工需要对比不同大模型给出的建议和答案时,无需在各平台间切换,只需在“智能问答”端口选择相应模型即可,极大提升了使用便捷性。

其次,“凤凰智灵”的应用设计本质上更贴合凤凰集团员工的工作场景,相较于一般通用大模型,更能精准理解和满足出版从业者的具体需求。

最后,仅有通用大模型并不能成为企业的生产力工具,只有“大模型+数据+企业工作流”,才能最大化发挥人工智能的应用功能。“以‘凤凰智灵’的‘图书助手’功能为例,我们内置了‘凤凰版图书’的各类数据,按照业务的实际操作流程设计了工作流,可以协助用户迅速完成书单生成、海报设计等工作。这些专业性的体验比通用大模型工具更有竞争力。”

使用与迭代是相互促进的

产品唯有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迭代,才能持续创造价值,而迭代的灵感更多来自于一线使用者。为了增强凤凰集团员工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使用习惯,“凤凰智灵”刚上线时,集团就成立了“凤凰智灵研习社”。这是一个内部学习组织,致力于通过定期发布各项任务和组织线上线下学习活动,为凤凰集团员工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人工智能使用技能和应用知识。

2024年,“凤凰智灵”运营团队组建。团队拥有明确的运营规划和目标,不仅设立了“智灵小助理”岗位,负责收集凤凰集团员工的使用意见和反馈,深入了解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实际需求,还构建了“凤凰智灵”积分体系。凤凰集团员工通过登录、使用平台,参与线上任务,提交符合要求的作品或提出优质功能建议,均可获得积分,用于兑换各种福利。此外,团队还开发了“凤凰智灵”课程学习平台,学员可通过平台掌握基础功能,并提升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和认知。

金玲说:“我们还定期举办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工智能培训。”例如,2024年开展了14场72课时的应用培训。今年5月27~29日,围绕“凤凰智灵”的三大核心板块,组织了面向编辑、营销及行政办公人员的人工智能研修班,旨在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凤凰智灵”的使用技巧,实现人工智能与日常工作的深度融合。()

除了比较“硬核”的人工智能培训,“凤凰智灵”也策划举办了一些轻快有趣的活动。如今年3月举办的以“AI绘春,万物萌新”为主题的插画征集&展览活动,活动旨在将前沿的AI技术与传统插画艺术相融合,激发凤凰集团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作热情,既是探索科技赋能艺术创作的创新之举,又助力了人工智能与出版工作的深度融合。

目前,“凤凰智灵”已着手规划并启动“四期建设”。团队将深度围绕出版的高频场景,开发符合生产需求的多种智能体、MCP服务,尝试推动部分高频应用完成个性化订阅、自动化生产。如重点关注“选题策划”助手和数据营销物料的生成,旨在为出版和发行营销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决策支持,以及更加便捷的功能助力。

人工智能是机遇更是挑战

其实对于人工智能,出版从业者的态度一直是不同的,有人积极拥抱,也有人避之不及。在金玲看来,人工智能不能代替专业编辑,但行业的中坚力量肯定属于那些懂人工智能、善于运用人工智能的编辑。

这样的观点来源于“凤凰智灵”的应用和推广实践。2024年9月,集团成功举办了首届人工智能应用竞赛,金玲和她的团队见证了专业编辑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后所展现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在此次竞赛中,一个由三人组成的编辑小组,仅用7小时便完成了以下任务:图书策划编辑高效完成了一本书的策划工作,并制定了详尽的策划方案和PPT;美术编辑精心设计了整本书的封面、插画及各类周边延伸产品;营销编辑迅速制作完成了新书的介绍和宣传视频。“编辑们的专业素养在此次大赛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与此同时,金玲也坦言,人工智能应用于出版业时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没有完善的法规落地前,仍将持续存在,尤其是版权问题。按照国内已有的案例,凤凰集团要求所有员工不得将AI生成的内容直接用于图书及其他内容产品的生产。此外,用AI学习并生成带有明显IP痕迹的内容也是被绝对禁止的。“我们始终认为,版权是出版行业的底线。我们不认同完全由AI生成的内容直接用于出版,我们也不认同用AI去模仿或洗稿的行为。合理利用AI辅助生成和决策,不能以牺牲作者的利益为前提,我们始终把有创造力的人看作是最宝贵的资源。”

金玲认为,人工智能对出版行业而言是机遇,但更是一次挑战。当前的内容数据集存在高质量数据匮乏的问题,且数据加工技术难以满足出版业务对内容准确性、多模态融合等方面的需求,这制约了AI在出版场景的深度应用。在这种背景下,AI在出版行业能做的事情越多,产生的问题可能也会越多。例如,生成内容的准确性问题、产品和业态的创新等。“我们能做的是,集中精力和资源尽快找到适应自身发展的数智化转型路径。”

*本文图片、视频均由凤凰集团提供

2024年全国出版从业人员收入调查开启!

去年你挣了多少钱?

欢迎扫码参与不记名问卷调查!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出版商务周报 incentive-icons
出版商务周报
专注报道出版创新
3627文章数 49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