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当李明华被告知被辞退的那一刻,他怎么也没想到,仅仅24小时后,整个公司会因为他的离开而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513个未接来电,上千条短信,几十封邮件,甚至还有客户直接开车到公司楼下堵门——所有人都在寻找一个人:李明华。
这个在公司眼中"技术落伍"的36岁老员工,突然变成了拯救公司的唯一希望。而此时的李明华,正坐在城南的湖边钓鱼,手机关机,与世隔绝,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这一切,要从三个月前说起......
01
三个月前,王志强带着海外留学的光环和跨国公司的工作履历,空降到了天翔科技担任技术总监。29岁的年纪,MBA学位,一口流利的英语,西装革履,意气风发。
董事长亲自为他召开了欢迎会。
"王总年轻有为,有着丰富的国际化经验,相信能为我们公司带来新的活力。"董事长在台上侃侃而谈,台下的员工们礼貌地鼓掌。
李明华坐在角落里,静静地看着这个新上司。8年的职场经验告诉他,每一次高层变动都意味着一轮新的洗牌。
"各位同事,我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用最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管理方法,把公司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王志强在台上自信满满地说着。
散会后,王志强来到技术部门。
"这位就是我们的技术骨干李明华。"HR经理陈佳为王志强介绍,"李工在公司工作了8年,负责开发和维护我们所有的核心系统。"
王志强打量着李明华:中等身材,普通的格子衬衫,头发有些稀疏,眼角有细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
"你好,李工。"王志强伸出手。
"王总好。"李明华握了握手,感觉对方的手很软,显然不是经常敲代码的手。
"听说你负责核心系统?"王志强问道。
"是的,公司目前运行的交易系统、客户管理系统、财务系统都是我主导开发的。"李明华简单介绍。
王志强点点头,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对李明华的第一印象并不深刻。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老程序员"——技术可能还行,但思维固化,缺乏创新精神。
接下来的几天,王志强开始了解公司的技术架构。他发现,公司的核心系统虽然运行稳定,但技术栈相对传统,代码风格也比较保守。
"这些系统什么时候开发的?"王志强问李明华。
"最早的是5年前,最新的也有2年了。"李明华回答。
"技术栈这么老旧,为什么不升级?"王志强皱眉。
"这些系统承载着公司的核心业务,稳定性是第一要务。"李明华解释,"而且客户对系统的要求很高,不能随意变更。"
"稳定性重要,但是不能因此就止步不前。"王志强不以为然,"我们应该引入更先进的技术......"
李明华心中暗叹。这些新技术他当然知道,但在金融级的企业应用中,稳定性永远比新潮更重要。一个小小的技术变更可能导致客户损失上百万。
王志强上任的第二周,召开了技术部门的全体会议。
"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趋势。"王志强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复杂的架构图,"我们应该逐步将现有系统迁移到微服务架构上......"
台下的技术人员面面相觑。这个架构图看起来很炫酷,但实施起来工程量巨大,而且风险极高。
"王总,我有个问题。"李明华举手。
"请说。"
"这种架构确实很先进,但是迁移过程中如何保证业务连续性?我们的客户对系统稳定性要求很高,哪怕1分钟的停机都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王志强显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个......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分步骤进行。"
"具体怎么分步骤?现有系统的哪些模块可以先迁移?哪些不能动?迁移过程中如何处理数据一致性问题?"李明华接连问出几个技术细节。
王志强被问得有些尴尬。这些具体的技术问题,确实不是他能解决的。
"李工,你的问题很专业,我们会后再详细讨论。"王志强试图转移话题,"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拒绝进步。"
会议结束后,技术部的同事们私下里议论纷纷。
"李工说得对,系统迁移哪有那么简单。"小王小声说道。
"王总可能对业务系统不太了解,毕竟他之前做的是互联网项目。"老张也表示赞同。
"可是他是领导啊,我们也不能公开反对。"小刘有些担心。
李明华听着同事们的议论,心中五味杂陈。他不是反对技术创新,而是认为任何技术变更都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业务需求的基础上。
02
接下来的一个月,王志强和李明华的分歧越来越明显。
王志强提出要引入DevOps流程,建立CI/CD管道。
"我们应该实现自动化部署,提高开发效率。"王志强在技术会议上说。
"自动化部署确实是趋势,但我们的系统比较特殊。"李明华解释,"客户对版本发布有严格的审核流程,每次更新都需要提前一周通知,并且要经过多轮测试。"
"那是因为你们的流程太落后。"王志强不耐烦地说,"现代化的软件开发应该支持快速迭代。"
"王总,我们做的不是互联网产品,是企业级的金融系统。"李明华耐心解释,"华泰集团一天的资金流水就是几十亿,系统出现任何问题都是天文数字的损失。"
"那为什么国外的同类公司可以做到敏捷开发?"王志强反问。
"因为他们有不同的业务模式和客户群体。"李明华说,"我们的客户更注重稳定性,而不是功能的快速迭代。"
王志强显然不满意这个答案。在他看来,李明华就是一个思维固化的老古董,总是用各种借口拒绝新技术。
类似的争论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不断上演。王志强提出要重构代码,李明华担心影响稳定性;王志强要求使用最新的开发框架,李明华认为现有框架已经足够成熟可靠;王志强想要引入敏捷开发流程,李明华坚持现有的瀑布模型更适合企业级项目。
每次争论,王志强都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而李明华则觉得新领导不理解业务,过于激进。
就在王志强对李明华越来越不满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他更加郁闷的事。
华泰集团要升级他们的财务系统,需要进行技术对接。这是公司最重要的客户之一,年合同金额超过500万。
"我来负责这次对接。"王志强主动请缨。
董事长有些犹豫:"这次对接技术含量很高,要不还是让李明华去?"
"董事长,我有信心胜任。"王志强坚持,"而且这也是一个展示我们新技术能力的好机会。"
于是,王志强带着技术方案去了华泰集团。
华泰集团的技术总监张总是个50多岁的老技术人,在行业里有很高的声望。
"你们的技术总监换人了?"张总看着年轻的王志强,有些意外。
"是的,我是新来的技术总监王志强。"王志强自信地介绍自己。
"李明华呢?"张总问道。
"李工还在公司,不过现在由我来负责技术规划。"王志强回答。
张总点点头,开始听王志强介绍技术方案。
王志强拿出精心准备的PPT,详细介绍了微服务架构、云原生技术等先进理念。
"这些技术听起来很不错。"张总听完后说,"但是我有几个具体的技术问题。"
接下来,张总问了一系列关于数据库优化、并发处理、安全机制的问题。这些都是实际开发中会遇到的具体问题,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才能回答。
王志强开始还能勉强应付,但很快就感到吃力。他的知识更多来自理论学习,缺乏实际的项目经验。
"这个......我需要回去和团队讨论一下具体的实现方案。"王志强不得不这样回答。
张总的表情明显有些失望。
会议结束后,张总私下里给董事长打了电话。
"你们的新技术总监理论知识不错,但实战经验有些欠缺。"张总直言不讳,"这次的项目技术要求很高,我建议还是让李明华来负责。"
董事长有些尴尬,但客户的要求不能不考虑。
第二天,公司又派李明华去了华泰集团。
"老李,还是你来了。"张总看到李明华,明显松了一口气。
"张总,这次的升级需求我仔细研究过了。"李明华拿出技术方案,"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
接下来的技术讨论非常顺利。李明华对业务需求的理解、对技术细节的把握、对潜在风险的预判,都让张总非常满意。
"还是老李靠谱。"张总最后说道,"这个项目就由你来负责吧。"
消息传回公司,王志强的脸色很难看。他原本想通过这个项目证明自己的能力,结果反而暴露了短板。
03
从华泰集团回来后,王志强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他开始有意识地排挤李明华,试图削弱他在技术团队中的影响力。
首先,王志强重新分配了工作任务。
"李明华,你以后主要负责系统维护工作。"王志强在技术会议上宣布,"新项目开发由小王和小刘负责。"
李明华有些意外。系统维护虽然重要,但确实不如新项目开发那么有挑战性。
"王总,新项目涉及到现有系统的集成,我对架构比较熟悉......"李明华试图争取。
"正因为你熟悉,所以负责维护更合适。"王志强打断了他,"新项目需要新的思路,让年轻人来做更好。"
接下来的几天,王志强开始提拔自己的人。他从其他部门调来了两个年轻的程序员,给了他们相对重要的职位。
"王总,这两个新人对我们的业务不熟悉,可能需要时间适应。"老张提醒道。
"没关系,业务可以学,关键是要有新的技术思维。"王志强回答。
与此同时,王志强开始在各种场合贬低李明华的技术能力。
"李明华的技术能力还可以,但思维比较保守,不适合做技术创新。"王志强对董事长说。
"他的代码风格比较老旧,缺乏现代化的设计理念。"王志强在管理层会议上表示。
"李明华这种老程序员,经验是有的,但学习能力有限。"王志强对HR经理抱怨。
这些话传到李明华耳朵里,让他感到很不舒服。8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现在却被说成是"老古董",这让他心里很难受。
更让李明华难以接受的是,王志强开始限制他与客户的直接接触。
"以后所有的客户沟通都要通过我。"王志强在技术部门宣布,"这样可以确保信息的一致性。"
李明华知道,这是在削弱他在客户心中的影响力。多年来,他与很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这些关系是公司的宝贵资产。
面对王志强的步步紧逼,李明华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海天科技的系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bug,数据同步总是出现延迟。这个问题困扰了技术团队很久,王志强指派的新人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解决。
"让我来看看。"李明华主动请求。
只用了半天时间,李明华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有问题,在高并发情况下会出现资源争抢。
"问题解决了。"李明华向王志强汇报。
王志强的表情有些复杂。一方面,他为问题的解决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他不愿意承认李明华的能力。
"这种低级错误,任何有经验的程序员都能发现。"王志强不以为然地说。
但是,技术团队的其他成员都看在眼里。他们知道这个问题有多复杂,也知道李明华的技术水平有多高。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每当系统出现技术难题,最终都是李明华解决的。但王志强总是想办法淡化李明华的贡献。
客户们对这种变化也有所察觉。
"最近怎么都是新面孔来对接?"华泰集团的张总私下里问董事长,"李明华呢?"
"李明华还在公司,不过现在主要负责后台支持。"董事长解释。
"这样啊......"张总若有所思,"我还是习惯和李明华直接沟通,他对我们的业务需求理解很准确。"
类似的反馈越来越多。客户们都习惯了李明华的专业服务,对突然的人员变动感到不适应。
但王志强坚持自己的做法。在他看来,客户的依赖就是对公司管理的束缚。他要建立一个不依赖任何个人的技术团队。
04
今年3月初,公司接到了一个重要项目——为金融科技公司开发新一代交易系统。这个项目的技术难度很高,涉及高频交易、风险控制、实时清算等多个复杂模块。
"这是公司今年最重要的项目。"董事长在项目启动会上强调,"成功了,我们就能打入高端金融市场;失败了,公司的声誉将受到严重影响。"
王志强主动请缨担任项目负责人。
"我有信心带领团队完成这个项目。"王志强信心满满,"我们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架构,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易系统。"
董事长有些担心:"这个项目技术要求很高,要不要让李明华参与?"
"不用。"王志强坚决拒绝,"我们的年轻团队完全有能力胜任。而且,这正是检验新技术方案的好机会。"
项目正式启动后,王志强按照自己的设想,采用了微服务架构、容器化部署、大数据处理等一系列新技术。
技术方案看起来很炫酷,但实施过程中问题不断。
这时,李明华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主动找到王志强。
"王总,这个项目的技术方案有些问题,我想提几个建议。"
"什么建议?"王志强不耐烦地问。
"首先,微服务架构不适合这种低延迟的交易系统。服务间的网络通信会增加延迟,影响性能。"李明华详细分析,"建议采用单体架构,将核心交易逻辑集中处理。"
"单体架构?"王志强觉得这是开历史倒车,"那还有什么技术含量?"
"技术含量不在于架构复杂,而在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李明华耐心解释,"金融交易系统的核心是性能和稳定性,不是架构的先进性。"
"你就是思维保守,不愿意接受新技术。"王志强不以为然。
"其次,数据存储方案也有问题。"李明华继续说,"你选择的这个分布式数据库在金融场景下存在一致性风险。"
"分布式数据库是趋势,可以支持更大的数据量。"王志强反驳。
"但是金融交易数据对一致性要求极高,分布式系统的最终一致性模型不能满足要求。"李明华解释,"建议使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通过读写分离和分片来解决性能问题。"
"还有,你们选择的消息中间件......"李明华想继续,但被王志强打断了。
"够了!"王志强不耐烦地说,"李明华,我知道你对现在的安排不满,但这不是你插手新项目的理由。这个项目由我负责,不需要你的建议。"
李明华深深地看了王志强一眼,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有些人只有撞了南墙才会回头。
项目进行到第二个月,问题越来越严重。
性能测试一次次失败,系统稳定性堪忧,客户开始表达不满。
"你们的进度太慢了。"客户方的技术负责人在电话里抱怨,"按照这个速度,根本不可能按时上线。"
"我们会加快进度的。"王志强承诺。
"关键不是进度,是质量。"客户继续说,"你们的系统在我们的测试环境里经常崩溃,这怎么能投入生产?"
王志强压力巨大。他开始要求技术团队加班加点,试图通过增加人力投入来解决问题。
"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一下,我们必须按时完成项目。"王志强在技术会议上说。
"王总,问题不在于时间,而在于技术方案。"小王鼓起勇气说,"现在的架构存在根本性问题,不是加班能解决的。"
"什么根本性问题?"王志强不愉快地问。
"性能瓶颈、稳定性风险、一致性问题......"小王一一列举,"这些都是架构层面的问题。"
"那你的建议是什么?"
小王犹豫了一下,说:"我觉得应该听听李工的意见,他在这方面经验很丰富。"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王志强。
"李明华、李明华,你们就知道李明华!"王志强怒道,"难道离了他,这个项目就做不下去了?"
技术团队的其他人都不敢说话。但他们心里都清楚,如果李明华参与这个项目,很多问题根本不会出现。
项目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客户方最终失去了耐心,提出要么重新设计技术方案,要么终止合作。
"我们给你们最后一个月时间。"客户的最后通牒很明确,"如果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就换供应商。"
这个消息传到董事长那里,他暴跳如雷。
"这是什么情况?"董事长质问王志强,"项目为什么会搞成这样?"
"客户的要求太苛刻,技术难度超出预期。"王志强试图为自己辩护。
"技术难度超出预期?"董事长冷笑,"那为什么在项目开始的时候你信心满满?"
王志强无言以对。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把这个项目救回来。"董事长下了死命令,"这个项目如果失败,公司的声誉将严重受损。"
走出董事长办公室,王志强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但是,骄傲和面子让他不愿意向李明华求助。他决定做最后的努力,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强行解决问题。
05
项目危机的消息在公司内部传开,大家都在私下里议论。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有问题。"老张和几个老员工在茶水间聊天,"李工当时就提出过意见,可惜没人听。"
"王总太自信了,总觉得新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小刘也表达了看法,"但是技术选型要考虑具体场景,不是越新越好。"
"现在怎么办?项目要是失败了,我们都要受影响。"小王担心地说。
"估计最后还是要李工出马。"老张说,"这种复杂的技术问题,公司里只有他能解决。"
李明华对这些议论并不知情。他还在默默地做着系统维护工作,处理一些日常的技术问题。
虽然被边缘化,但他对公司还是有感情的。看到项目遇到困难,他内心也很着急。
"要不我主动找王总谈谈?"李明华对妻子说。
"你都被排挤成这样了,还要主动上门?"苏婷有些不解。
"毕竟是公司的重要项目,失败了对大家都不好。"李明华说。
"你这人就是太善良。"苏婷摇头,"人家根本不领你的情。"
李明华想了想,还是决定再试一次。
第二天,他主动找到王志强。
"王总,项目的事情我听说了,如果需要帮助,我愿意参与。"
王志强看着李明华,心情复杂。一方面,他确实需要李明华的帮助;另一方面,承认这一点就等于承认自己的失败。
"不用了。"最终,王志强还是拒绝了,"我们能处理。"
"王总,我知道你对我有意见,但现在是公司的关键时刻......"李明华试图说服他。
"李明华,我说了不用。"王志强打断了他,"你做好自己的维护工作就行了。"
李明华无奈地离开了王志强的办公室。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
项目进入倒计时阶段,技术团队的压力达到了极限。
连续的加班让大家疲惫不堪,但问题依然没有根本解决。系统在压力测试中仍然表现糟糕,距离客户的要求相差甚远。
"我们已经尽力了。"小王对王志强说,"如果架构不改,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那就改架构!"王志强急了,"现在就改!"
"王总,改架构需要大量时间,我们只剩一个星期了。"小刘提醒。
"那怎么办?"王志强几乎要崩溃了。
这时,老张终于忍不住了。
"王总,我觉得应该让李工参与进来。"老张说,"这种技术难题,他有经验。"
"是啊,李工以前处理过类似的项目。"小王也附和。
"让李工来救场吧,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小刘也表达了意见。
面对团队的一致要求,王志强陷入了艰难的选择。
承认李明华的能力,就等于承认自己的无能。但如果项目失败,他的职业生涯也就完了。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董事长又打来了电话。
"王志强,客户刚刚来电话,如果这个星期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就要终止合同了。"董事长的语气很严厉,"你还有什么办法?"
"董事长,我们还在努力......"王志强支支吾吾。
"努力?努力了三个月,问题还是一大堆。"董事长不耐烦了,"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解决问题。如果需要其他人帮助,不要死要面子。"
挂断电话后,王志强坐在办公室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窗外的夜色很深,技术部门依然灯火通明。那些年轻的程序员们还在拼命地调试代码,试图创造奇迹。
但王志强心里清楚,奇迹不会发生。除非......
除非他放下面子,向李明华求助。
06
第二天早上,王志强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主动找李明华谈话,但不是为了求助,而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心头大患"。
昨夜的煎熬让王志强想明白了一件事:李明华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他权威的挑战。无论项目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李明华还在公司,他就永远无法建立绝对的权威。
既然如此,不如趁这个机会,彻底解决问题。
上午10点,王志强来到HR部门,找到了陈主管。
"陈主管,我想和你谈谈李明华的问题。"
"什么问题?"陈主管有些疑惑。
"我觉得他不太适合公司的发展方向。"王志强开门见山,"他的技术理念太保守,总是阻碍技术创新。而且在团队中有负面影响,经常质疑管理决策。"
陈主管皱眉:"但是李明华的工作表现一直很好,客户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表面上看是这样,但实际上他在技术团队中形成了小圈子,其他人都盲目崇拜他,这对公司的技术发展很不利。"王志强编造着理由,"而且,他的年龄也不小了,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有限。"
陈主管还是有些犹豫:"这样的话,是不是太突然了?"
"不突然。"王志强说,"我观察他已经三个月了,问题很明显。公司要发展,就必须有新陈代谢。"
经过一番"深入"交流,陈主管被说服了。毕竟,王志强是技术总监,对技术人员的评价应该更专业。
下午,陈主管去找董事长汇报。
"董事长,王总对李明华有一些看法......"陈主管转述了王志强的意见。
董事长听完,有些意外:"李明华?他不是技术骨干吗?"
"王总说他思维保守,不适合公司的技术发展方向。"陈主管说,"而且年龄也不小了,学习能力有限。"
董事长想了想,说:"王志强是技术负责人,他的判断应该是专业的。不过,李明华在公司这么多年,处理要谨慎一些。"
"王总建议给一个合理的补偿,和平解决。"陈主管说。
"那就按劳动法的标准执行吧。"董事长同意了。
就这样,李明华的命运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决定了。
3月15日下午4点半,李明华接到HR小张的通知。
"李工,王总让你去一趟办公室。"
李明华没有多想,以为是工作上的事情。他刚刚处理完一个客户的技术咨询,正准备优化一下系统监控的脚本。
走向王志强办公室的路上,他想起了昨天的项目讨论。也许王志强终于想通了,要让他参与那个陷入困境的项目。
推开办公室的门,李明华看到王志强和陈主管都在,桌上放着一份文件。两人的表情很严肃,气氛有些异常。
"李明华,坐吧。"王志强的语气很冷淡。
李明华坐下,心中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
"李明华,经过公司慎重考虑,我们决定和你解除劳动合同。"王志强开门见山。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李明华感觉脑袋嗡的一声。他怀疑自己听错了。
"什么?"
"你的技术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代码风格也过于陈旧。"王志强翻开面前的文件,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而且你在团队协作方面也存在问题,总是固执己见,不接受新的管理方式。"
李明华的愤怒瞬间涌上心头:"我固执己见?王总,我想提醒你,就在上个月,华泰集团的技术总监还专门打电话过来,点名要求我负责他们的系统升级项目。"
"那是以前的事了。"王志强不耐烦地摆摆手,仿佛在驱赶一只苍蝇,"现在公司需要的是更有活力的年轻人,更先进的技术理念。"
"更先进的技术理念?"李明华冷笑,"就像你那个即将失败的项目使用的技术理念?"
王志强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这正是他的痛处。
"李明华,注意你的态度!"王志强拍桌子,"你这种固执和傲慢,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那我想知道,具体是哪些技术理念跟不上时代?哪些代码风格有问题?"李明华努力压制心中的愤怒,试图进行理性的讨论。
"这个......"王志强显然没有准备具体的例子,"总之就是不符合公司发展方向。"
陈主管在一旁适时补充:"李明华,公司的决定已经做出了,我们会按照劳动法给你相应的补偿。"
"多少补偿?"李明华问道,虽然心中已经有了预感。
"5万块钱。"陈主管的声音很小。
李明华愣住了。这个数字比他预想的还要少。
"5万?"李明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在这里工作了8年,主导开发了公司90%的核心系统,现在你们告诉我只值5万块钱?"
"补偿标准是按照公司制度执行的。"王志强冷冷地说,"你如果不同意,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听到这句话,李明华彻底明白了。这不是一个理性的商业决定,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清洗。王志强要的不是合理的人事调整,而是彻底的羞辱。
"王志强,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李明华站起身,声音冷得像冰,"你知道公司的核心交易系统是谁开发的吗?"
"那又怎么样?"王志强不以为然,"技术这种东西,有文档就行了。"
"有文档就行了?"李明华冷笑,"那你知道为什么客户都指定要我来负责技术对接吗?"
"那是因为你在这里时间长,客户熟悉你而已。"王志强的语气越来越不耐烦,"难道离了你,公司就不能运转了?"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李明华。8年的委屈、3个月的忍耐、此刻的羞辱,所有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了。
07
李明华深深地看了王志强一眼,那眼神让王志强有些不寒而栗。
"好,很好。"李明华的声音出奇的平静,"既然你认为离了我公司照样运转,那我们就试试看。"
他转向陈主管:"我可以现在就签字离职,但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陈主管紧张地问道。
"我要退出所有的工作群,删除所有的工作联系方式。"李明华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既然公司觉得我没有价值,那从今天开始,我们两不相欠。"
王志强和陈主管交换了一个眼神。王志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可以。"
在他看来,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彻底切断李明华与公司的联系,避免他在客户中的影响力对新管理层造成干扰。
李明华拿起笔,在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是一个工整的签名,就像他这个人一样,认真而倔强。
然后,他拿出手机,当着两人的面,开始退出工作群。
技术部门群:退出。
项目管理群:退出。
客户服务群:退出。
公司通知群:退出。
产品讨论群:退出。
紧急响应群:退出。
每退出一个群,李明华的心就痛一次。这些群里记录着他8年来的汗水和努力,记录着无数个深夜的紧急修复,记录着与同事们的技术讨论。
"李明华,你这样做是不是太绝情了?"陈主管看着这一幕,心中开始有些不安,"万一以后有什么技术问题需要咨询......"
"你们不是说离了我公司照样运转吗?"李明华头也不回地说,"那还咨询我干什么?"
退出最后一个工作群后,李明华开始删除联系人。
王志强,删除。
陈主管,删除。
HR小张,删除。
技术副总监,删除。
项目经理,删除。
所有与工作相关的联系人,一个不留。
做完这一切,李明华关掉手机,大步走向门口。
"李明华!"王志强突然叫住了他。
李明华停下脚步,但没有回头。
"我希望你能理解,这只是一个商业决定,没有个人恩怨。"王志强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里居然带着一丝心虚。
李明华转过身,最后看了王志强一眼:"商业决定?"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希望你的商业决定不会让你后悔。"
说完这句话,李明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办公室。
走廊里,几个同事看到李明华出来,纷纷围了过来。从他的表情,大家已经猜到了什么。
"李工,怎么了?"技术部的小王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被辞退了。"李明华苦笑着说,声音很平静,但听在同事们耳朵里却如雷贯耳。
"什么?"几个同事都惊呆了。
老张第一个反应过来,愤愤不平地说:"凭什么辞退你?你可是我们技术部的顶梁柱啊!"
"就是,王志强这个空降兵懂什么技术?"小王也很生气,"他来了才三个月,就敢辞退你?"
"李工,这不公平!"小刘的眼圈都红了,"你为公司做了这么多贡献......"
"算了,公司的决定我们改变不了。"李明华拍拍大家的肩膀,努力保持平静,"你们好好工作,我先走了。"
"李工,要不我们一起辞职算了。"小王冲动地说,"没有你的技术部,还有什么意思?"
"别胡说。"李明华制止了他,语气严厉了一些,"你们都有家庭要养,别因为我影响了自己的前程。而且......"他看了看大家,"公司还需要你们,客户也需要技术支持。"
"可是李工......"小刘还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李明华摇头,"我走了,但这些系统还在运行,还需要有人维护。你们都是好同事,也是优秀的技术人员,我相信你们能撑起来。"
听到这话,几个同事都沉默了。他们知道李明华说得对,但心中的不舍和愤怒却无法平息。
李明华回到工位,开始收拾个人物品。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就是几本技术书籍、一个水杯、还有一张全家福。
"李工,这些技术书你要不要带走?"小刘指着书架上的书问道。
"留给你们吧。"李明华摇头,"这些书在这里更有用。"
那些书都是他这些年买的技术资料,从Java编程到系统架构,从数据库优化到安全防护,几乎涵盖了他工作中的各个领域。
"李工,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坐在旁边的小刘小声说道,"你为公司付出这么多,怎么能说辞就辞呢?"
李明华把最后一本书放在桌上,轻抚着封面,"小刘,记住一句话: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怀才不遇的故事,但也不缺少重新开始的机会。"
"那你以后怎么办?"老张关心地问。
"重新开始吧。"李明华站起身,环顾四周,"说不定是件好事呢。"
收拾完东西,李明华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工作了8年的地方。那张熟悉的办公桌,那台运行了无数程序的电脑,那些贴在墙上的系统架构图......
8年的时光,就这样结束了。
"李工,我们送送你。"几个同事要陪他下楼。
"不用了。"李明华摆手,"你们还要工作,别让王总看到了不高兴。"
"管他高兴不高兴!"小王愤愤地说。
"好了,都别这样。"李明华最后看了看这些朝夕相处的同事,"好好工作,有机会我们再聚。"
说完,他转身走向电梯。
背影渐行渐远,直到电梯门关闭,彻底消失在大家的视线里。
08
当天晚上,李明华回到家,妻子苏婷正在厨房准备晚饭。5岁的儿子豆豆在客厅看动画片,咯咯地笑着。
"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苏婷从厨房探出头来,看到丈夫的表情有些异常。
李明华在沙发上坐下,把儿子抱到怀里,深吸了一口气:"婷婷,我被辞退了。"
苏婷手中的锅铲掉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什么?"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公司说我技术跟不上时代,要用年轻人。"李明华苦笑着说,努力保持平静,不想让这种情绪影响到家人。
苏婷关了火,赶紧走到客厅坐在李明华身边:"怎么会这样?你不是技术骨干吗?客户不是都很认可你吗?"
"认可有什么用?"李明华叹了口气,"新来的总监看我不顺眼,想要建立自己的团队。说我是老古董,思维保守。"
"那补偿给了多少?"苏婷问出了最现实的问题。
"5万。"
苏婷倒吸一口冷气:"才5万?你在那里工作了8年啊!"
"是啊,8年。"李明华看着儿子天真的笑脸,心中五味杂陈,"按照劳动法,确实就是这个标准。"
"那现在怎么办?"苏婷的声音有些颤抖。
"重新找工作呗。"李明华努力让自己的语气轻松一些,"以我的技术和经验,应该不难找到新工作。"
"爸爸,你不用上班了吗?"豆豆天真地问道。
"爸爸要换个地方上班。"李明华摸摸儿子的头,"可能暂时要在家里陪豆豆几天。"
"太好了!"豆豆高兴地拍手,"爸爸可以天天陪我玩了!"
看着儿子开心的样子,李明华心中的阴霾散去了一些。也许,被辞退并不完全是坏事。
当天晚上,李明华躺在床上,思考着未来的方向。他拿起手机,习惯性地想看看工作群里有没有消息,然后才想起自己已经退出了所有群。
手机通讯录里,除了家人朋友,工作相关的联系人全部被删除。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是突然从一个世界消失了一样。
"明华,你别想太多。"苏婷轻抚着他的后背,"以你的技术,肯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我知道。"李明华闭上眼睛,"我只是在想,这8年到底值不值得。"
"当然值得。"苏婷坚定地说,"你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这些都是财富。"
"希望吧。"李明华关闭手机,"我明天开始投简历。"
但是第二天早上,李明华改变了主意。
"我想先休息几天。"他对苏婷说,"这么多年一直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趁这个机会,好好放松一下。"
"那也好。"苏婷理解丈夫的想法,"你确实需要调整一下状态。"
李明华做出了一个决定:彻底断联。
他关闭了手机,决定这几天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系。既然公司已经不需要他了,那些工作上的事情也与他无关了。
上午10点,李明华带着妻子和儿子去了公园。看着儿子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他突然觉得,也许这样的生活也不错。
"爸爸,你看,风筝飞得好高!"豆豆指着天空中的风筝兴奋地说。
"是啊,飞得很高。"李明华看着那个自由飞翔的风筝,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中午,一家三口在公园附近的餐厅吃饭。李明华难得这么轻松,没有工作电话,没有紧急任务,只需要陪伴家人。
"明华,你看起来好像比以前轻松多了。"苏婷观察着丈夫的表情。
"可能是因为没有工作压力了吧。"李明华说,"这些年确实太累了,每天都被各种问题追着跑。"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找新工作?"
"再休息几天吧,让我好好想想以后的方向。"李明华说,"反正手机我都关了,这几天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假。"
下午,李明华一家人去了游乐园。看着儿子在摩天轮上兴奋的样子,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太多这样的时光。
为了工作,他经常加班到深夜;为了客户,他节假日也要随时待命;为了项目,他甚至连儿子的生日都没能好好陪伴。
也许,这次被辞退是一个重新审视人生的机会。
09
3月16日,李明华离职的第二天。
上午8点55分,天翔科技的核心交易系统开始出现异常。
最先发现问题的是客服部门。华泰集团的财务总监打电话过来,语气急切:
"你们的系统怎么回事?我们早上的资金转账全部卡住了!"
"请您稍等,我马上联系技术部门。"客服小张赶紧转接电话。
9点10分,技术部门确认了问题的严重性。核心交易系统的数据库连接池出现异常,导致所有交易请求超时。
"这是什么情况?"刚刚上班的王志强看到一片混乱,急忙询问情况。
"王总,数据库连接出问题了。"小王汗流浃背地说,"所有的交易都处理不了。"
"那就赶紧修啊!"王志强急得跳脚。
"我们试了,但是找不到问题根源。"小刘无奈地说,"这个模块很复杂,涉及到底层架构。"
王志强的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他想起了李明华昨天说的话:"希望你的商业决定不会让你后悔。"
9点30分,第二家客户打来投诉电话。
"你们的系统是不是挂了?我们的业务全部停止了!"海天科技的运营总监在电话里咆哮。
"非常抱歉,我们正在紧急修复......"客服部门疲于应付。
10点,第三家、第四家客户的投诉电话接踵而至。
王志强在技术部门来回踱步,额头上全是汗水。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几乎所有的客户都在同时出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王志强焦急地问。
"看起来像是缓存溢出导致的连锁反应。"老张分析道,"但是具体的触发机制我们搞不清楚。"
"那就加大缓存容量!"王志强说。
"不行,这样治标不治本,而且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小王摇头。
10点30分,情况进一步恶化。不仅是交易系统,连带着客户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也开始出现异常。
"这些系统是相互关联的。"老张解释,"一个系统出问题,会影响到其他系统。"
"那为什么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问题?"王志强问道。
老张犹豫了一下,说:"以前李工在的时候,他对这种复杂的关联关系很熟悉,总是能在问题扩散之前就解决掉。"
听到李明华的名字,王志强的脸色更加难看。
11点,华泰集团的技术总监张总亲自致电公司。
"我要和你们的负责人通话!"张总的语气非常严厉。
电话被转接到董事长那里。
"张总,实在不好意思,系统出现了技术故障......"董事长赔礼道歉。
"技术故障?"张总冷笑,"我们一个上午的资金流转全部中断,直接损失已经超过300万!这只是技术故障?"
"我们正在全力抢修......"
"全力抢修?你们的李明华呢?让他来解决!"张总直接点名。
董事长顿时语塞。他总不能说李明华昨天刚被辞退吧?
"李工他...他在处理其他紧急事务......"董事长含糊其辞。
"什么紧急事务比这个更紧急?"张总的怀疑加重了,"你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没有,绝对没有。我们马上派技术人员过去现场支持。"董事长急忙保证。
挂断电话后,董事长立刻冲到技术部门。
"这是怎么回事?"他对王志强大吼,"客户都快疯了!"
"董事长,我们正在全力解决......"王志强支支吾吾。
"解决?解决了三个小时,问题更严重了!"董事长怒不可遏,"华泰集团要求李明华亲自过去,你怎么解释?"
王志强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董事长,李明华昨天......"
"昨天怎么了?"董事长还不知道李明华被辞退的事。
"昨天离职了。"王志强的声音小得像蚊子。
"什么?"董事长愣住了,"谁批准他离职的?"
"是...是我。"王志强感觉天旋地转。
董事长的表情从震惊变成愤怒,从愤怒变成绝望。
"你这个蠢货!"他指着王志强的鼻子,"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
此时此刻,电话铃声又响了。这次是海天科技的CEO亲自致电。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必须在下午6点之前解决问题!"CEO的最后通牒很明确,"否则我们就永远不再合作!"
类似的威胁电话一个接一个。客户们的耐心已经消耗殆尽,有几家甚至开始咨询法律途径,要求赔偿损失。
中午12点,系统故障进入第4个小时。
"必须找到李明华!"董事长下了死命令,"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把他找回来!"
"可是他的电话打不通......"技术部的人都尝试过了。
"那就去他家找!去他可能去的任何地方!"董事长咆哮道,"全公司停止其他工作,所有人都去找!"
HR部门、技术部门、甚至财务部和行政部的人都动员起来了。
小王和小刘开车到李明华的小区,疯狂地按门铃。
"嫂子,李工在家吗?"小王气喘吁吁地问苏婷。
"他不在家。"苏婷有些奇怪,"你们找他有什么急事吗?"
"公司系统出了大问题,只有李工能解决。"小刘急切地说,"您知道他去哪了吗?"
"我也不知道。"苏婷摇头,"他今天一早就出去了,说要去郊外走走,手机也关着。"
小王和小刘对视一眼,郊外那么大,到哪里去找?
"嫂子,这事很紧急,如果李工回来了,请一定让他联系公司。"小王留下这句话,匆匆离开。
与此同时,其他同事也在城里各个地方寻找李明华。
老张去了李明华经常去的技术书店,店主说今天没见到他。
小刘去了他们经常一起吃饭的餐厅,服务员也说没有看到。
有人去了图书馆,有人去了公园,还有人去了咖啡厅。
但都没有找到。
下午2点,寻找工作毫无进展,而系统故障却越来越严重。
"数据库连接池已经完全崩溃了。"小王汇报最新情况,"而且开始影响到其他系统模块。"
"备份系统呢?"王志强问道。
"备份系统也依赖主数据库,现在也受到影响。"老张解释。
王志强感到绝望。他终于明白,李明华不是什么"老古董",而是整个技术架构的灵魂人物。
10
下午3点,情况进一步恶化。
董事长的秘书急匆匆地冲进会议室,手里拿着一份刚刚传真过来的文件。
"董事长,华泰集团发来了律师函。"
董事长接过文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这是什么?"王志强看着董事长手中的文件,心中涌起不详的预感。
"华泰集团的律师函。"董事长一字一句地读着,"因为系统故障,导致华泰集团的资金流转出现问题,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0万元。要求我们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1200万!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还有海天科技。"董事长继续说道,脸色越来越难看,"他们的损失是800万。"
"其他几家客户也在统计损失。"秘书补充道,"初步估算,总损失可能超过3000万。"
3000万!王志强感觉双腿发软,几乎站不住了。
"而且,华泰集团的技术总监在邮件里特别提到了一句话。"董事长的眼神像刀子一样看着王志强,"他说,如果李明华还在的话,这种问题根本不会发生。"
这句话如同雷击,王志强彻底崩溃了。他终于明白,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
客户们信任的不是天翔科技这家公司,而是李明华这个人。他的技术能力、他的职业操守、他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些才是客户选择合作的根本原因。
现在,支柱倒了,整个合作关系也在摇摇欲坠。
下午4点,事情开始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一家财经媒体收到了爆料,准备报道这次系统故障事件。
"天翔科技核心系统瘫痪,多家客户损失惨重"——这样的标题一旦见报,对公司的声誉将是致命打击。
"绝对不能让这条新闻发出去!"董事长紧急联系公关部门,"想办法压下来!"
但是,消息已经开始在行业内流传。同行们在私下里议论,客户们在相互确认,合作伙伴们在重新评估风险。
"这下完了。"董事长坐在办公室里,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就算技术问题解决了,声誉损失也是无法挽回的。"
与此同时,寻找李明华的工作仍在继续,但依然毫无头绪。
"513个未接来电了。"小王看着通话记录,"他的手机一直关机。"
"发了上百条短信,也没有回复。"小刘也很沮丧。
下午5点,距离海天科技的最后通牒只剩1个小时。
王志强坐在技术部门,看着那些忙碌但无助的同事们,心中充满了悔恨。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他绝对不会做出那个愚蠢的决定。
如果他能够放下傲慢和偏见,认真听取李明华的建议...
如果他能够尊重经验和专业能力,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创新...
但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就在所有人都快要绝望的时候,老张想起了什么。
"我想起来了!"他突然大喊,"李工说过,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去城南的湖边钓鱼。"
"那还等什么?赶紧去!"王志强如获至宝。
老张开车飞奔到城南湖边。经过半个小时的寻找,他终于在湖边的一个安静角落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李明华正坐在湖边,手里拿着鱼竿,静静地看着湖水。他的表情很平静,仿佛与世隔绝一般。
"李工!"老张激动地跑过去,声音都哑了。
李明华转过头,看到老张气喘吁吁的样子,有些意外:"老张?你怎么在这里?"
"李工,你可把我们害苦了!"老张一屁股坐在李明华旁边,眼泪都快出来了,"公司系统崩了,所有人都在找你!"
"系统崩了?"李明华皱眉,专业的本能让他立刻关注起来,"什么时候的事?"
"今天上午开始的,我们搞了一整天都解决不了。"老张急切地说,"现在客户都在投诉,说要赔偿,公司都快完蛋了!"
李明华沉默了一会儿,心中五味杂陈。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能理解这种系统故障的严重性。但作为一个被羞辱的前员工,他又有什么理由去关心?
只听见李明华淡淡的说了一句"那关我什么事?",这让在场的人瞬间急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