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面蓝字关注我的公号,谢谢
![]()
一家大报批评了个别地方禁酒令过分干涉了公职人民的私域,引起广泛共鸣。于是,关于禁酒令懒政,禁酒令一刀切的议论,充斥各地大众媒体和全国自媒体。我不能免俗,也借这个热度说说禁酒令的问题。
我注意到了《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的通知〉》和中央决定深入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的通知,资料显示,这都是前几年的文件,好像是去年今年在各地得到了进一步落实。落实当然是好事,我们平民百姓的血汗税收,肯定能进一步集中起来用于国家建设和民生事业,不至于填了那些酒囊饭袋的臭皮囊。
而禁酒令的缘起,出自南阳市对于公职人员24小时禁酒,因混淆了公共纪律和个人自由的界限,受到了非议。而某大报对于禁酒令的批评,也不一定是针对南阳,因为各地都相继出台了严格禁止党员干部违规吃喝的规定,有“层层加码”的倾向。
查了一下那个大报,关于党员干部大吃大喝问题,也发出过多次批评,甚至极力赞扬升级禁酒令。只能说明,媒体对于党员干部违规吃喝的问题,是没辙了,今天发文鼓励禁酒,明天发文批评禁酒令过正,总之是没有办法杜绝领导干部的违规吃喝。这个问题,不是近几年,而是好几十年,治了又犯,犯了再治,往复无穷。
我不知道人们对于某报的一篇文章,为何那么看重。查了一下,那是人民网刊登的一篇自由来稿,并不是媒体编辑部文章。不是编辑部文章,分量当然不及编辑部文章代表报纸的观点,但既然选择刊登,总还是契合了编辑部观点,是人民网用来纠偏的一个信号。
把违规饮酒、违规吃喝当作整顿公职人员素质的一个切入点,当然是对的,因为违规吃喝风几十年来年年刹,没有哪年刹得住。而人民网一篇纠偏禁酒令的文章,受到人们热情追捧,未必没有领导干部们的推波助澜。所以,我对禁与放之间的这种波澜,真不关心。
倒是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对于公职人员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对于吏治的整顿,由违规饮酒和违规吃喝入手,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有没有更为有效的方法,让所有公职人员既不触碰红线,又能有作为一个公民的相对自由?
比如南阳管理公职人员,让他们申报收入和财产了吗?如果申报了,他们请亲戚朋友吃个饭,请同学聚个餐喝个酒,你管他做什么?他吃山珍海味跟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有什么关系?再比如,他与“服务对象”一起聚餐,如果涉嫌职务寻租,一经发现,开除公职,哪位公职人员还敢?至于索贿受贿,也是一经发现,不管涉案多少,开除公职并移交司法部门法律惩罚,看谁还敢利用职务之便?你对他24小时禁酒,他利用中间的某一个小时受贿十万百万,你那个禁酒不是花架子是啥?至于酒后驾车,有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置,也用不着禁酒办公室操心了。
天天在新闻里看到从上到下大量领导干部又被双规,我已经形成了视觉疲劳,一般都会划过,关心这些破事有个屁用。他们中,大部分不是因为违规饮酒而犯事的,少量是因为聚餐饮酒喝死了人而暴露了问题,你说,禁酒对于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有多大用处?
抓公职人员队伍作风问题,得抓到关键上,在皮毛上大做文章,好看是好看了,难免外皮光鲜而五脏溃烂,于个体,于队伍,于百姓,于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