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警惕!这三样东西放冰箱,可能成为肝癌“帮凶”!
如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冰箱了。
它作为现代家庭必备的家电,承担着保鲜食物、延长食材保质期的重要作用。
然而,并非所有食物都适合放进冰箱保存。近日就有医生特别提醒,这三样常见食物若长期存放在冰箱,可能暗藏健康隐患,甚至增加患肝癌的风险,而很多家庭的冰箱里都有它们的身影,赶紧检查拿出来,一起来看看吧!
一、坚果,容易成为黄曲霉毒素的“温床”。
坚果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是不少人喜爱的健康零食。有的人怕坚果不好保存,就会为了避免变质,把它放在冰箱里。比如瓜子、花生、核桃等。
但将坚果放进冰箱,却可能好心办坏事。冰箱内部湿度较大,而坚果本身含油量高、水分少,在潮湿环境下,极易吸收冰箱内的水汽。一旦受潮,坚果就会迅速发霉变质,成为黄曲霉毒素滋生的“温床”。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之一,其毒性比砒霜还要强64倍,且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
它对人体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少量摄入就可能导致急性中毒,长期微量摄入则会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当我们食用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坚果,毒素会在肝脏内蓄积,损害肝细胞,引发肝细胞变性、坏死,久而久之,肝细胞的正常功能被破坏,细胞变异的可能性增加,最终可能诱发肝癌。
为了避免悲剧发生,坚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购买时尽量选择小包装产品,开封后尽快食用。
若发现坚果出现霉斑、发苦等现象,一定要果断丢弃,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二、腌制食品,咸菜、腊味等在低温下也会有“致癌转化”。
很多家庭习惯将腌制的咸菜、腊肉等食品放进冰箱,认为低温能更好地保鲜。
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的盐,在腌制初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上升。
虽然冰箱的低温环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但却无法阻止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转化为亚硝胺类致癌物。
亚硝胺是一类具有强致癌性的化合物,长期摄入含有亚硝胺的腌制食品,会对肝脏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显著增加肝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几率。
此外,腌制食品本身高盐的特性,也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家中有腌制食品,应尽量缩短存放时间,食用前充分清洗、蒸煮,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同时,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频率,多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保持饮食均衡。
三、主食,最好不要过夜,不然霉变风险不容小觑。
主食是餐桌上的常客,剩饭、剩馒头等主食放进冰箱也是很多家庭的日常操作。
然而,主食即使放在冰箱里,存放时间过长也容易发霉变质。冰箱的低温虽然能减缓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但并不能完全阻止霉菌滋生。
尤其是在夏季,冰箱内频繁开关门导致温度波动,更有利于霉菌的繁殖。
主食发霉后,同样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质。
此外,其他霉菌毒素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长期食用发霉的主食,肝脏的解毒功能会受到影响,肝细胞反复受损修复,增加了细胞癌变的风险。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主食最好现做现吃。如果确实有剩余,应尽快放入冰箱冷藏,并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彻底加热,杀死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冰箱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使用不当也会埋下健康隐患。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请及时清理冰箱中的这三类食物,树立正确的食物储存观念,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癌症威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