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伊朗人为什么不爱国了?

0
分享至

伊朗被以色列暴打,已经不是灰头土脸,而是政权开始松动了。

可是伊朗人民却很淡定,不见同仇敌忾,更像是看戏的感觉。

在街头,已经有伊朗人民在载歌载舞地庆祝,与当年推倒萨达姆像如出一辙。甚至于不少人还告诉以色列,应该轰炸哪里才能对这个政权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坏。





伊朗人为什么不爱国?简单来说就一句话,哈梅内伊不等于伊朗,高高在上的教士们不等于伊朗。广大伊朗人民不是不爱自己祖国,而是不爱哈梅内伊们了。

为什么不爱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受了欺骗。70年代伊朗发生的伊斯兰革命,原是一场群众性、广泛阶层参与的反独裁、反腐败运动,最终却由宗教力量掌控了大权。

伊斯兰革命之前,伊朗贫富有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是当时人民所不能忍受的。但从宏观层面看,伊朗的石油主导 +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经济体制正处于高速增长期。1963–1973年间年均增长超10%,被称为“伊朗奇迹”。

民众的意愿是推翻特权阶层,改变分配方式,缩小贫富差距,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但事与愿违,革命后控制经济核心资源的换成了宗教机构和革命卫队。经济体制变为了国家控制 + 教产经济 + 配给制。

霍梅尼窃取了伊斯兰革命的果实,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体制。百姓受到了蒙蔽,表面上国家配给是种平均主义,实际上资源都掌控在那些革命特权阶层手里。如伊朗前总统内贾德说:伊朗百分之六十的财富掌握在300个教士手中。他们以战争压制、管制为主,使得民众物资短缺,生活受限。



伊朗从一个“准资本主义国家”迅速转变为“神权色彩下的国家主导经济体”。随后持续八年的两伊战争,经济增长为负数。战后虽然有所恢复,但无法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的数据,伊朗GDP总量为4046亿美元,人均GDP4465美元。

对比伊斯兰革命之前的1976年,伊朗经济达到高点。若以2023年美元为基准,1976年伊朗GDP总量达到3315亿美元,人均GDP高达9794美元。也就是说,1976年的伊朗人均GDP为2023年伊朗的人均GDP还不到1976年的一半。几十年下来,伊朗人均生活水准离半个世纪前的高点是越来越远了。



那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巴列维不是白推翻了吗?我不是说王权就比神权好,除了既得利益者,没人会喜欢特权的存在。不过两相比较,王权时代伊朗存在特权问题,至少是开放的,发展的;政教合一的体制并没消除特权问题,反而是愈演愈烈。而且革命之后的伊朗还是倒退的,自我封闭的。你看女性的地位就知道了,简直是从文明退回了野蛮。

越过越回去了,那你说,人民会喜欢他们吗?如果你是伊朗百姓,你会喜欢他们吗?





有人会说伊朗经济倒退是因为长期受制裁。可你知道它为什么被制裁吗?一是因为伊朗政教合一体制的全球性,使它以救世主自居,想要让伊斯兰革命遍地开花。伊朗政权反美反以简直反到了魔怔,他们长期支持地区代理人战争,像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叙利亚阿萨德等等。西方视其为“破坏中东稳定”的源头,客观看一点也没错。

二是因为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且一再出尔反尔,签署的协议还没手纸值钱。要是不制裁,他们早就发展出了核武器,先灭以色列,再炸美国,看谁不顺眼就来个核弹。你别说,俄罗斯不敢,哈梅内伊那帮人真的敢。他们的狂热 ,是我等世俗之人所无法理解的。

反过来说制裁,你以为哈梅内伊他们真的在乎,他们有的是钱,哪怕挨制裁也要搞核武器。但是人民在乎,人民不要核武器,要生活。只有统治阶级才要核武器,以保证他们的统治地位。所以以色列你打哈梅内伊一伙,关我什么事?他们都挂了,祖国也不会亡,祖国怎么会亡呢。伊朗(波斯)历史上数度被外敌征服、政权中断,再复兴重建。至于政权内部更迭,那更是不计其数,可伊朗亡了吗?伊朗作为一个非政治的地理文化概念,几百年几千年后还在原地,只要这片土地在,祖国就在。至于政权更迭么,你看看伊朗人的反应就知道了。你说以色列是一种侵略,还不如说是对伊朗的解放。



伊朗人拎得很清楚,国是国,政权是政权,不是一回事。这里却有不少人老是搞不清楚。一方面,这是由于汉语并不是一门准确的语言,一词多意容易造成歧义。另一方面,许多人也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区别,人云亦云而已。这方面就不多说了。

所以伊朗人民不是不爱国,只是不爱哈梅内伊了。这个国家是教士的,是革命卫队的,是统治阶层的,唯独不是人民的,叫他们怎么去爱?当哈梅内伊的食利集团垄断所有的优质资源时,他迟早会被推翻。伊朗政权逆时代而行,灭亡看来不远了。看历史就知道了,没有谁能够千秋万代永享富贵。

套用孙中山当年说的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伊朗这几十年来从向文明社会靠拢蜕变为政教合一的野蛮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悲剧典型,很有教育意义。证明任何国家都必须顺潮流而行,前进不力就可能不进则退。任何意识形态优先,而不是人民幸福优先的社会,都是不能长治久安,也是难以为继的,伊朗就是具有警示意义的典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涉黑母亲辩护的河南基层法官,涉嫌洗钱罪被刑拘

为涉黑母亲辩护的河南基层法官,涉嫌洗钱罪被刑拘

新京报
2025-07-10 14:39:13
14亿造了只“大鳄龟”?广州新地标造型炸眼,网友脑洞大开!

14亿造了只“大鳄龟”?广州新地标造型炸眼,网友脑洞大开!

GA环球建筑
2025-07-11 01:30:34
15天火速倒闭,牛肋条自助烤肉批量跑路?

15天火速倒闭,牛肋条自助烤肉批量跑路?

餐饮老板内参
2025-07-10 13:52:19
杨少华小保姆火了!一个举动全网泪目,儿子做法却忽视侯耀华劝告

杨少华小保姆火了!一个举动全网泪目,儿子做法却忽视侯耀华劝告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7-10 22:57:16
杨少华遗产多少?去世前最后一句话看哭网友,杨议评论区沦陷

杨少华遗产多少?去世前最后一句话看哭网友,杨议评论区沦陷

银河史记
2025-07-10 19:20:09
新地标!抖音深圳总部正式启用

新地标!抖音深圳总部正式启用

GA环球建筑
2025-07-10 21:09:05
从这些数据看,俄罗斯有些末路穷途了

从这些数据看,俄罗斯有些末路穷途了

山河路口
2025-07-10 20:10:03
都不装了,特朗普放话轰炸莫斯科,普京拒绝谈判,俄军开辟新战线

都不装了,特朗普放话轰炸莫斯科,普京拒绝谈判,俄军开辟新战线

博览历史
2025-07-10 17:02:11
“若实现将系就职以来首次”,鲁比奥放风:正筹备与中方会晤

“若实现将系就职以来首次”,鲁比奥放风:正筹备与中方会晤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08:59:39
Shams:杰伦-威廉姆斯5年2.87亿美元续约雷霆

Shams:杰伦-威廉姆斯5年2.87亿美元续约雷霆

懂球帝
2025-07-11 06:04:51
上海最失败的副中心,彻底起飞?!

上海最失败的副中心,彻底起飞?!

魔都财观
2025-07-11 07:42:28
养老金最新通知来了!调整幅度让人惊喜,工龄30年能领多少补助?

养老金最新通知来了!调整幅度让人惊喜,工龄30年能领多少补助?

探源历史
2025-07-10 22:26:07
青海隐形首富北京豪宅被1520万元拍下,驾车至故宫仅需15分钟,物业公司:物业费已拖欠5年共45万元

青海隐形首富北京豪宅被1520万元拍下,驾车至故宫仅需15分钟,物业公司:物业费已拖欠5年共45万元

极目新闻
2025-07-10 18:02:59
稀土禁令形同虚设?外媒爆中资公司将稀土通过第三国大量转运美国

稀土禁令形同虚设?外媒爆中资公司将稀土通过第三国大量转运美国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5-07-09 15:51:57
官方工作人员也是幼儿园冒充的,这是要把所有锅都给她们背啊

官方工作人员也是幼儿园冒充的,这是要把所有锅都给她们背啊

每日一见
2025-07-10 14:24:41
空调,用了湖南近一半电

空调,用了湖南近一半电

三湘都市报
2025-07-10 23:24:00
江苏省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建接受审查调查

江苏省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建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5-07-11 10:02:20
莫名其妙,天水血铅新闻上不了热搜,美国血铅旧闻却突然上热搜

莫名其妙,天水血铅新闻上不了热搜,美国血铅旧闻却突然上热搜

历史总在押韵
2025-07-10 23:51:25
杨少华送路仪式!长子杨威被人搀扶,杨议打鼓送别父亲,梦真现身

杨少华送路仪式!长子杨威被人搀扶,杨议打鼓送别父亲,梦真现身

180视角
2025-07-11 00:23:13
网传女兽医强奸男律师,流着大姨妈也要做,男律师身上全是证据

网传女兽医强奸男律师,流着大姨妈也要做,男律师身上全是证据

社会酱
2025-07-09 17:55:25
2025-07-11 10:12:50
小院之观 incentive-icons
小院之观
出版有《明朝果然很有料》(1-5卷)《南明那段日子》(上下卷)
1197文章数 125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德国非常恼火指责中国 闹了一个国际大笑话

头条要闻

牛弹琴:德国非常恼火指责中国 闹了一个国际大笑话

体育要闻

白衣生涯最后一舞,但魔笛的故事还没结束

娱乐要闻

宋佳,真的好叛逆!

财经要闻

"它经济"崛起 国产品牌快速追赶国际巨头

科技要闻

Grok4最贵订阅月费2千,会不会三观不正?

汽车要闻

靠谱奶爸的底气 乐道L90静态体验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我完美的发型被回南天做局了……

数码要闻

苹果打算歇歇脚 M5 MacBook Pro机型可能不会在2025年出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