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子,还在加速下跌!

0
分享至

  

  大家好,我是北望。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两年前,我打算在上海周边买个房子,锁定了昆山花桥。当时觉得,花桥离上海近,而且房价相比上海也没那么贵。

  然后我上班的地方,离花桥大概30公里,如果在花桥买房,上下班通勤也能实现。

  接着2023年初的时候,我就多次去花桥看了房子,走了几个盘。当时的房价在3-4万左右,如果看90平左右的,就是小三百万。

  还记得当时最低首付比例是20%,那么就是至少要拿出60万。

  咱当时资金有限,考虑很久,没有上车。记得当时带我看房的中介,还反复问我,为什么不买了。因为这个中介是朋友介绍的,他甚至跑过去问我朋友。

  就当时这个感觉,我就意识到,他们卖房子确实不容易,就我这个意向度不算很高的客户,都想发设法留住。

  另外,我当时其实有个感觉,就是房价真的会持续下滑。

  毕竟在2022年的时候,我老家卖过一个房子,当初为了卖那个房子,真的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我老家是东北的,因人口外流,房价处在下行行情,房子一卖,就两三年。

  我家那次卖房的感受,让我有种,房子时代彻底过去的感觉。就决定不买房子了,也幸而错过了,这两年房价的大跌。

  最近呢,我刷到一个帖子,讲的是花桥某房产对比。

  之前4万多一平,近400多万的房子。现在跌至1万4一平,130多万。

  

  这跌幅,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

  其实全国类似跌幅的房子,又岂止这些。比如我近期刷到的南京一个小区,叫世贸外滩新城,在最高点的时候,房价曾达到6-7万/平。

  而现在,房子成交价已跌至2万以下。

  这两年来,房价正以一种罕见的速度,加速下跌。而且跌幅,必然会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前几天,广州公布彻底放开了限购。

  其实,早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广州就已经全面放开了限购,也降低了贷款首付比例。

  

  就是说,早在一年前,在广州买房,就已经没有了门槛。

  而这次,广州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更像是再进行一次宣传。

  毕竟根据过往的数据,广州的房地产局势,相比于其余一线城市来说,确实是有些尴尬。

  这个我们从数据就能得知。

  对比其余一线城市,北上深,去年救市政策后,房子都有一定的涨幅。

  比如北京,自去年九月份以后,九个月来,有六个月,二手房价格都是上涨的;

  上海则是楼市最稳定的,过去九个月以来,新房都是处于上涨;

  还有深圳,新房也有六个月是上涨的。

  反观广州,过去九个月,无论新房和二手房,没有上涨的情况。

  而且从房价来看,广州的房价也较为惨淡,甚至出现了单价1万平左右的房子。

  

  确实是卖出了县城房市的价格。

  造成这样的原因,和广州这两年的经济情况有一定关系。

  2024年全年,广州的GDP增速,只有2.1%;

  再看今年,第一季度,广州GDP实际增速3%,在27个万亿城市里倒数第二。

  当然,也不止广州,现在除了上海、北京还能说稳住外,整体的房价都是持续跌幅状态。

  根据国统计公布的五月份房产数据。

  先来看新房数据。

  

  今年以来,70个中大城市里,对比去年同期,只有三个城市新房价格是上涨的,就是上海、杭州,太原。

  对比同期一到五月份,就只剩上海和太原。

  这是新房数据,再来看二手房,就更为惨淡了。

  所统计的70个大城市,较之于去年同月,全部是无一例外的跌幅。

  

  而现实来看,房价还是还是会继续下跌的。

  就如广州的放开限购一样。

  其实本身也是别无刺激之法了,放出最后的大招。但救市政策频出后发现,效果仍旧有限。现在的楼市情况,已经不是这些救市政策能拉动的了。

  有关房价为啥会下跌这么惨,之前也和大家分析过。

  一方面是经济的基本面撑不住那么高的房价,另外也和需求有关。

  举个例子,一个城市,房价2万,但大多数人,工资可能就3-4千。这就意味着,若买100平的房子,多数人不吃不喝,可能要40-50年才能买得起。

  外加上,支撑房价的,是人口。

  很多城市房价往下掉,就是人口流失较为严重。以及,近年来非常低迷的新生儿数据,这代表着,从长期看,房价就是会有一定的震荡。

  还记得两年前和大家提到,房子的行情彻底过去了。二线以下的城市,房子能卖就卖了。一线城市,如果是好地段的稀缺房产,可以留用。

  现在情况确实如我们预料的那样。但我没有想到,房价的跌幅,会如此迅猛就是了。

  

  作为一个保险博主,我们经常会和大家分享有关房产的话题。

  无他,就是房子对于我们国内的老百姓来说,就是命根子。过去这些年,许多家庭的资产大头,都是房子。

  也有很多人,确实赶上了房子的红利,赚到了钱。

  但什么阶段,做什么阶段的事情。

  这两来,房子的行情过去了,我们就要接受。

  我们应该是对房子下行风险提醒的最早一批的博主了。

  在2022年的时候,我们明确和大家提醒了,在当时的阶段,买房不如买增额。详细对比了3.5%增额和房产相比较的优劣。

  如果说,在三年前,真听了我们的建议,用同样的钱,选择了增额而不是房子的朋友,现在一定会感受到,我们的理性和善意。

  但在当时,很多人并不接受我们的观点,多数都提出反对的意见。比如下图这些,是从观点来说和我们不同的,这种其实可以接受。

  

  但更多的是谩骂和不理解。

  今天回望,我会觉得当时的决定,是无比的正确。

  当时的想法,就是基于我们对楼市的整体判断。当然,也有我们身边卖房的体会。

  三年前,房市的表现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还没有表现得像今天这般衰颓。

  也意味着,卖房还算是一个好时机。

  至于判定的逻辑,就是上面和大家提到的,包括经济基本面、人口数据、居民债务杠杆率等综合来看。房子就会步入下降的趋势,回到它真实的价值。

  现在的每一次救市政策,其实都是一个出手的好机会。

  所以,当时我们非常建议,大家把手头的房子卖出去。现实也证明,早卖两年,就能早点减少些损失。

  太多网上案例不讲,就以我之前和大家分享,我同事的卖房案例吧。他在老家有套学区房,在2021年的时候,房价还能在2万一平,总房子价值200万左右;

  然后到了2023年有买家联系他,准备150万买他的房子,当时我就建议他卖掉,他认为太少,没有同意。

  结果到了2024年,行情一再下跌,房子已经跌至110万左右了。

  当时他意识到房子的行情,准备卖掉。但已经变为买房市场,最后以105万才艰难卖出。

  这么看,他买的晚,至少亏了大几十万。

  当然他更庆幸,能在去年脱手。因为今年在回顾那个房子,100万以上完全不用想,买家要从90万开始砍价了,行情就这么残酷。

  当然,把房子卖掉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笔钱放在哪呢?

  三年前,我们建议多数人,可以考虑,把这笔钱放进储蓄险里,锁定利率,这个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同期我们对比过,同类安全的存款和国债,都在2.5-3.0%左右,而当时储蓄险能锁定3.4%左右的长期复利。

  更不用提,利率会持续下行,存款和国债到期后,面临更低的利率。但如果我们买增额,那意味着长期锁定3.4%左右的复利,这个收益,非常有优势。

  终身锁定3.5%的利率,买到就是赚到!

  最后,我们慎重的得出了卖房买保险这个结论。

  那么现在这个阶段,卖房买储蓄险,还来得及嘛?

  

  到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房子行情不好的时候,把房子能不能卖出去,就不是决策问题,而是现实问题。

  现在的行情是完全的买方市场,房子的成交周期,动辄是一年往上。

  还能买房的,那是真打算定居自住的。

  还记得之前有一个观点,就是刚需买房不需要考虑涨跌。但实际上,就算是用于自住,不打算卖的,也会估量一下房子的价值。

  就算长期居住,那后期会不会有置换的可能。

  还有,房子如果长期跌幅,你能做到完全不关注。实际上,真正的房东,不可能不关注自己房子的价值。就像是买了股票,完全不惦记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买房的,即便是自住,也会对价格极其敏感。多数城市,砍价都会极其宽松,让房东心痛。

  如今这个阶段,即便把房子卖了,那也会承受非常大的损失。

  不过,即便如此,如果手里有多套房,原本就用于投资的,我是非常建议,无论卖不卖,大家都可以把房子挂出去,感受一下行情,有一定的准备。

  万一后续还有跌幅,那现在出手,就是提前止损。

  另一方面,我觉得,卖掉房子的钱,保险的优势确实不如当初那么大,但也依旧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年前,站在利率的角度看,我觉得3.5%的增额,会是许多年后会被追忆的奢侈品;

  现在,我们看2.5%的储蓄险,虽然已经大不如前,但对比同期的存款、国债,它依旧是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

  毕竟后续的利率,跌至1%以下是必然的事件。那我们锁定2.0%以上的利率,就是一种提前预判,预防利率再度下行的风险。

  所以,我依旧建议,手头有闲钱的朋友,选择2.5%的储蓄险。

  总结就是,如果你手里有房,我已经不会强制你去卖,相比于三年前,现在出手机会不算好,真卖的话,要忍受住近乎腰斩的价格。

  当然,另一方面,如果手头有一笔闲钱,我还是坚持建议大家,可以考虑买2.5%的储蓄险亦或是2.0%的分红险。

  这个是我站在长期利率角度,做的一个判断,也在之前的文章里反复和大家提到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陷入沉默!马雷斯卡抱怨踢63场再踢世俱杯,记者回怼其对手踢70场

陷入沉默!马雷斯卡抱怨踢63场再踢世俱杯,记者回怼其对手踢70场

直播吧
2025-07-08 11:44:49
“砸窗非壮族举,守规方为真担当!”:已经安排了10辆救护车...

“砸窗非壮族举,守规方为真担当!”:已经安排了10辆救护车...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7-07 09:39:17
港独、骂中国人,如今却还想来内地捞金,这三位香港明星令人作呕

港独、骂中国人,如今却还想来内地捞金,这三位香港明星令人作呕

手工制作阿歼
2025-07-06 18:17:29
“专挑鲜艳毒蘑菇采、拍完照全扔掉”,中产花38浩浩荡荡进山快让云南野生菌断子绝孙了?

“专挑鲜艳毒蘑菇采、拍完照全扔掉”,中产花38浩浩荡荡进山快让云南野生菌断子绝孙了?

Vista氢商业
2025-07-08 14:14:07
65岁英达晒北京别墅,满屋藏品都是长辈所留,想认孙子巴图不同意

65岁英达晒北京别墅,满屋藏品都是长辈所留,想认孙子巴图不同意

卷史
2025-05-16 05:04:39
27+37!巨变态的新秀!库里詹姆斯麦迪合体!狂,让他狂!

27+37!巨变态的新秀!库里詹姆斯麦迪合体!狂,让他狂!

贵圈真乱
2025-07-08 13:06:10
舅舅回应16个外甥连续5年来过暑假 否认背后有团队

舅舅回应16个外甥连续5年来过暑假 否认背后有团队

大象新闻
2025-07-07 09:54:05
5年最高2.87亿美元!魔术与班凯罗顶薪续约 锁定三大年轻核心阵容

5年最高2.87亿美元!魔术与班凯罗顶薪续约 锁定三大年轻核心阵容

罗说NBA
2025-07-08 06:47:57
《大宅门》李香秀原型:丫鬟逆袭掌门太太,至死不原谅养子郭宝昌

《大宅门》李香秀原型:丫鬟逆袭掌门太太,至死不原谅养子郭宝昌

清史迷
2023-10-13 15:39:21
一家五口自杀后续:4封遗书爆死因,一个月被骗上千万,熟人做局

一家五口自杀后续:4封遗书爆死因,一个月被骗上千万,熟人做局

水泥土的搞笑
2025-07-08 03:27:34
不用空调的欧洲,被40℃打脸!中国空调成救世主,西方媒体沉默

不用空调的欧洲,被40℃打脸!中国空调成救世主,西方媒体沉默

说说史事
2025-07-07 16:57:05
重磅三方交易达成,第二份顶薪诞生!保罗最后一舞,比尔太香了

重磅三方交易达成,第二份顶薪诞生!保罗最后一舞,比尔太香了

世界体育圈
2025-07-08 12:12:06
太饥渴!一情侣长椅上行为不雅,走光都不管,全程被拍

太饥渴!一情侣长椅上行为不雅,走光都不管,全程被拍

说点真嘞叭
2025-07-02 05:47:43
一车中国人被老外偷光!20万说没就没、心脏病发,国家终于出手

一车中国人被老外偷光!20万说没就没、心脏病发,国家终于出手

二月侃事
2025-07-08 14:01:35
再看1936年江青的结婚照,你看出了什么?

再看1936年江青的结婚照,你看出了什么?

霹雳炮
2025-07-07 22:10:38
充电宝限飞一事,正在朝着越来越奇怪的方向发展

充电宝限飞一事,正在朝着越来越奇怪的方向发展

酷玩实验室
2025-07-07 13:27:08
男子冒充外卖员入户,与女主播发生6次关系,女子哭诉:还带道具

男子冒充外卖员入户,与女主播发生6次关系,女子哭诉:还带道具

书画艺术收藏
2025-07-02 19:10:03
四川7人坠河失联新后续:聊天记录曝光,最后大合照引发唏嘘

四川7人坠河失联新后续:聊天记录曝光,最后大合照引发唏嘘

归史
2025-07-07 15:17:33
爸妈AA制47年,我爸患癌后将13套商品房给前女友,我妈竟然放声大笑

爸妈AA制47年,我爸患癌后将13套商品房给前女友,我妈竟然放声大笑

风声起伏
2025-06-19 14:49:58
菲越的失误,新加坡都看在眼里,只等时机一到,从美国跳船投中?

菲越的失误,新加坡都看在眼里,只等时机一到,从美国跳船投中?

田柳
2025-07-08 15:04:27
2025-07-08 16:31:00
保瓶儿 incentive-icons
保瓶儿
一个喜欢研究保险和理财的姑娘
399文章数 13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突然爆发!巨头疯入海口西海岸!

头条要闻

主动投案的韩春俊被双开:违反生活纪律 私设"小金库"

头条要闻

主动投案的韩春俊被双开:违反生活纪律 私设"小金库"

体育要闻

14岁当爹的巴西国脚,28岁来中超了

娱乐要闻

凤凰传奇急撤三场 因为健康还是手表?

财经要闻

新消费浪潮下的资本叙事能持续吗?

科技要闻

"失去新鲜感",中国车主为何不再追捧特斯拉

汽车要闻

遵循“极简主义” 北京现代ELEXIO发布内饰官图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简约时尚 返璞归真之境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数码要闻

消息称基于 GB10 的英伟达 DGX Spark 相关终端本月起上市开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