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伊朗向以色列发射高超音速导弹,宣称完全控制以色列领空
一场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让中东局势再度升温。伊朗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18枚导弹,历时5小时的三轮攻击直接突破了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防空系统。
即便是美国最先进的萨德防空体系也未能有效阻挡这次袭击。与此同时,中国的东风-17导弹开始受到全球关注,事实证明,提前布局这一武器确实是明智之举。
2025年6月18日凌晨,以色列上空再次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声。伊朗展开了三轮导弹攻势,共计发射18枚导弹,其中包括多枚高超音速导弹和中程弹道导弹。
从凌晨2点持续到早上7点的攻击,让整个以色列陷入紧张状态。这五个小时里,民众彻夜未眠,等待着危机结束。
第一轮导弹于凌晨2点左右发射,数量为3枚;第二轮增加至5枚,而第三轮更是达到了10枚。这些导弹覆盖了以色列南北多地,甚至包括特拉维夫这样的重要城市。
这种分批次、昼夜不停的战术,让以色列的防空体系难以招架。每一波攻击都精准地打击目标,给对方带来巨大压力。
白天,伊朗继续使用自杀式无人机进行补充攻击,填补夜间袭击后的空档期。根据中东媒体报道,以色列政府和军方对损失情况严格保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破坏程度。
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此密集的攻击节奏已经对以色列的社会秩序和军队战斗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轮攻击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伊朗使用了一种新型高超音速导弹——法塔赫-1。据专家分析,这款导弹具备极高的速度和机动性,使得现有的反导系统如萨德、箭-3和铁穹几乎无法拦截。
为了提高命中率,以色列每次拦截一枚弹道导弹都需要发射2到3枚反导拦截弹。然而,每枚萨德拦截弹的成本高达2000万美元以上,而标准-3的费用也在同一水平。
相比之下,伊朗的高超音速导弹成本仅为约300万美元,性价比远高于美以防御体系。
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指出,如果伊朗保持当前的攻击频率,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可能在10到12天内耗尽弹药,失去抵抗能力。
以色列国防军每年用于反导的开支估计高达2.85亿美元。长期来看,这种“用金子打铁钉”的局面对美以双方都是沉重负担。
除了导弹,伊朗还频繁利用低成本、体积小的自杀式无人机进行骚扰攻击。这些无人机不易被雷达发现,在对以色列的袭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仅在6月18日凌晨,伊朗就发起了两轮无人机打击,进一步加剧了以色列的防御压力。
自从无人机战术实施以来,以色列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干扰。他们不得不频繁躲入防空洞,连续几个晚上都无法正常休息。
伊朗的战略目标不仅是摧毁军事设施,更是通过高频次的打击,让以色列民众在心理和经济上陷入困境。
与以往集中齐射的战术不同,伊朗此次采用了少量多轮、昼夜不断的打法。其核心在于持续消耗敌方资源,同时扰乱对手的防御部署。
每轮攻击不需要太多导弹,但节奏紧凑,一波接一波,迫使对方始终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这种战术对以色列民众和军队的心理影响极大。五小时内接连三轮导弹袭击加上两轮无人机轰炸,等于让整个夜晚都在警报声中度过。
居民被迫频繁进出防空洞,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支持以色列防御,美国正从全球范围内调集萨德反导系统和拦截弹进行援助。然而,由于美军库存有限且部署分散,运输与补给成为一大难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面临艰难抉择:一方面要确保中东盟友的安全,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国内弹药储备过度消耗。
目前,美军的态度仍是以提供援助为主,并未表现出大规模直接参战的迹象。是否会在未来加大介入力度仍是未知数。
伊朗此次导弹作战的最大优势在于成本低廉且可靠性强。虽然法塔赫-1的技术水平不及美俄最先进型号,但在当前阶段,高频次低成本的打击方式正好克制了依赖高成本拦截弹的防御体系。
以色列每次拦截一枚导弹可能需要耗费上千万美元,而伊朗每次发射一枚导弹仅需数百万美元。在长期消耗战中,这种以少胜多的打法逐渐显现出优势。
本次伊朗战术的成功实施,也让全球重新认识到高超音速导弹的战略价值。尤其是中国的东风-17导弹,因其更高速度、更强机动性和更远射程,被认为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高超音速武器之一。
相较于伊朗的法塔赫-1,东风-17在打击精度和突防能力上都有显著提升。军事专家指出,如果连伊朗的导弹都能让美军萨德系统频频失效,那么一旦面对东风-17,美方的反导系统可能会更加无力应对。
传统防空策略正在面临高超音速武器的巨大挑战。无论是美军的萨德系统,还是以色列的铁穹、箭-3,面对高速度、强机动性的新型武器时,拦截成功率都会明显下降。
未来的战争将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攻防对抗,而是信息战、电磁战与导弹战的综合体。谁能在这场持久战中维持兵器供应并保持国民信心,谁才能笑到最后。
长期冲突正在改变两个国家的社会面貌。面对制裁和战争压力,伊朗民众展现出强烈的团结精神。而以色列方面,则面临着居民频繁躲避空袭、社会秩序紧张以及经济活动受阻等问题。
超过七百万人口每天频繁进入防空洞,商业停摆、学校关闭,这对国家经济带来了持续的负面影响。
这场导弹战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突袭范畴,演变成了一场持久的消耗战。伊朗通过小批量、高频率、昼夜不间断的打击方式,意在削弱以色列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同时测试美军援助的极限。
对于美国而言,这场冲突或许将成为重新评估全球反导布局与高超音速威胁的一个转折点。
对于像中国这样关注高超音速导弹发展的国家来说,这场实战验证了该类武器的巨大潜力。可以肯定的是,由导弹和无人机主导的战争形式正在改变现代战争格局,未来将有更多国家重新思考自身的防御体系与战略方向。
信息来源:
北晚在线:2025-06-18《伊朗向以色列发射高超音速导弹,宣称完全控制以色列领空》
环球时报:2025-06-13《伊朗反击!向以色列发射上百架无人机》
凤凰网视频:2024-10-16《伊朗导弹穿透美以防线,萨苏:“法塔赫-1”型导弹高速且变向,难有效拦截》
观察者网:2025-06-18《“以军将消耗殆尽反导系统 但伊朗导弹储量也不乐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