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武装部队新任总参谋长阿卜杜勒—拉希姆·穆萨维17日发表讲话
伊朗武装部队新任总参谋长阿卜杜勒—拉希姆·穆萨维6月17日表示,迄今为止伊朗展开的行动只是出于威慑目的的警告性打击,而真正的惩罚性打击行动将在近期展开。
对于伊朗武装部队新任总参谋长的狠话,需要从现在战场的局势判断,能不能兑现和以往已大有不同。此一时,彼一时,伊朗高层的这些狠话可能越来越虚弱,因为战场的局面,从一开始就让以色列占据了绝对的掌控力。
以色列对伊朗的行动,从突袭到精准打击高级将领,每一步都显得精心策划。战前,以色列准备充分,而伊朗则显得疏于防范,这使得以色列在初期占据了压倒性优势。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此次冲突中的角色并非旁观者。此前,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核谈判,在多方看来,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迷魂阵”,旨在麻痹伊朗的警惕,使其未能充分预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即便冲突爆发,美国最初也拒不承认对此知情或参与。然而,当以色列几乎“团灭”伊朗高层后,七国集团(G7)峰会上,美国公开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支持,重申其自卫权,并强调伊朗绝不能拥有核武器。特朗普本人也毫不掩饰美国势力介入的事实,甚至有消息指出,美军方已在为可能协助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的空中加油任务做准备,这无疑预示着美国在中东地区军事介入的深度和决心。
福尔多核设施
目前,伊朗的福尔多核设施仍未被摧毁。该设施主体深埋地下80至90米,部分区域甚至超过百米,其坚固程度使得常规武器难以奏效。要攻破它,必须动用美国B-2轰炸机搭载的MOP巨型钻地炸弹(代号GBU-57)。福尔多核设施始建于2009年,是伊朗的第二座铀浓缩设施,内部部署了数千台离心机。尽管其规模次于更早修建的纳坦兹,但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声称,不拿下福尔多核设施绝不收兵,甚至威胁暗杀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这显然是在等待美军的深度介入。
17日伊朗西北部城市大不里士附近的一处导弹基地遭以色列空袭。
就当前双方实力而言,以色列仍占据上风,而伊朗的武器弹药损失严重,这无疑考验着以色列的后续攻击能力。以色列方面声称,伊朗在冲突中已发射约370枚弹道导弹,并摧毁了伊朗超过120个地对地导弹发射器,这约占其总量的三分之一。如果以伊朗此前拥有3000枚远程导弹的数据计算,其中约750至1000枚可击中以色列,那么剩余可用的导弹数量估计在380至630枚之间。此外,伊朗还拥有数千架无人机和标准导弹,这些足以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依据目前的攻击强度,伊朗已调整策略,采取“减量增频”的方式,预计这种攻击模式可能维持数周。
B-2轰炸机搭载的MOP巨型钻地炸弹(代号GBU-57)。
至于以色列方面,战前,美国通过“战时储备弹药-以色列”(WRSA-I)在以色列设立了弹药储备。该储备最初价值1亿美元,在2014年,其授权额度曾增至近12亿美元。目前,WRSA-I的实际储备价值可能已达到18亿美元。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来,已批准了近120亿美元的重大对外军售。在2025年3月2日,美国国务卿还签署声明,动用紧急权力加速向以色列交付了约4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中程空对空导弹、155毫米炮弹、地狱火AGM-114导弹和500磅炸弹,但具体数量并未公开。截至2025年6月18日,没有公开信息显示美国在冲突期间向以色列补充了额外弹药。尽管美国历史上有在冲突期间支持以色列的记录,例如在之前的加沙冲突中提供弹药,但目前没有具体报告确认此举。考虑到美国与以色列的长期盟友关系,未来可能会有补充,但目前无确切证据。
由此看来,以色列完全可以依赖美国的补给进行长期作战。而伊朗则面临“打一发少一发”的困境,其弹药储备将日益紧张。如果冲突长期化,对伊朗而言将极为不利,尤其是在美军可能深度介入的情况下。伊朗似乎已陷入美国和以色列设下的“圈套”,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家安全风险。美以公开提出有意推动伊朗政权更迭,这一信号对伊朗国内政治稳定无疑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可能进一步加剧伊朗内部的政治分裂和紧张局势。
特拉维夫反导拦截作战的延时摄影。
目前看来,伊朗手中的牌已然不多。虽然威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但这一举动尚未付诸实施。剩下的,便是其对以色列报复的强度,包括对以色列城市特拉维夫的攻击,这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深层次的担忧是,如果伊朗国家崩溃(其人口高达9000万),将导致数百万难民涌向中东和欧洲,进而威胁到巴基斯坦等地区不稳定国家的安全。
特朗普正越来越有意动用美国军事力量空袭伊朗核设施。
特朗普已发出强硬声明,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并警告如果伊朗攻击美国利益将动用“全部力量和威力”。他还表示,美国目前未直接介入,但可能在必要时介入。特朗普曾考虑使用30000磅的“巨型穿透炸弹”摧毁伊朗的福尔多核设施,而以色列的持续施压也推动美国考虑对伊朗核计划采取决定性打击。
伊朗曾威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其议会正在起草相关法案,但截至目前,伊朗尚未正式宣布退出该条约。如果伊朗能再迅速制造出原子弹,这无疑将彻底改变战场局势。然而,由于伊朗长期以来在核战略上受到限制,短期内尚不具备这一能力。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没有第三方势力介入,伊朗很可能在美以的联合攻势下处于劣势。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收到调停以伊冲突的请求时,也表现出犹豫不决,并未明确表态。照此发展,伊朗政权被美以“肢解”的可能性极大,这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伊朗国内的问题才是此次冲突的深层动因。以色列情报部门的渗透行动极其成功,暴露了大量伊朗高层和核科学家的位置,这为以色列的定点清除行动提供了便利。如果伊朗最终崩溃,很可能将从内部开始。以色列正是依据这种策略,成功削弱了真主党和哈马斯的力量,现在又突破了伊朗的国家安全防线。因此,内部的挫败往往是致命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