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81年杜聿明含恨而终,临终前却嘱咐妻子:留在大陆,不要去台湾

0
分享至



1981年,杜聿明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作为国民党曾经的高级将领,他这一辈子经历了大起大落,从黄埔军校的热血青年,到抗日战场上的英雄人物,再到内战中被俘的败将,最后在北京平静地度过了晚年。临终前,他拉着妻子曹秀清的手,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留在大陆,不要去台湾。”这句话听着简单,但背后藏着他一生的遗憾、思考和对时局的判断。



要聊杜聿明,得先从他的出身说起。他1904年11月28日生在陕西米脂县,家里条件不错,算得上当地有头有脸的地主家庭。父亲杜良奎是个清末举人,还加入过同盟会,算是个开明人物;母亲高兰庭出身普通,但持家有道。小时候的杜聿明没受过啥苦,家里田产多,日子过得安稳。不过那时候国家乱,外有列强入侵,内有军阀混战,他从小就看不惯这局面,立志要干点大事。父亲想让他老老实实继承家业,或者考个功名走仕途,爷俩没少因为这个吵架。



1923年,19岁的杜聿明跟曹秀清结了婚。曹秀清比他大两岁,来自米脂县一个工商家庭,聪明好学。婚后,杜聿明支持她去读书,她先后上了米脂女子学校和榆林女子师范,算得上那个年代少有的知识女性。结婚第二年,杜聿明听说广州的黄埔军校招生,激动得不行。那可是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培养革命军人的地方,他觉得这才是自己该去的地方。父亲死活不同意,他干脆谎称要去北京读书,收拾行李就跑了。在天津,他跟几个陕西老乡凑一块儿,坐船南下,颠簸了好几天才到广州。



到广州时,黄埔招生快结束了,考生上千人,竞争激烈。杜聿明通过父亲的关系找到书法家于右任帮忙,于右任给蒋介石写了封推荐信,蒋介石特批他们补考。1924年5月,杜聿明正式成了黄埔军校一期学员。那时候学校气氛热烈,孙中山常来讲课,喊大家为国家复兴奋斗。杜聿明学习挺认真,但性格低调,不太爱出风头。课程主要是军事基础,步兵、炮兵、工兵啥都学。他还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和东征,算是早早见识了战场。



毕业后,他进了何应钦的第一教导团,从基层干起,先是干军需,管士兵伙食。每个月六块钱的经费,他算得精打细算,还亲自带人去买菜,连长挺欣赏他,很快就提他当了副排长。不过他管人太严,士兵有意见,他干得也不顺心。后来他又辗转到冯玉祥的部队,赶上内讧被排挤,回老家待了段时间。1927年,他去北京悼念孙中山,听说蒋介石要北伐,又跑去投奔,结果路上被军阀孙传芳抓住,差点没命。逃出来后好不容易到南京,蒋介石见他挺有诚意,但也没太重用。



真正让杜聿明崭露头角的是1930年代。他在徐庭瑶提拔下进了机械化部队,1937年当上国民党第一个装甲兵团团长,带着坦克打淞沪会战。1939年,他升任第五军军长,领着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上了战场。那年桂南会战,他指挥昆仑关战役,对上日军第五师团。那仗打得硬,日军工事修得跟堡垒似的,第五军硬是靠步兵坦克配合,拼了十几天,把昆仑关拿下来,干掉日军5000多人,还毙了旅团长中村正雄。这场胜利全国轰动,杜聿明一下子成了抗日英雄。



1942年,他被派到滇缅作战,当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那次作战乱七八糟,中英美指挥不统一,蒋介石的命令还老跟盟军对着干,最后撤退时损失惨重。杜聿明带部队走野人山,热带雨林里没吃的,病死的、饿死的士兵一大堆,他自己也差点没熬过去。1943年,他当上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被调到东北跟解放军打,没占到啥便宜。1948年,他当了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指挥淮海战役,结果部队被围,全军覆没。1949年1月9日,他在江苏萧县被解放军俘虏,从此结束了军人生涯。



被俘那天是1949年1月9日,淮海战役刚结束,杜聿明被押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刚进去时,他还想着蒋介石能把他捞出去,对国民党挺忠心,甚至想过自杀明志。管理所的人没急着逼他,慢慢安排他学习马克思主义,给他讲国民党怎么腐败,怎么输了内战。他开始看书、讨论,思想慢慢变了。



与此同时,他家人在外面过得不好。1949年5月,蒋介石派人找到曹秀清,说杜聿明“阵亡”了,让她带孩子去台湾。她信了,带着六个孩子上了飞机。到了台湾才发现,蒋介石压根没打算好好安置他们,生活艰难得很。长子杜致仁在美国读书,没钱交学费,向蒋介石求助,蒋批了一千美元,分两年给。1950年,杜致仁受不了这屈辱,自杀了,才24岁。同年,杜聿明的母亲也在穷困中去世,蒋介石还拿这事儿做文章,办了个葬礼想拉拢人心。曹秀清气得不行,一个人拉扯孩子,日子苦不堪言。



1957年,曹秀清在美国收到消息,知道杜聿明还活着,赶紧联系国内。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放出来,留在北京当了政协文史专员,干些整理历史资料的活儿。他写了回忆录,讲昆仑关、滇缅路和淮海战役的事儿,写得挺实在。后来他跟曹秀清团聚,两人住在北京一个小院子里,日子简单但踏实。蒋介石听说他出来了,还想拉拢他女婿杨振宁——杨振宁1957年拿了诺贝尔奖,蒋派宋美龄游说曹秀清回台湾,许了不少好处。曹秀清没动心,1963年从美国回来,跟杜聿明一块儿过日子。



到了1981年,杜聿明的身体不行了,肾衰竭住进北京协和医院。那时候他76岁,病得挺重。临终前,他拉着曹秀清的手,说了那句“留在大陆,不要去台湾”。5月7日,他走了。为什么含恨而终?一是内战输了,他觉得自己没完成任务,几十年的打拼毁于一旦;二是家人在台湾受苦,尤其是儿子自杀的事儿,对他打击太大;三是蒋介石对他的冷漠,让他彻底看清了国民党。



那为啥不让妻子去台湾?他在监狱里待了十年,思想变了不少,对新中国有了认同。加上家人在台湾的遭遇,他觉得蒋介石那边靠不住。80年代大陆在邓小平领导下开始改革开放,他可能觉得这边更有希望。而台湾那时候还在戒严,国民党管得严,他估计是看不上那套做法。所以他让曹秀清留在大陆,觉得这儿才是家人的未来。



杜聿明走后,曹秀清没去台湾,一直住在北京那小院子里,直到1993年去世。她收拾了杜聿明的遗稿,帮着出版回忆录,给后人留了不少历史材料。他们的孩子,有的留在大陆,有的去了国外。长女杜致礼嫁给了杨振宁,杨振宁1971年第一次回国探亲,后来干脆回来定居,还建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杜聿明活着时挺为杨振宁骄傲,家里常放着他的论文看。



其他孩子里,女儿杜致廉2019年还回国参加了昆仑关大捷80周年纪念,缅怀老爹的抗战功绩。杜聿明的回忆录,像《淮海战役始末》,现在是研究内战的重要资料。他老家米脂县修了个纪念馆,昆仑关战役遗址也成了文物保护单位,那331级台阶和纪念塔,记录着他当年的硬仗。



杜聿明这人,从国民党将领变成新中国政协委员,挺典型的时代缩影。他晚年的选择,不光影响了家人,也让后人琢磨:忠诚到底是啥,真理又在哪儿?他这一生,带着遗憾,也带着反思走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威少14中4国王四将108分,字母复出26+11+8难救主,国王逆转雄鹿

威少14中4国王四将108分,字母复出26+11+8难救主,国王逆转雄鹿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02 07:48:01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10-31 12:17:18
男方花30多万“闪婚”,新娘竟背负巨债!婚介查征信只是靠……

男方花30多万“闪婚”,新娘竟背负巨债!婚介查征信只是靠……

福建第一帮帮团
2025-11-01 19:04:21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17:49:10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慕容律师
2025-11-01 23:40:49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参考消息
2025-11-01 19:25:09
刘强东朋友圈疑曝光,回应卑微同框照,自嘲在老婆面前失去没自信

刘强东朋友圈疑曝光,回应卑微同框照,自嘲在老婆面前失去没自信

萌神木木
2025-11-01 18:58:23
开拓者官宣下放杨瀚森!去发展联盟进行训练 两天后对阵湖人回归

开拓者官宣下放杨瀚森!去发展联盟进行训练 两天后对阵湖人回归

罗说NBA
2025-11-02 05:35:28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山河路口
2025-11-01 13:54:24
澎湃江苏公众号发文:抱歉,确实没提前准备泰州夺冠的稿子

澎湃江苏公众号发文:抱歉,确实没提前准备泰州夺冠的稿子

懂球帝
2025-11-01 23:30:56
千万不要得罪这个种红薯的小女人!她被小米投诉后居然反杀获胜

千万不要得罪这个种红薯的小女人!她被小米投诉后居然反杀获胜

回旋镖
2025-11-01 18:25:05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杭州、温州被纳入国家试点先行地区

杭州、温州被纳入国家试点先行地区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2 07:57:02
开拓者宣布!再见了,杨瀚森!NBA生涯第一次下放

开拓者宣布!再见了,杨瀚森!NBA生涯第一次下放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2 03:29:28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01 09:19:32
山姆又出事了!APP现不雅照,顾客隐私全部暴露

山姆又出事了!APP现不雅照,顾客隐私全部暴露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01 17:55:50
悲情!南通队一赛季就输了一场球:全员呆立+泪洒现场 曾4-0泰州

悲情!南通队一赛季就输了一场球:全员呆立+泪洒现场 曾4-0泰州

风过乡
2025-11-01 22:19:22
果然,见完中方,高市早苗连续2天会见台独,外交部的回应不简单

果然,见完中方,高市早苗连续2天会见台独,外交部的回应不简单

林子说事
2025-11-02 05:56:22
“中国巴菲特”捐了市值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中国巴菲特”捐了市值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0:18:11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10:24
2025-11-02 09:23:00
秘史新知
秘史新知
多方位解读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
38文章数 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艺术
旅游
公开课

教育要闻

2026高考报名,这八处变化一定要了解!

手机要闻

四大国产旗舰激活销量出炉:小米即将突破200万,友商有压力了!

艺术要闻

郑丰林:中国当代年轻女画家

旅游要闻

兰州文创旅游商品在全国大赛获2金4银2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