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好的周五晚上聚餐,公职朋友不敢去了,为啥?新华社发文:吃喝违不违规划清界限
好久不见的三五朋友,在异地他乡组个局,打算周五晚上吃个饭,结果,一个公职朋友死活不去,导致大家不了了之。之所以选择周五聚餐,就是因为不想影响大家周末的家庭时光。
可是,朋友为啥不去了呢?刷了一下网络才知道,原来是越吵越烈的禁酒风暴,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通过各地的违规吃喝的典型,我也发现了一些苗头。
公职人员在周五晚上出来聚餐,真的算违规吗?新华社发文了,一起来看看:
一,公款吃喝和利益勾连的饭局要不得
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其实新华社发文的禁酒令主要是公款吃喝和利益勾连的饭局。公款吃喝不用提了,只有合规的才能报销,其他的一律禁止。
利益勾连的饭局,这个就难界定了。各地也有不同的执行标准,但是也明确说了不要去参加同学会、老乡会这些看起来比较正常,实际上容易出问题的聚会。
这么一想,彻底就理解了我那朋友不想聚餐的原因了。其实,这些事儿跟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因为受影响的都是那些高档酒店,一顿饭成千上万的,普通人消费不起。
所以,这个禁酒令其实是让畸形的市场回归正常。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没有高低之分,说白了公职人员也是一份工作,也不要高人一等。
如果参加那些有目的的聚会,真就在后续工作中容易犯错误,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所以,这种政策确实是令人拍手叫好。
二、案例解读,到底过还是不过
最近,安徽有两家银行员工中午跟客户吃炒面,每人一碗六块,总共十八元。客户抢先结账了,银行员工也没当回事,结果银行把两个职员各罚三千,行长也挨了罚。这事儿闹出挺大的争议,大家都觉得罚太重了。
其实,这个事罚的好!由小见大,这种习惯要不得。有时候真应该学学AA制的做法,大家中午一起办事,一起吃饭,但是,并非亲朋好友,都是工作关系,没有什么谁请客这一说。
而且这种事跟金钱多少没关系,而在于养成工作餐就是要AA的好习惯。因为没有无缘无故的请客吃饭。
所以,身为公职人员,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虽然6块钱算不上宴请,但是,客服为什么要请客呢?目的性太强,回归到小时候传统美德,不占人一丝便宜才是正道。
三,违不违规划清界限
周五晚上聚餐很容易陷入周五是工作日之后的聚餐,尤其是很方便的就晚上一起吃饭了。但是周末不一样,属于休息日,自然管理的范畴就能轻一点。
所以说,违不违规还得看是不是高档酒店菜肴,是不是讲排场,是不是目的的聚会。正常的聚餐是不违规的,也是一直在倡导的,但是,新华社直接站出来发文称:严格区分违规用餐和正常用餐的需求区别,才是重中之重。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