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越南国会关于经济社会形势的讨论中,多位议员围绕劳动制度改革和人才流失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提出了多项重要建议,引发广泛关注。
其中,文化与社会委员会专职委员范仲义(Phạm Trọng Nghĩa)建议,从2026年起将私营部门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从现行的每周48小时逐步减少到44小时,并在2030年进一步缩减至40小时。与此同时,他还呼吁尽快制定国家级人力资源发展与技能培训战略,推动制度与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代表范仲义
目前,越南《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8小时。虽然国家鼓励推行40小时工作制(每天8小时,每周5天),但由于整体劳动生产率不高、收入偏低,多数劳动者仍需通过延长工作时间维持生计,因此该制度尚未普及。
而在公共部门,公务员早已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目的是提升行政效率、节约财政开支,并保障工作人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与此同时,广治省代表黄德胜(Hoàng Đức Thắng)则聚焦人才流失问题。他指出,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不少能力突出、专业素质过硬的干部主动申请离职或转向私营领域,尤其是基层少数民族人才也在大量流失,导致行政系统出现结构性失衡。
黄德胜代表
他形容这种现象为“和平时期的告别”,不仅造成短期损失,更可能影响未来行政系统的运转质量。他分析称,许多干部因合并调整被迫异地任职,家庭分离、子女无人照料、住房困难等问题接踵而至,严重影响其安心履职。
对此,他建议政府应从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更具吸引力的留人机制。特别是薪资与福利要体现竞争力,尤其在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岗位上,不能低于私营部门标准。
他还强调,公务体系应加快专业化改革,营造鼓励创新、公平评价的氛围,让有能力者真正获得施展空间。同时,应改革干部选拔机制,避免简单认为“上级调下来的就是更优秀”。
针对异地任职干部的实际困难,他建议中央层面应出台统一政策予以补偿,避免各地执行标准不一造成的不公平。此外,他还提议设立“第二办公地点”机制,确保政府服务贴近民众,缓解合并后行政中心的压力。
这场讨论反映了越南在经济发展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平衡考量。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加剧,工时改革与人才战略已成为越南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议题。分析人士指出,若提案通过,越南将成为东南亚首个系统性缩短工作时间的国家,这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