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小弟见大哥的风使舵的,没见过大哥对小弟见风使舵的。
第一时间撇清
上周五以色列打击伊朗的时候,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第一时间(三小时内)发声:“美国没有参与或协助以色列此次袭击”,同时警告伊朗“不要以美方为目标进行报复”。
白宫迅速采取切割策略的同时,美国在中东一方面撤离外交人员,另一方面向以色列海岸增派驱逐舰执行导弹拦截任务。
伊朗外交部则迅速反驳美方说辞:“以色列对伊朗的侵略行动不可能没有美国的协调和许可。”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更出示“确凿证据”,指证地区美军支援了以色列袭击。
美国的反应显得偷偷摸摸又小心谨慎。
从切割转向揽功
两天后,大哥美国发现小弟以色列打得战果硕硕,而伊朗的反击软弱无力,就迅速转变了态度。
特朗普于6月15日凌晨发表声明,坚定支持以色列,一方面警告伊朗不要打击美国目标,否则将遭美军“全部力量和威力”回击,另一方面宣称美方可“轻松”促成以伊停火协议。
他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改口称,美国目前虽未参与军事打击,但 “有可能”介入后续行动。 一副显而易见的揽功姿态。
以色列则顺势递上美国介入的台阶。内塔尼亚胡公开呼吁:“今天是特拉维夫(遭袭);明天就是纽约。我理解‘美国优先’,不理解‘美国死掉’”。
摘取胜利果实
这两天,战场形势越来越清晰,伊朗替补上任的武装部队总司令又被斩首,以色列宣布已经控制德黑兰领空。舆论讨论的焦点已经从胜负,转向了会不会斩首哈梅内伊,转向伊朗会不会崩溃进而引发中东乱局。
这个时候,特朗普又出来摘取胜利果实了。他宣布已完全掌握伊朗制空权,敦促伊朗“无条件投降”,并威胁可能对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实施打击。
特朗普政府的见风使舵,本质上暴露出美国实力的下降,对地区局势的控制力和意愿都在降低,对盟友的约束影响在减弱。
与以往中东战争不同,此次以伊冲突由以色列主动发起并主导进程,美国从“领导者”降级为“追随者”。当地区大国直接对抗时,美国既不能有效约束盟友,又无法掌控局势发展,其传统霸主地位已被动摇。
华盛顿的投机主义未能带来地区主导权,反而加速了其影响力流失。
二进宫以来,特朗普不仅在经济上采取摇摆策略,做波段炒股,为自己积累财富;在政治外交上也采取快速摇摆的办法,让别人冲锋,自己则利用美国仅剩的、对盟友的必要性揽功摘果,为自己积累政绩。
特朗普主义,本质上就是美国实力下降的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