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16 日,雷军在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向来访嘉宾介绍小米汽车的发展历程时提到,近日玄戒 O1 的发布对小米来说是里程碑事件,能做芯片 SoC 的,全球只有四家公司,小米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
此前,小米宣传的是自主研发设计3 纳米芯片,从自主研发设计到能做,这一措辞上的微妙变化,背后却有着值得深入剖析的差异。
雷军不止一次提及小米在芯片领域的历程,不可否认其投入巨大。
松果电子于 2014 年 10 月 16 日正式成立,它的诞生标志着小米正式踏入自研芯片领域,开启了在半导体行业的探索征程。其成立并非从零起步,当时小米与大唐电信达成合作,大唐电信将旗下联信科技的开发平台授权给小米,在此基础上双方携手组建了松果电子。
在成立后的发展进程中,松果电子在 2017 年 2 月 28 日迎来了重要里程碑,成功发布首款手机 SoC 芯片“澎湃 S1”。这一成果意义重大,使得小米跻身全球第四家具备手机 SoC 芯片研发能力的手机品牌。澎湃 S1 从项目正式立项到最终芯片实现量产,仅耗时 28 个月,展现出小米在芯片研发初期的高效推进能力。该芯片采用台积电 28nm 工艺,4+4 大小核心全 A53 架构,大核主频 2.2GHz,小核主频 1.4GHz,GPU 为 ARM Mali T860 MP4,基带采用可升级设计,并首发搭载于小米 5C 上。澎湃 S1 芯片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能效比欠佳、基带兼容性不理想等,这导致其未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松果电子后续的发展节奏。
2018 年 9 月,在宣布和阿里巴巴收购的中天微合作推动 RISC-V 商业化之前,松果电子的官方微博就已停止更新长达一年时间,这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当时在发展上遭遇困境。
到了 2019 年 4 月 2 日,小米集团组织部发布组织架构调整邮件,宣布松果电子团队进行重组,部分团队分拆组建新公司南京大鱼半导体并开始独立融资。
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 7 日正式成立 ,注册资本初始设定为 15 亿元,后在 2023 年 6 月增资至 19.2 亿元。这家公司由 X - Ring Limited 全资持股,小米集团实际掌控,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由小米高级副总裁曾学忠担任,公司监事则为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其经营范围广泛,涵盖电子科技、通信科技、信息科技、半导体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开发、咨询与转让,还涉及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通讯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以及电子元器件的零售与批发等业务。随后,2023 年 10 月 17 日,北京玄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30 亿元人民币,不过当年参保人数为 0 。紧接着 10 月 26 日,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也宣告成立,同样注册资本 30 亿元人民币,这两家公司同样由曾学忠领导。
自 2014 年松果电子成立,到 2025 年玄戒 O1 量产,直接从 28 纳米跃升到 3 纳米,也不需要任何迭代;
有网友扒出,2022 年美国已经禁止中国使用 3 纳米及更高制程的 EDA 软件,所以这个设计软件也是个谜团!
雷军说到,小米累计投入超 135 亿,组建了 2500 人的研发团队。玄戒 O1 采用台积电最先进 N3E 工艺打造,内含 190 亿个晶体管,性能相较主流 4nm 芯片提升 36%,功耗降低 30%,这无疑是小米在芯片研发上的重大成果。
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款芯片的诞生过程,会发现 “能做芯片” 这一表述,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从芯片产业的流程来看,设计、制造和封测是三大关键环节。在设计环节,虽然小米宣称自主研发设计,但其中涉及诸多外部依赖因素。设计软件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主要来自欧美,这是芯片设计的基础工具,如同建筑师手中的设计软件,离开了它,设计工作将寸步难行。核心 IP(知识产权)方面,小米采用的是 Arm 的,这就好比搭建房屋时使用了他人的基础框架,在框架之上进行一定的个性化设计。虽然小米可能在某些模块上进行了自主创新,但核心架构的依赖使得 “自主设计” 的纯粹性大打折扣。
制造环节,玄戒 O1 由台积电负责生产。台积电作为全球芯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先进的制程工艺是玄戒 O1 能够达到 3 纳米先进制程的关键。目前,中国大陆尚无法实现 3 纳米芯片的量产制造,小米借助台积电的制造能力,才得以将设计转化为实际芯片。这就如同一家汽车厂商设计出了一款汽车,但却需要依赖另一家成熟的汽车制造工厂来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宣称自己能制造汽车,显然不够准确。
基带方面,小米选择了联发科的产品。基带在通信功能实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手机的通信心脏。依赖外部基带供应商,意味着小米在通信核心技术上并非完全自主。
综合来看,小米在玄戒 O1 芯片的研发过程中,确实投入了大量资源,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提自主研发设计并无问题。但宣传自己是大陆唯一一家能做 3 纳米芯 SoC 的公司,这种说法还是略微不妥。
在全球芯片产业高度分工协作的背景下,一款芯片的诞生往往集合了众多企业和地区的优势资源。真正的 “能做芯片”,应该是在芯片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具备自主可控的能力,从设计工具、核心 IP、制造工艺到关键组件,都不依赖于外部受限的技术。
企业在宣传自身技术实力时,应秉持客观、准确的态度,避免因夸大其词而误导公众。既然小米在芯片研发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若能接下来在关键技术环节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实现更多核心技术的突破,真正做到自主可控,那时再宣称 “能做芯片”,才会更具底气与说服力。
美国军事战略家:中国无人机产量超过欧美总和100倍,他们的DeepSeek,模型水平已经接近美国!米粉:还有3纳米自研芯片
高志凯霸气点评:美国给台湾提供的军火装备,最终只在军事博物馆!抱洋大腿想“台独”?没门!
雷军晒出YU7设计手稿:继承小米汽车家族设计,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网友:设计师已否认五连,没有借鉴法拉利迈凯伦阿斯顿马丁
阿维塔总裁:成为世界级品牌必须要有原创设计!网友:你的主驾位零重力座椅和仪表“带鱼屏”已经被心有灵犀了
李云飞删除“高压油箱”和“车圈恒大”回应,被曝是王传福要求的:忍一时,和为贵!网友:没问题的话我们就继续支持比亚迪打合资了
美经济学家沃尔夫:为什么中国最值得打交道?40年前想摆脱贫困的国家,只有中国做到了!
印度“甲亢姐”吐槽中国稀土限制导致电动车停产!网友:卡米国的脖子,你把头伸过去干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