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4亿人消费仅为美国的37%?北大教授直言:百姓继续买房是关键!

0
分享至

自2021年这个分水岭后,全国的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甚至在部分城市,因为人口的严重流出,房价直接“腰斩”。

就在所有人猜测消费会不会是下一个经济支柱时,北大教授却表示要继续发展房地产,让百姓继续买房!



那他为何这么说?消费能在短期内就带动经济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14亿人的消费还不如美国3.35亿人多?



其实早在房价出现下跌时,网上就有人担心经济上的问题,毕竟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济发展这么快速,房地产绝对是主力之一。

结果现在这个主力变的疲软了,可能不少人从表面上看,房子价格下跌是让更多人能买的起房,但这也会带来不小的隐患。



比如当房地产快速发展时,其他周边产业都会被带动,这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让更多人有稳定的工作。

但现在的房地产很明显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不少房地产企业都出现了危机,而市场反馈也不是很好,房价不断下降,买房的人也是变少了。



而能代替房地产继续发展的经济的主要点,很可能就是消费,但就是6月13日,北大教授孟晓苏的一篇文章,说出了消费上的困境。

他表示虽然中国有14亿人,按理来说消费能力是要比美国强的,但现实却是我们的消费仅仅是对方的37%!



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这主要就是我们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在我国很多人都有攒钱的习惯。

虽然不少年轻人现在在网上说,要当“月光族”但在现实,更多人还是选择攒钱,这就导致哪怕是有钱,也很少人敢拿出来消费。



反观美国就不一样了,以前不少网友就调侃到,美国的消费是“人在天堂,债在银行”,这句话就很能说明不少美国人的消费观。

在他们那里,只要你是要上学,那不少人都会背上高昂的负债,但哪怕是这样,美国人依旧是选择“今朝有酒今朝醉”,丝毫不考虑当出现意外时,未来的生活要怎么办。



再加上虽然我们现在的消费水平是在上升,但我国的商品价格却不高,往往我们这边同样差不多的产品要卖出多件,才能顶上美国一件商品的消费。

这样一来只要统计,就能从消费额度上发现,虽然我们有14亿人,但消费的额度并没有美国那么高。



消费的本质是买房?

对于现在这样双方巨大的消费差距,这位北大教授孟晓苏就认为,其实要扩大内需还是要靠大商品的买卖。

而要说最大的商品是什么那还是房子,要是房地产在未来能进一步发展活跃,让缺少房子住的人能继续买房。



那我们的经济会出现明显的上升,其实要是从这点看也没错,毕竟房子的确也是一种商品,交易带动的消费金额也是很大。

但有一点要知道,现在人们买房已经大多不是看能不能升值,而是真的是用来居住的,既然这样的话,要是在之前的时间中。



上一辈人已经买好了房子,那就有地方住了,根本不需要再买一套,在以前房价不断上涨时,可能有不少人会选择有钱了就买房,毕竟能升值呀。

房子在那时也好转手,但现在房价下跌后,虽然在一线城市,房子的价格还算比较稳定,但三四线城市就不一样了。



以前那种动不动房价就上百万的情况是越来越少见,既然只是居住的话,那继续发展房地产,盖出来的房屋真的有人买吗?要是没人购买的话,房子不就无法起到带动消费的作用了?

而且还有一点是需要思考的,现在人口是在不断下降的,年轻一代也没有很明显要大批买房的趋势,很多都是早早就被父母买好了结婚要用到的房屋。



在三四线城市,年轻人的减少更是十分明显,现在的房产已经是有点过剩了,要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盖房那风险无疑还是很高的。

但这也不是说房价越低就越好,像是当初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就是受到了房价大幅下跌的影响,所以让房价平稳还是很重要的。



老百姓们为何不消费?

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中,消费在全国GDP占比是很高的,这就说明了消费并不是不可能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那为何我们的消费一直不算高呢?

通常在大部分人感觉生活稳定,以及未来能得到保障时,他们的消费就比较激进,但要是对未来充满的不确定,那手中攒钱就成为了面对风险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点在职场就是很明显的,比如现在网络上不少人都抱怨,想要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实在是太难了,以至于不少研究生都去送外卖。

而且网上一直流传的35岁就业危机,也让不少人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感到担忧,既然这样谁又敢花钱呢?



并且不少人在35岁正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经济上的压力就更大了,根本就不敢超前消费,或者当一个“月光族”。

从人均上看,美国的人均收入要比我们高不少,这就让他们在每个月能花的钱,要比我们高不少。



所以从这各方面看,我们的消费想要真正成为经济支柱,还是要继续发展一段时间的,最后屏幕前的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血铅检测,天水和西安总有一个在说谎

血铅检测,天水和西安总有一个在说谎

关尔东
2025-07-06 18:45:58
这两人看不了阅兵!特朗普兑现承诺,取消对华限制,访华名单变了

这两人看不了阅兵!特朗普兑现承诺,取消对华限制,访华名单变了

爱侃娱的丁丁
2025-07-08 10:35:44
黑天鹅事件让迪米成全网同情对象,网友:辛纳这才叫真正捡漏

黑天鹅事件让迪米成全网同情对象,网友:辛纳这才叫真正捡漏

网球之家
2025-07-08 09:42:06
黄一鸣又语出惊人,换了8个保姆,要不是王思聪的娃,不会生下来

黄一鸣又语出惊人,换了8个保姆,要不是王思聪的娃,不会生下来

非常先生看娱乐
2025-07-07 17:00:23
罗马诺:小图拉姆7500万欧的解约条款将于当地时间周一晚失效

罗马诺:小图拉姆7500万欧的解约条款将于当地时间周一晚失效

懂球帝
2025-07-08 04:39:13
双厂同建破纪录!五艘航母捍卫海权,中国海军改写太平洋棋局

双厂同建破纪录!五艘航母捍卫海权,中国海军改写太平洋棋局

壹知眠羊
2025-07-04 19:59:18
贵州失联女大学生已找到!死状惨烈,更多内幕被扒,死因很蹊跷

贵州失联女大学生已找到!死状惨烈,更多内幕被扒,死因很蹊跷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7-07 16:22:33
中方行动后,泰王被请出山,佩通坦强势回归,洪森罕见异常安静

中方行动后,泰王被请出山,佩通坦强势回归,洪森罕见异常安静

潮鹿逐梦
2025-07-06 23:53:46
欧洲公交大换血,中国大巴打脸欧美质疑,美欧车企被中国制造挤走

欧洲公交大换血,中国大巴打脸欧美质疑,美欧车企被中国制造挤走

策略述
2025-07-06 17:20:34
斯诺克大冷门!卫冕冠军被淘汰,白雨露1场不胜,黄佳浩3连败垫底

斯诺克大冷门!卫冕冠军被淘汰,白雨露1场不胜,黄佳浩3连败垫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7-08 04:48:32
江苏气象发布:台风消息、高温报告和主要天气

江苏气象发布:台风消息、高温报告和主要天气

鲁中晨报
2025-07-08 09:00:08
50岁女人回忆录:一生中经历的79个男人,唯独他让我至今念念不忘

50岁女人回忆录:一生中经历的79个男人,唯独他让我至今念念不忘

易玄
2025-06-28 01:27:00
三氧化钨:开启科技未来的神奇材料

三氧化钨:开启科技未来的神奇材料

化学知识学习
2025-07-06 23:47:58
《风筝》为何让部分观众很厌恶?殊不知他们厌恶的却是骄傲伟大的

《风筝》为何让部分观众很厌恶?殊不知他们厌恶的却是骄傲伟大的

掠影后有感
2025-07-06 12:33:32
太饥渴!一情侣长椅上行为不雅,走光都不管,全程被拍

太饥渴!一情侣长椅上行为不雅,走光都不管,全程被拍

说点真嘞叭
2025-07-02 05:47:43
斯基拉:马竞决定不与德保罗续约,迈阿密向他提供两年半合同

斯基拉:马竞决定不与德保罗续约,迈阿密向他提供两年半合同

懂球帝
2025-07-08 05:20:14
特朗普急了,25国齐聚北京,日本前首相一语惊人:中日韩应该合作

特朗普急了,25国齐聚北京,日本前首相一语惊人:中日韩应该合作

浩若苍穹
2025-07-08 10:47:17
“为了萝卜,演都不演了”,女孩面试被硬扣20分,看清了现实

“为了萝卜,演都不演了”,女孩面试被硬扣20分,看清了现实

熙熙说教
2025-07-06 18:17:00
没想到,即使已经嫁给于魁智35年,李胜素仍是梁以薇心中的一根刺

没想到,即使已经嫁给于魁智35年,李胜素仍是梁以薇心中的一根刺

比利
2025-07-07 19:32:38
戴笠审川岛芳子就两步,第一步拿出放大镜,第二步:大哥我招

戴笠审川岛芳子就两步,第一步拿出放大镜,第二步:大哥我招

妙笔说史
2025-07-01 14:35:35
2025-07-08 12:31:00
清游说娱 incentive-icons
清游说娱
古今流转,唯清风不变。
3087文章数 5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容积率1.0,这可能是海口近三年最猛的一块地!

头条要闻

武汉原市长周先旺被查 中央巡视组刚结束对湖北巡视

头条要闻

武汉原市长周先旺被查 中央巡视组刚结束对湖北巡视

体育要闻

14岁当爹的巴西国脚,28岁来中超了

娱乐要闻

凤凰传奇急撤三场 因为健康还是手表?

财经要闻

新消费浪潮下的资本叙事能持续吗?

科技要闻

"失去新鲜感",中国车主为何不再追捧特斯拉

汽车要闻

2100km续航+2L馈电油耗 吉利银河A7将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亲子
健康
房产
旅游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甘肃私立幼儿园70名幼儿“血铅异常”跨省就医丨时间线梳理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房产要闻

容积率1.0,这可能是海口近三年最猛的一块地!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军事要闻

加沙停火首轮间接谈判无果而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