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又出新规:周一到周五下班时间,同事聚餐竟成禁区。几个教师从同一家餐馆出来,无需酒精作证,无需推杯换盏——监控摄像头一瞥,大数据便轻易将“违规聚餐”的帽子扣上。
我们上交护照,假期旅行成了秘密;我们噤声朋友圈,仿佛喜悦和远方也成了罪过。而今,我们下班后围坐饭桌,仅仅为了分享一盘热腾腾的菜,彼此安慰几句——这最平凡的人情温暖,也成了“顶风作案”。
我们不禁想问:教师究竟犯了哪条律法?是《教师法》哪一章规定下班后的家常饭局成了原罪?
“怕误事”?这逻辑实在令人哑然失笑——难道家中饮酒便无人知晓?为何独独对教师如此严防死守?这般因噎废食,不过是以“管理”之名行“枷锁”之实,以“谨慎”为名行“窒息”之实。
教师是活生生的人,不是被无菌化处理的知识工具。 我们需要交流,需要烟火气中交换的真诚;需要偶尔举杯的松弛,需要彼此眼神中确认的懂得。同事间一顿饭,是情感的涓涓细流,是职业倦怠时的温暖回血。当这种最朴素的联结被强行斩断,教育如何还能拥有鲜活的灵魂?
“赋能教师”的承诺言犹在耳,可某些地方却正制造着教师的“负能”:剥夺我们作为公民的自由,蔑视我们作为人的尊严。当教师护照被收缴,假期成为沉默的空白;当朋友圈变成禁区,生活被剪裁成单调的片段;当同事间一顿简单晚餐也要提心吊胆——教师作为人的存在感已被蚕食殆尽。
教育是灵魂触碰灵魂的工程,可若教师自身灵魂已然枯槁,又怎能去唤醒年轻生命?
请归还教师作为普通人的权利吧!请归还我们保管自己证件的权利,归还我们记录生活的自由,归还我们下班后与同事围坐一桌、共享一顿便饭的自由——这并非什么过分的要求,而是生而为人的基本尊严。
当教育者被剥夺了做一个“人”的权利,教育本身就成了最大的讽刺。
请记住:教师不是圣人,更不是囚徒。教师只是人,需要被当做人来对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