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考被妹妹顶替,多年后我住别墅退休悠闲,她却日夜擦地求生存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站在妹妹面前,我递过去一千块钱。她跪在地上痛哭,双手发抖地接过钱,眼泪滴在我擦得锃亮的皮鞋上。"姐,对不起...当年是我错了。"

三十五年前,她顶替我上了大学,夺走了我的未来。而今天,我穿着高定西装,月领15000退休金;她却沦落为超市保洁,一个月工资才2000。这一切,都是命运最讽刺的安排。

01

1989年的夏天,我高考考了512分,是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那年我18岁,我妹妹小我两岁,才刚上高一。我们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靠种地为生,家里困难,他们一直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



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那天,我正在镇上的服装厂打工挣学费。父亲骑着自行车来工厂门口,远远地我就看到他脸上挂着从未有过的笑容。"莲子,你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了!

"父亲的声音都在发抖,"咱们家终于要出一个大学生了!

我和父亲抱在一起哭了,那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回到家,母亲已经杀了家里唯一的老母鸡,还买了一瓶二锅头。邻居们都来祝贺,那天晚上,我们家热闹非凡。

只有妹妹坐在角落里,低着头一言不发。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场噩梦已经开始酝酿。

开学前一周,村里来了几个穿着制服的人,说是要给我办理入学手续。他们带走了我的户口本和身份证。第二天,母亲突然告诉我,学校临时变更了入学政策,我的名额被取消了。

"怎么可能?"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通知书都收到了,怎么会取消?"

母亲眼神闪烁,不敢直视我的眼睛:"上面有政策,咱们老百姓没办法。"



父亲在一旁抽着烟,烟灰掉了一地也不知道。他的脸色铁青,但一言不发。

后来我才知道,是我妹妹李梅趁我不在家,偷偷和父母商量,说她想去北京读大学。她比我聪明,将来成就会更高,能更好地回报家庭。而我已经在服装厂有了工作,不上大学也能养活自己。

父母在背地里已经决定了。

那天晚上,我整夜没睡,泪水打湿了枕头。第二天一早,我发现家里的户口本和我的身份证都不见了。更可怕的是,我的录取通知书也消失了。

当我质问母亲时,她只说:"你就别去了,留在家里工作吧,妹妹去。"

"凭什么?那是我的大学!我考的512分!"我歇斯底里地喊道。

父亲一巴掌打在我脸上:"闭嘴!这事就这么定了!"

那是父亲第一次打我。我捂着脸,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妹妹从房间里走出来,眼神复杂地看着我:"姐,对不起,但这是最好的安排。我会好好学习,不会辜负这个机会的。"



我恨她,也恨我的父母。但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封闭的农村,我一个18岁的女孩,能做什么?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本,甚至连录取通知书都被他们藏起来了。

02

一周后,妹妹背着行李,坐上了去北京的长途汽车。她用我的名字,拿着我的身份证和录取通知书,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李莲"——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大一新生。

而真正的李莲,却被锁在家里,不准出门,不准告诉任何人真相。

"你要是敢说出去,我就打断你的腿!"父亲威胁我,"这事关系到妹妹的前途,你要是毁了她,我饶不了你!"

我在家里痛哭了三天三夜,然后像行尸走肉一样开始了我的新生活。继续在服装厂上班,成为一名普通的女工。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被父母拿去给妹妹寄学费和生活费。

"你妹妹在北京读书不容易,你多体谅一下。"母亲总是这样说。

妹妹每学期放假回来,都带着一身的骄傲。她穿着时髦的衣服,说着北京的新鲜事,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对象。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天资聪颖,自己考上的大学。

而我,只能远远地看着,心里的恨意和痛苦与日俱增。

四年后,妹妹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省城一所重点中学当语文老师。她婚姻顺利,嫁给了同校的一位物理老师,生了一个儿子,生活美满。

我则在22岁那年嫁给了镇上修车铺的小老板赵刚。赵刚人不错,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对我很好。我们有了女儿小雨,生活平淡但还算安稳。

我内心的那份恨,那份对公平的渴望,从未消失过。

1995年,我偷偷写信举报妹妹顶替我上大学的事情,但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我猜测,可能是被父母发现并截下了。后来我又试过几次,但都无疾而终。

直到2000年,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时我已经29岁,女儿上小学了。我白天在服装厂上班,晚上自学电脑和会计知识。赵刚支持我,帮我报了夜校的会计班。

"莲子,你这么聪明,不该就这么一辈子在服装厂。"赵刚说,"我相信你能成功。"

我拼命学习,每天只睡4个小时。半年后,我考取了会计证,找到了镇上一家建材公司的会计工作,工资比服装厂高了一倍。

我的人生,开始有了转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