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胖胖一直有一个观点:
孩子是要靠爱、靠平等和尊重去沟通、去引导的,不是靠马戏团训兽那一套来“驯化”的。
而且说实话,现在很多动物都已经不挨打了,训练狗都讲奖励机制了,凭什么孩子还得被骂、被罚、被羞辱?
一个连基本情绪和分寸都掌握不了的大人,怎么指望他教会孩子什么是思辨、什么是尊重?你一旦付诸情绪、暴力、打骂、人格羞辱来“教育”孩子,很多孩子会看着大人学习的,别觉得只是一次惩戒,你可能是在他心里种下一个因:“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对别人。”
体罚在传统教育里确实有“历史”,但不是说历史有就是对的。
大家是不是有这么记忆犹新的一幕:
考试少一分就要被打一下。
理由也永远是那么一套,边打边说:“我是为你好,将来你会感谢我。”
你看看,八字都没一撇就急着要邀功。
这种教育逻辑特别荒谬:你得先吃苦,然后等“将来”的某一天,你才被允许从“痛苦”里找到意义。
问题是,万一我活不到会感谢你的年纪我不就白被打了?
那不是白挨了?不是白受罪了?
这其实就是以未来为名义,对现在施加暴力。
当然,体罚,还不是最严重的。
最严重的,是人格羞辱。
是那种把人当成“东西”的方式去控制、惩罚,让他跪着、趴着、低着头,去“服从”,去“悔改”。
表面上看好像是“改错”,但本质上,是想摧毁一个孩子的自我。
最近,九派新闻就报道了一起这样的事:
有网友发帖称,#江西瑞金一中学一老师让学生在走廊上一字排开跪着写检讨。
照片里几个人跪在地上,伏着身,身边还有个大人背着手站着,看着像是监工。
当时学校的回应是“正在核实”,教育局也说“正在调查”,直到6月16日出了通报:
确认了这事属实,涉事教师徐某某已被停职检查,后续会“依规依纪处理”。
这已经不是“传言”了,是经过教育局核实确认的——确实存在体罚学生的行为。
评论区里,熟悉的声音、熟悉的逻辑,永远的三句话:
“老师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了。”
“以后谁还敢当老师啊?”
有人甚至说:“只要不打,罚跪我非常支持。”
所以在这群人眼里,孩子该不该受辱,不重要;老师有没有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辛苦,所以他可以这样做。
胖胖以前文章就说过,教师这个职业,在很多人的语境里已经被神话了。
当一个职业被神话,它就不再接受常识的审视了。
不再是一个拿工资、负责任的工作岗位,而成了一种“天职”、“奉献”、“忍辱负重”的神圣角色。
于是,很多本不该被容忍的事情,都被“老师不容易”这句话一笔带过了。
可老师再不容易,也不等于他可以体罚羞辱别人。 医生再忙,也不能拿病人出气。
一个职业的辛苦,不能成为越界的正当理由。
很多人是从自己“被打”的记忆里去为“打人”辩护的: “我小时候也挨过打,不也挺好的吗?”
可你真挺好了吗?
你小时候被打留下的恐惧、屈辱、沉默,现在是不是变成了你默许别人也被打的理由?
你以为你“熬过来了”,其实你只是“接受了”,然后把这种接受传递下去给下一代人。
这就是暴力的代际循环。
而在学校里,老师是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的管理者,他对学生的管理是垄断式的。
而正因为如此,学校才必须比家庭更严谨,更克制,更尊重规则。
可惜的是,现在在一些地方,体罚和羞辱成了一种“快速管理”的方式。
你说为什么会这样?
胖胖认为,是家长和老师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共谋”。
很多家长其实知道体罚不对,但他们会默许,甚至支持。因为他们觉得孩子成绩上去了就行了,至于怎么上去,不问。
他们把“教育权”外包给老师,把责任感也外包出去了,只要求结果。
这其实也是家庭教育一方面的失职:
你希望老师能教出成绩来,可你又什么都不参与、不质疑、不干涉。
那你把孩子送去学校,到底是接受教育,还是接受管理?
教育不是服从。
教育是培养独立的人,是让他知道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而不是只会害怕惩罚。
体罚和羞辱,能让一个孩子暂时“听话”,但永远培养不出思考能力、同理心、自我判断。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只能靠惩罚来维持纪律,那说明这个环境根本就没有教育,只有控制。
而控制的终点是什么?
是把一个人变成一个没有判断力、只会执行命令的“工具人”。
我们到底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一个在走廊跪着写检讨的孩子,真的会从那一跪里学会尊重吗?
不会的。他只会学会恐惧、麻木、顺从。
他可能会因为这次羞辱而永远记得这个场景,然后变成一个不会表达、不敢表达、害怕权威、只懂躲避的成年人。
但是,教育,不是把人打服,是把人扶起来。
哪怕他今天犯了错,也应该用平等的姿态、明确的规则去沟通。
我们总说教育要立德树人,可什么是“德”?
羞辱别人是德吗?让别人下跪是树人吗?
你不能一边对孩子说“你要有尊严”,一边逼他当着同学的面下跪。
你不能一边说“老师是引路人”,一边自己先犯下最基本的尊重错误。
当然,这篇文章发出来,又会有很多人说我“个例不用上纲上线”、“你不当老师你没资格说”。
但这些,真不需要当过老师,才有资格说人不该被羞辱、不该下跪、不该成为被“管教”的对象。
我不需要体验过施暴,才有资格反对暴力。
再说了,如果一份工作只能靠打骂、羞辱才能推进,那问题根本不是学生不听话,而是你失去了作为教育者的能力。
我们可以理解一个老师有情绪、有压力、有挫败。 但理解,不等于纵容。 理解,不等于不追责。
你可以情绪崩溃,但你不能崩溃在一个未成年人身上。
你可以觉得无力,但你不能把这种无力转化成伤害别人的方式。
一个人能不能当老师,不取决于你是不是苦劳,是不是“愿意付出”。而是你能不能不踩红线,能不能掌握自己的职责,能不能真正尊重人。
这不是对老师的苛求,这是教师岗位的最基本要求。
社会应该对老师足够尊重,但这种尊重的前提,是老师也尊重他所教的每一个人。
否则,这份职业不再是教书育人,而只是用驯化教人低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