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专家在我国不仅深受人们的尊敬,更是享受着丰厚的补贴。
然而,我国却有一位顶级专家甘愿成为美国的间谍,短短3年内就向美国出卖了20条核心情报,给国家造成了难以挽回损失。
那么,这位专家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沉沦的?他最终的下场又如何?
张建革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从小就付出了比常人百倍的努力,最终在16岁就考上了当地一所名校。
毕业后,张建革凭借优异成绩被导师推荐进入郑州713研究所,一头扎进军事武器研发。
很快,他就在电磁炮研发上迎来了高光时刻。当时这是全球都在攻克的尖端技术,美国研究多年都没突破。
张建革带着团队日夜攻关,硬是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把中国电磁炮研究推进到世界领先位置。
2011年,研究所领导看中他的能力,给了他出国学习的机会,满心盼着他能带回国外先进技术,助力国内科研。
可谁能想到,这趟出国之旅,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刚下飞机,张建革就被美国特工“杰克”盯上了。杰克表面上是科研人员,实际上是个“老油条”间谍,专门对外国专家“下手”。
杰克的套路看似老套,却招招精准 “拿捏” 人心。
一开始,他打着“学术交流”的幌子,天天请张建革吃饭喝酒,还带他出入各种高档场所。
在国内拿着死工资的张建革,突然见识到美国的纸醉金迷,心里那道防线不知不觉就开始松动。
接下来,杰克开始有意无意地炫富。他开着豪车,住着豪宅,给消费时随手就是几十美元。
他还故意问张建革:"你们中国科学家的工资是多少?"
这一问,直接让张建革心里不是滋味——都是搞科研的,凭什么美国人过得这么潇洒?
实际上,杰克早就把张建革的底细摸透了。
他知道张建革有个宝贝女儿,最大的心愿就是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看准时机,杰克假装漫不经心地提起:"我在哈佛有几个朋友,你女儿要是想留学,我一句话的事。"
这句话让“视女为宝”的张建革,彻底乱了方寸。
等张建革彻底放下戒心,杰克再亮明身份:“我是美国情报局的,只要你提供电磁炮技术,每次给你5000美元,还能让你女儿顺利拿绿卡。”
张建革当场就慌了神,杰克又补了一刀:“你现在知道我的身份了,不合作的话,还想安全回国?”
在金钱诱惑和女儿前途的双重夹击下,张建革没守住底线,选择了妥协。
回国后,张建革白天是研究所里认真工作的科研骨干,晚上就化身窃取国家机密的 “双面人”。
办公室没人时,他熟练地插上 U 盘,把电磁炮核心技术文档、最新实验数据、项目规划报告等机密文件一股脑拷贝,再通过加密邮箱传给美国的杰克。
3年时间,20 多份国家机密就这样被他打包送走。
从电磁炮的关键技术参数、材料配方,到整个项目的研发方向和进度安排,他几乎把手里掌握的核心信息全卖了。
这些资料,每一份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每一份都关系着国家军事科技的未来。
美国拿到情报后,原本卡壳多年的电磁炮项目突然 “起飞”。他们大张旗鼓地开发布会,炫耀所谓的 “重大科研突破”,展示新的技术成果。
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所谓的创新,从技术路线到数据指标,都和中国正在研究的电磁炮项目高度重合,完全是照着中国的研究成果抄的作业。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美国这些反常的 “突破”,很快引起了国内科研人员的怀疑。
国安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就锁定了张建革。
调查发现,他的境外账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准时收到5000美元汇款,而且经常在深夜发送加密邮件。这些异常举动让他的间谍身份昭然若揭。
2014年,察觉到风声不对的张建革决定跑路。他匆忙收拾好最后一批绝密文件,火急火燎地赶往机场,准备飞往美国。
可他万万没想到,国安人员早就布下天罗地网等着他。在机场安检口,他被当场拦下。
起初他还强装镇定,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可当工作人员从他行李箱夹层里搜出还没来得及出手的绝密文件时,他整个人瞬间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法庭上,这个曾经的军工专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反复说自己"一时糊涂"、"鬼迷心窍"。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最终,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并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讽刺的是,他出卖的这些技术随便哪一项都价值连城,可美国人总共才给了他十几万美元,算下来一次情报才卖5000美元,简直就是白菜价大甩卖。
更可悲的是,他一心想送出国留学的宝贝女儿,因为他的犯罪行为,政审不过关,留学梦彻底泡汤。
从寒门贵子到国家罪人,张建革输就输在三个字——贪、蠢、飘。
贪那点美金,蠢到相信美国人的空头支票,飘到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
可惜,再牛的技术大拿,一旦没了底线,分分钟变成行走的间谍。
这案子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有些钱,真不能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