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商场中有这样一家店,凭借着亲民的价格硬是俘获了众多“打工人”的心,更是创下一家店的销售额就成功突破两万的辉煌战绩。
2025年更是在全国开设了1863家门店,可是反观后厨的操作,却是员工撕开预制菜包倒进加热滚烫的盘子里,但是每家门店在饭点时门口就排起长队,外卖单子更是接踵而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最近这两年,预制菜就像是过街老鼠一样的存在,只要哪家餐厅被爆出使用预制菜,就会遭到网友的攻击。
24年的315和府捞面使用预制菜更是直接被官媒报道,这家一直以来以“养生”为理念的餐厅与预制菜挂钩,更是引起了消费者的轩然大波。
根据网友的举报,发现和府捞面中所制作的面食材料全部都是预制菜而非新鲜的食材,有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被“养生、健康”的宣传语所吸引,这使用预制菜更是直接把消费者当傻子。
售价最低也要50一碗的捞面本以为是花大价买安心,谁知道和府捞面竟然偷偷背刺消费者,店内的工作人员更是毫无避讳的将调料包直接打开放在消费者碗中,妥妥的就是把消费者当“冤大头”。
就是这样一家店在短短两年内就成为了“中式面馆的大品牌”之一,2021年,和府捞面在全国就开了300家分店,单单是在上海就突破了上百家,不过在被爆出预制菜后,如今的门店更是被爆关闭了将近一半。
不过和服在最近也被央厨接手,从2024年6月18日开始,和府主流产品价格带基本降至16元-29元之间,菜品也与如皋农业局签约,在产地直采4000亩黑塌菜,达到名副其实的“高质量供给”,可见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抵制,但是同样使用预制菜的米村为什么能越做越强?
其实最大的功臣就是“3元套餐”,职场上曾流着这样一句话“月薪两万但是什么也吃不起”,这虽然是一句调侃,但是也反映出了当下餐饮行业的价格是越来越贵。
尤其是一些中式快餐,更是让一些之前接地气的苍蝇小馆子,直接入驻商业中心,本以为是为打工人着想,缩短距离,尽快吃上热乎饭,谁知道价格却直线飙升。
当老乡鸡不再亲民,这时的“米村”直接玩起性价比,在米村,你可以仅仅只花三元购买一碗白米饭,就可以享受到免费提供的海带汤和泡菜,不仅如此,米饭也是不限量。
不仅如此,米村还推出了9元的儿童金枪鱼拌饭,其中可谓是荤素搭配,主食、海鲜、蔬菜更是应有尽有。
况且在面临大家薅羊毛时,米村更是大气圈了一波粉,表示无论是3元还是9元的菜品,米村都欢迎大家来吃,无须感到不好意思。
不仅如此,米村还通过网络风向,详细地标注了热门菜品的卡路里,更是广受各大减肥人士的好评。
对于自己使用预制菜包,米村也是大大方方地进行回应,表示情况属实,甚至你在米村的店门口,就能看到服务员推着“料理包”的箱子从客人面前经过,就连米村的员工也坦言:只有鸡蛋是现做的,剩下的基本是工厂运输过来的半成品。
群众对于米村的态度其实就是分为两拨,一部分认为米村价格实惠,并且没有可意隐藏自己使用预制菜。但另一部分则持反对意见,觉得身为餐馆不应该使用预制菜。
但是数据却告诉我们米村已经在人人喊打的预制菜中走出自己的路,2023年,在餐饮行业普遍收缩的背景之下,米村却逆势而为,新增门店数量就达到了91家,增长率更是成功突破100%,创下业界的新纪录。
这不由得让我们思考起来米村的成功秘诀以及营销策略,实际上米村与广州城中村的猪脚饭如出一辙,12元一碗的猪脚饭相较于广州人均31元的餐标水平,更是直接俘获工薪阶级的心。
餐饮行业的竞争一直以来都是激烈的,定价往往就决定着店铺的存亡,一直以来在商场开设的饭店由于选址的问题,菜价高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分摊租金。
但是米村却反其道而行之,玩起了价格战,商场的客流量多,附近更是众多打工人,不如就直接薄利多销,在如今经济下行的时代,这种营销手段实际上在奶茶行业最为突出。
前几年的奶茶更是二三十元一杯,如今各大奶茶品牌都在电商平台直播搞起了买一送一的策略。
根据2023年中国茶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的奶茶店数量就已经超过了50万家,年倒闭率更是高达30%,平均寿命实际上不足18个月。
消费者逐渐不再为这种“暴利”买单,商家为了能在市场上继续存活下去,只能降低利润。
不仅如此,米村虽然是预制菜,但是却在视觉体验上下功夫,把石锅烧得滚烫,端在顾客面前时还在刺啦刺啦地响,就好像是刚出锅一样。
而且米村一直以来的定位都是快餐,预制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就缩短出餐时间,在店铺装修上并称快餐的强烈风格,醒目的“朝鲜族非遗”更是恨不得贴满整个店铺。
就连演员魏大勋也曾被拍到在米村就餐,米村也是稳稳地接住这波流量,直接上线了一个魏大勋同款的套餐,很多粉丝更是前来体验偶像同款。
不仅如此米村还非常关心消费者口味,砍掉销量不好的,留下的菜品都是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这也是米村高翻台率的一大原因。
把好的留下来,再在现有基础上改进,不仅直接给消费者降低踩雷的风险,更是让自己的业绩飞速上涨。
米村就像是餐饮界的拼多多,以前刚出来的被冠以“低廉”的帽子,被同行嘲笑,而现在却稳稳地抓住“下沉市场”,迎合年轻人“价格至上”的消费偏好。
说到底,米村能火,就是凭借着性价比和真诚,明确告诉消费者自己是预制菜,凭借着透明、高效成功定位到了自己的客户群体,也体现出消费者对于工业味道的无奈接受。
这种自我催眠式的无奈接受也在提醒着我国餐饮如今面临的行业危机,工业化依然入侵到餐饮行业,健康又由谁来保证?
信息来源:
央广网:开店近500家,揭秘米村拌饭顶流密码
极目新闻:餐饮内卷中,“米村拌饭”们为何能够逆势崛起?
澎湃新闻:315 | 夸父炸串、书亦烧仙草、和府捞面、茉酸奶被点名
新京报:降价后营收增长35%,和府捞面还是“面条刺客”吗?
中国企业家杂志:11年开1863家店后踩刹车,他想成为快餐界“胖东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