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白酒股崩了,谁在“抛弃”茅台?

0
分享至

原创 韬略哥

6月17日,A股白酒板块许多个股再次飘绿,拉长周期看更是惨烈。

拿四大白酒巨头——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来说,截至上午休市茅台股价下滑0.38%到1416元,近一个月下滑12.2%。



五粮液股价下滑0.45%到117元,近一个月下滑10.6%。



山西汾酒股价虽然上涨1.16%到174元,但近一个月大幅下滑15.1%。



泸州老窖股价虽然上涨0.62%到109元,近一个月大幅下滑13.4%。



这不是孤立事件——近一个月以来甚至近一年以来,白酒股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崩塌,堪称惨烈。当资本市场的寒意穿透酒杯,我们不得不追问:曾经坚不可摧的白酒神话,为何突然失了根基?

白酒究竟怎么了?

01

白酒股暴跌背后的导火索

白酒股的持续下滑绝非一日之寒。政策、价格、人群的三重绞杀,共同让寒意蔓延到行业。

锋利的监管铡刀在今年5月18日落下——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指出:“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



放眼各地,禁酒令已经陆续展开。比如重庆市沙坪坝区要求只要是工作期间,只要属于公务活动或接待,就不能饮酒。河南省要求公职人员工作日不能饮酒,包括节假日值班、参加会议、学习培训期间不能饮酒,中午严禁饮酒。

尽管有人认为与十几年前的禁酒令相比,现在的禁酒令影响有限,因为公务消费在白酒中的占比已经大幅下滑。但实际上,公务消费也会连带着潜在影响商务宴请等场景需求,并将寒意蔓延到上下游产业链。

当然,禁酒令只是近期白酒股下跌的导火索之一。拉长周期来看,更核心的原因是白酒价格下探背后的供需不平衡。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白酒市场出现罕见的“三层倒挂”:800-1500元高端带有32%的产品价格倒挂,500-800元中端市场有29%的产品失守,连300-500元的大众价位也有22%的产品价格穿底。

酒业数据平台今日酒价的数据显示,5月16日25年飞天茅台散瓶价报2080元/瓶,到了6月16日只有1930元/瓶,1个月内就下跌了7.21%。

价格崩塌的背后,是供需天平的不平衡。

我国白酒产量在2016年达到高点后,便持续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同比下降7.8%,其中4月更是同比下降13.8%。

然而,尽管产量在下滑,社会库存量仍然在增加。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有超过60%经销商表示库存增加。库存压力让经销商的资金周转困难,超过30%经销商表示面临现金流压力,超过50%表示利润空间有所减少。

当白酒经销商的资金变得困难、经营风险加大,对后续进货变得更加谨慎,甚至可能减少进货量,从而会影响白酒企业的销售业绩。

为什么产量减少,库存还会增加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需求减弱。

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指出,2024年下半年以来,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供需矛盾相对突出,商务、送礼等场景消费需求持续疲软。

供需不平衡导致白酒价格体系崩塌,而价格下跌带来的负面情绪进一步蔓延到股市,成为影响白酒股下跌的重要推手。

02

四大白酒巨头,家家有本难练的经

在整体白酒股遇冷的情况下,透视四大白酒巨头(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的经营,会发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首先,茅台的高增长神话正在主动刹车。

2024年,茅台营收1708.99亿元,同比增长15.71%,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增长15.38%,业绩增速依然领跑行业,但是它将2025年营收目标降到了9%。

这是茅台2020年以来首次下调业绩增速目标,也是2017年以来首次将增速目标调整至个位数。

库存增长,或许成为茅台主动刹车的原因之一。财报显示,茅台近5年成品酒(含系列酒)库存持续增长,由2020年的8314吨上升至2024年的17760吨;去年成品酒的库存量同比增长了27%,是近几年增速最高的一年。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茅台并非一般快消品,具有收藏和增值价值,库存增加带来的影响不大,但短期内还是会对渠道和业绩造成压力。去年瑞银在研报认为,茅台的社会库存偏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品的动销,并将公司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翻阅茅台过去二十年的财务数据,近几年业绩增速的确也在放缓。主动调低业务增速目标,不失为一种稳妥的做法。



(注释:过往贵州茅台财务数据 来源:wind)

被称为“千年老二”的五粮液,2024年末库存量达6173吨,同比暴涨39.13%。为消化库存,五粮液今年年初祭出“停供普五”狠招——暂停第八代五粮液(普五)供货,试图通过断供稳定终端价。

短期效果立竿见影:停供后市场报价立马上涨,回到了此前市场价的范围内,经销商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不过,控货只是止痛药而非解药,一旦复产库存压力恐卷土重来。

2024年,山西汾酒库存量同比增长17.20%,库存量相比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增长较大,同比呈滞销态势;泸州老窖库存周转天数超过1100天,远超五粮液、汾酒等同业水平。

可以看到,这两大白酒巨头也都在调整供货——今年4月,泸州老窖宣布全国全品系停止接收订单、停止发货,直至端午节前全面清理价格、渠道和政策,这被外界视为“休克疗法”。今年2月,山西汾酒停止供货青花20、老白汾酒10两款产品。

其实,无论白酒企业的战术如何分化,共性已清晰:压货模式已经成为头疼的大难题。

事实上,未来谁离消费者更近,谁才能从库存泥沼中率先抽身。

03

生死转型,从卖酒到卖生活

往后望去,白酒行业将经历从“渠道导向”向“消费者导向”的转型。白酒企业的未来,取决于能否重构与消费者的关系。

艾媒咨询2024年的调研揭示了一个关键转折:家庭聚会(49.11%)和朋友聚会(48.00%)已超越商务宴请(42.22%),成为白酒前两大消费场景。婚庆寿宴与个人独酌,分别占据39.11%与34.67%的份额。

这表明白酒行业消费进入分层深化,一方面,拥有品牌与品质优势的头部白酒品牌,在商务、礼品等社交性用酒场景中依然占据优势;另一方面,追求性价比的大众消费正在崛起。

大众化不是要搞便宜货,而是让更多人能买得起、愿意买,但产品档次不能掉价。中国酒业协会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销售最旺的三个价格带分别是300-500元、100-300元及100元以下,其中300-500元价位表现最为亮眼。说明大家不是图便宜,而是希望酒能匹配自己日常喝酒的场合,比如朋友聚会、家庭聚餐或者自己小酌。

所以酒企得动脑子——不是光降价,而是搞点符合新需求的产品,比如包装更潮、口感更轻松、喝起来更有氛围的酒。



去年7月,茅台提出向“新商务”转型,做好客群、场景、服务“三大转型”,其中提到要开发亲友聚会等场景,营销思路从“物以类聚”转向“人以群分”转变,服务理念从“卖产品”转向针对不同细分人群“卖生活方式”。

但是,目前茅台的价格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太高,普通大众够不着。而且茅台想开发亲友聚会场景,但实际推广还是老套路——比如品鉴会、文化体验馆,很多人觉得“规矩太多、太端着”。

大众化之外,年轻化也是一大趋势。

《2023年中国白酒行业消费白皮书》显示,85后的消费者正在逐步成为白酒新消费的主力军,未来约83%的白酒增量人群将集中在95年后出生。

不过,白酒品牌加码年轻化更需要方法论升级。

茅台近些年用很多操作接近年轻人,初期确实刷爆社交媒体,但是最后并没有让它贴上年轻化的标签。比如,它的联名款冰淇淋定价59-66元/盒,脱离快消品主流价格带,没有多少年轻人能承担得起。

事实上,简单的白酒联名款,无法转化为年轻人的可持续消费习惯,根本在于与传统酒桌文化切割。

现在的年轻人喝酒,讲究的是自己开心舒服,想怎么喝酒怎么喝。老一辈聚会时那种“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一口闷了才叫真朋友”的劝酒说法,对年轻人没用,他们甚至很反感。

职场上的那些传统白酒规矩——比如领导让喝就得喝、按辈分坐位置敬酒、各种复杂的劝酒词,在年轻人看来根本不是喝酒,更像是领导摆架子逼人服从,强迫人做没意义的社交应酬,纯属折磨人。

调查显示,72%的00后认为白酒象征“权力规则”和“服从性测试”,与其追求的“平等社交”“松弛微醺”理念相悖。

茅台董事长张德芹在今年5月的茅台股东大会上也坦言,年轻人并不是不愿意喝白酒,而是不喜欢酒桌文化。

因此,白酒品牌与其去研究那些花里胡哨的联名款产品,不如去研究如何让年轻人远离酒桌文化、回归到喝酒这件事本身上。

白酒股的集体崩塌,短期看跟政策收紧、价格倒挂、供需不平衡等有关,长期看实则是行业与消费者链接的断裂。

当拒绝酒桌文化的年轻人,逐渐成为白酒的主力消费者,白酒行业需要一场从“身份象征”到“生活伴侣”的价值重构。白酒品牌的出路不在于降价或者断供求生,而在于放下身段理解新场景和新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闹剧落幕,7月10日凌晨尹锡悦再次被逮捕,结局或将判“死刑”

闹剧落幕,7月10日凌晨尹锡悦再次被逮捕,结局或将判“死刑”

不吃草de兔子
2025-07-13 21:34:26
曝杜建英与前夫有一儿子,婚内出轨宗庆后,知三当三,挤走原配

曝杜建英与前夫有一儿子,婚内出轨宗庆后,知三当三,挤走原配

180视角
2025-07-14 18:31:00
过分!环卫工翻8吨垃圾找手表,因宝妈多次打投诉电话,事后得意

过分!环卫工翻8吨垃圾找手表,因宝妈多次打投诉电话,事后得意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7-14 18:46:13
只要男人不馋女人的身子,女人就拿男人毫无办法

只要男人不馋女人的身子,女人就拿男人毫无办法

加油丁小文
2025-07-03 20:00:03
俄罗斯军事专家:“中国真实国力,是毋庸置疑的最强超级大国”

俄罗斯军事专家:“中国真实国力,是毋庸置疑的最强超级大国”

农夫史记
2025-07-15 02:10:04
民进党南投议员陈玉铃罢免案失败,但悬殊的票数差距让绿营感到震撼

民进党南投议员陈玉铃罢免案失败,但悬殊的票数差距让绿营感到震撼

海峡导报社
2025-07-14 06:52:13
上海哪些区域将结束"地铁荒"?

上海哪些区域将结束"地铁荒"?

匹夫来搞笑
2025-07-14 11:28:27
滨崎步晒巴厘岛新家照引发热议,网友:这还是房子吗?

滨崎步晒巴厘岛新家照引发热议,网友:这还是房子吗?

星野娱乐天地
2025-07-14 20:33:42
博主说:“关晓彤发文跟鹿晗互动,力破分手传闻”,事实却相反

博主说:“关晓彤发文跟鹿晗互动,力破分手传闻”,事实却相反

小娱乐悠悠
2025-07-14 13:39:04
中国1994年才失去的领土,如今美女遍地,当地人是否还有中国情结

中国1994年才失去的领土,如今美女遍地,当地人是否还有中国情结

混沌录
2025-07-14 23:43:11
毁了王治郅,逼姚明退役,他凭一己之力让中国篮球倒退了二十年!

毁了王治郅,逼姚明退役,他凭一己之力让中国篮球倒退了二十年!

启娱说
2025-07-07 16:54:03
叔叔宗继昌律师发声:宗庆后晚年承认外有三孩子,说不会亏待他们

叔叔宗继昌律师发声:宗庆后晚年承认外有三孩子,说不会亏待他们

兴史兴谈
2025-07-14 15:41:56
WTT收官日:朱雨玲夺女单冠军,王励勤早有应对,藏的这手太狠了

WTT收官日:朱雨玲夺女单冠军,王励勤早有应对,藏的这手太狠了

阿纂看事
2025-07-14 18:06:19
状元郎弗拉格的夏联之旅结束!爆砍31分后被独行侠紧急叫停

状元郎弗拉格的夏联之旅结束!爆砍31分后被独行侠紧急叫停

夜白侃球
2025-07-14 21:20:08
iPhone 6S,突然又火了!

iPhone 6S,突然又火了!

小柱解说游戏
2025-07-14 16:19:28
中场新核!莫德里奇签约照流出,选择赖因德斯留下的米兰14号球衣

中场新核!莫德里奇签约照流出,选择赖因德斯留下的米兰14号球衣

直播吧
2025-07-15 00:08:08
150亿“继承战”上演!宗馥莉被起诉,娃哈哈发声!

150亿“继承战”上演!宗馥莉被起诉,娃哈哈发声!

中国商报
2025-07-14 14:34:35
那条普通的牛仔裤,在翘臀姐姐身上却不普通了

那条普通的牛仔裤,在翘臀姐姐身上却不普通了

健身S叔
2025-06-14 09:38:20
我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人口死亡高峰?回顾复旦专家:三个因素导致

我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人口死亡高峰?回顾复旦专家:三个因素导致

生活新鲜市
2025-07-08 09:51:09
不续约就走人?周定洋8月成自由球员,国安成最大赢家?

不续约就走人?周定洋8月成自由球员,国安成最大赢家?

行舟问茶
2025-07-14 14:24:57
2025-07-15 03:20:49
博闻财经 incentive-icons
博闻财经
原创经济评论,深度市场分析
3002文章数 908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探究新茶饮赛道爆发的“内核”

头条要闻

20天超2000次地震 日本一地被震麻了

头条要闻

20天超2000次地震 日本一地被震麻了

体育要闻

高考数学满分的他,说要成为1/3个邓肯

娱乐要闻

秦岚辛芷蕾聚餐热聊 结束直奔魏大勋家

科技要闻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汽车要闻

余承东亲发预告: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来了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哈工大附中走下神坛?摇二代中考成绩对比,高分段考生比例下降?

房产要闻

三亚,开启新一轮大征收!

亲子要闻

不给女儿穿裙子,真的可以防侵犯吗?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