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罚款一万块!现在就交钱,不交钱就没收你的东西!"
城管队员小刘挥舞着罚单,声音在天桥下回荡。
71岁的韩素琴听完,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好,我交。"
她从布袋里掏出一沓钞票,一张张数着放在小刘面前,围观的人群都傻眼了。
收拾完摊位,老太太拍拍手站起身:"小伙子,你这执法很有意思。"
说完转身就走,留下满脸困惑的小刘。
半小时后,城管队长王建华接到电话,脸色瞬间变了:"糟了!"
这件事要从一周前说起。
那天下午,韩素琴拖着一个旧行李箱出现在火车站。
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脚上是一双打着补丁的布鞋,看起来就像千千万万个进城的农村老太太。
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她的气质有些特别。
走路的姿态很端正,说话的语调很温和,眼神中透着一种见过世面的从容。
韩素琴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小旅馆住下,每天房费只要35块钱。
房间很简陋,但她并不介意,反而仔细观察着这里的一切。
第二天一早,韩素琴就开始在街头巷尾转悠。
她去了菜市场,去了早餐店,去了公园,仔细观察着这个城市的烟火气息。
在菜市场,她跟卖菜的大妈聊天:"大妹子,这里城管管得严不严啊?"
"哎呀,可严了!"大妈压低声音说道,"前几天我们这儿有个卖水果的,就因为占了一点道,被罚了五百块钱。
五百块啊,我们卖菜的一个月才能赚多少钱?"
"那你们有没有向上面反映过?"韩素琴继续问道。
"反映?反映有什么用?人家说了,这是规定,不服气就别摆摊。"
大妈叹了口气,"我们这些小本生意的,哪敢跟他们顶嘴啊。"
韩素琴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几天,她又走访了好几个市场和商业街,到处都能听到小商贩们对城管执法的抱怨。
"那些城管啊,态度可凶了,动不动就要罚款。"
"我们也知道不能乱摆摊,但是总得有个谋生的地方吧?"
"最怕的就是那些年轻的城管,火气大,说话不好听,动不动就开大额罚单。"
韩素琴把这些话都默默记在心里。
三天后,她做了一个决定:自己也要去摆摊,亲身体验一下小商贩的处境。
韩素琴去批发市场买了一些材料,开始制作手工鞋垫。
她的手很巧,做出来的鞋垫花样精美,针脚细密。
"老板娘,你这手艺真不错,在哪里学的?"批发市场的老板好奇地问道。
"年轻时候学的,现在闲着没事,就想做点手工活动动手指。"韩素琴笑着回答。
做好了两三十双鞋垫后,韩素琴买了个小推车,准备开始她的摆摊生涯。
她选择的地点是市中心的天桥下,这里人流量大,但也是城管重点巡查的区域。
第一天摆摊,韩素琴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附近有几个老摊主,都是做了很久的小生意。
"老妹子,你是新来的吧?"一个卖袜子的大姐主动跟她搭话。
"是啊,刚开始摆摊,还不太懂规矩。"韩素琴谦虚地说道。
"那你可要小心点,这里城管查得严。特别是那个姓刘的小城管,脾气可大了,逮着谁都要罚款。"大姐压低声音提醒道。
"他们一般什么时候来?"韩素琴问道。
"不一定,有时候上午,有时候下午。不过你听到有人喊'城管来了',就赶紧收摊跑,千万别被抓住。"
韩素琴点点头,但心里却在想:她这次来就是要被"抓住"的。
第一天平安无事,韩素琴卖出了几双鞋垫,赚了不到二十块钱。
但她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观察。
晚上回到小旅馆,韩素琴拿出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下了今天的见闻。她要为接下来的"表演"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天,韩素琴继续摆摊。这次她更加主动地跟其他摊主聊天,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老妹子,你这鞋垫做得真好看。"一个卖小玩具的大爷夸奖道。
"谢谢夸奖,您在这里摆摊多久了?"韩素琴问道。
"十几年了,从下岗开始就靠这个养家糊口。"大爷叹了口气,"现在管得越来越严,生意越来越难做。"
"城管经常来吗?"
"来啊,三天两头的。有时候态度还行,就是驱赶一下。但有时候遇到那些年轻气盛的,就要罚款。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哪里惹得起他们。"
"罚款多吗?"韩素琴继续套话。
"看他们心情,少的时候一两百,多的时候能罚到一千。前段时间有个卖烤红薯的老头,被罚了八百块,直接跪在地上求情,看着真可怜。"
韩素琴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脸上依然保持着平静。
"那你们有没有投诉过?"
"投诉?投诉有用的话,我们还用在这里受这个气吗?"
大爷苦笑道,"人家说了,投诉也没用,这是执法,必须服从。"
下午的时候,韩素琴又跟一个卖水果的大妈聊了起来。
"大妹子,我看你这几天都在这里,怎么还没遇到城管啊?"大妈有些奇怪地问道。
"可能是运气好吧。"韩素琴说道,"不过我听说这里城管查得很严?"
"严是严,但也要看人。有些城管还是讲道理的,会给我们一些时间收摊。但有些就不行了,特别是那个小刘,年纪不大,脾气不小。"
"小刘?"
"就是那个新来的城管,二十多岁,据说刚工作没多久。别的城管多少还有点人情味,他可倒好,六亲不认,逮着谁都要往死里罚。"大妈愤愤不平地说道。
"有这么严重吗?"韩素琴装作很惊讶的样子。
"何止严重!上个月有个卖煎饼的老头,就因为推车占了一点道,被他罚了六百块。六百块啊,老头卖煎饼要卖多久才能赚回来?"
"那老头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能认栽呗。不交钱就要没收推车,那可是人家的全部家当。"
大妈摇摇头,"这小刘啊,就是想在领导面前表现,拿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开刀。"
韩素琴静静地听着,心里对这个叫刘晨的城管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
傍晚收摊的时候,韩素琴特意去了趟城管大队附近,观察了一下他们的工作环境和人员构成。
城管大队的办公楼不大,但很整洁。
门口停着几辆执法车,偶尔有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进出。
韩素琴在附近的小店里买了包烟,顺便跟老板聊天。
"老板,你们这里城管怎么样?"韩素琴问道。
"还行吧,大部分人都挺不错的。就是有个别年轻的,执法有点过头。"老板说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在附近摆摊,有点担心被罚款。"韩素琴实话实说。
"那你要小心点,特别是遇到那个姓刘的,能躲就躲,千万别硬碰硬。"老板好心提醒道。
"他很厉害吗?"
"不是厉害,是不讲道理。别的城管多少还会通融一下,他就是铁面无私,而且罚款特别狠。"
老板压低声音说道,"听说他想在队长面前表现,所以执法特别严格。"
韩素琴点点头,对刘晨的情况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第三天,韩素琴照常摆摊,但这次她故意选择了一个更显眼的位置。她要主动"撞枪口"。
上午十点左右,远处传来了其他摊贩的喊声:"城管来了!城管来了!"
其他摊主立刻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撤离,但韩素琴依然坐在小马扎上,慢悠悠地绣着手里的鞋垫。
城管巡逻车缓缓驶来,从车上下来三个人。
为首的是个年轻小伙子,胸前的工作牌写着"刘晨",正是韩素琴要"会会"的那个人。
刘晨一下车就开始大声喊话:"都散了散了!这里不能摆摊!"
其他摊主都是老油条了,看到城管来了,麻利地收拾东西准备换地方。
只有韩素琴动作慢了些,还在一针一线地绣着手里的鞋垫。
"老太太,快收摊走人!"刘晨走到韩素琴面前,语气很不耐烦。
韩素琴抬起头,仔细看了看刘晨。
这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个子不高,但很结实。
脸上写满了年轻人特有的倔强和急躁。
"小伙子,我这就收拾。"韩素琴温和地说道。
她的动作依然不紧不慢,这让刘晨更加烦躁。
旁边的老队员李师傅拉了拉刘晨的袖子:"算了,老太太年纪大了,给点时间。"
但刘晨显然不这么想。
他最近正因为执法不够严格被队长批评过,心里憋着一股劲儿要证明自己。
"不行!现在就得走!"
刘晨声音提高了八度,"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市中心核心区域,严禁占道经营!"
围观的群众开始议论纷纷。
"这小城管火气真大。"
"老太太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啊。"
"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
听到这些议论,刘晨更加愤怒了。
他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你们都别议论了!这是执法,必须服从!"刘晨对着围观群众大声喝道。
韩素琴停下手里的动作,平静地看着刘晨:"小伙子,我知道你们也是为了工作,我这就收拾。"
"收拾?晚了!"刘晨从执法包里掏出罚单本,"占道经营,妨碍交通,影响市容市貌,按照相关条例..."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韩素琴那些鞋垫,心想就这点破玩意儿,索性狠心一点,让这老太太长长记性。
"罚款一万元整!"
这话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了,随后爆发出更激烈的议论。
"一万块?这是疯了吧!"
"老太太卖个鞋垫能赚几个钱啊!"
"这小城管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一万块,我一年都赚不了这么多!"
人群中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但刘晨却觉得很有成就感。
他觉得自己终于展现了执法的威严,队长应该会对他刮目相看。
李师傅在旁边急得直搓手:"小刘,这样不合适吧,罚款金额太高了..."
"李师傅你别管!"刘晨打断了他的话,"现在是我在执法!队长说了,要严格执法,绝不姑息!"
"可是一万块也太多了..."李师傅还想劝阻。
"多什么多?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违法的代价!"
刘晨理直气壮地说道,"不重罚怎么能起到震慑作用?"
韩素琴听完罚款金额,神情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连眉毛都没有皱一下。她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好,我交。"
这反应让刘晨有些意外。
按他的经验,一般听到这个数字,老百姓不是跪地求饶就是破口大骂,从来没见过这么淡定的。
"你听清楚了吗?一万块!不是一千,是一万!"刘晨又重复了一遍,生怕韩素琴没听明白。
"听清楚了,一万块。"韩素琴从身边的布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厚厚一沓钞票。
围观群众看到这一幕,更是议论纷纷。
"这老太太哪来这么多现金?"
"卖鞋垫的能有这么多钱?"
"不会是什么来路不正的钱吧?"
"或者是她儿子给的养老钱?"
韩素琴没有理会这些议论,只是一张张地数着钞票。
她的动作很仔细,每张钞票都抹平了再放到刘晨面前。
"一千...两千...三千..."韩素琴的声音很平静,就像在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刘晨看着面前越堆越高的钞票,心里开始有些不安。
这老太太的反应实在太异常了,正常人面对这种罚款不应该是这样的。
"四千...五千...六千..."韩素琴继续数着,完全没有心疼钱的样子。
围观的人群也都安静下来,大家都被这奇怪的一幕震惊了。
一个摆摊的老太太,竟然能这么淡定地拿出一万块钱交罚款?
"七千...八千...九千..."韩素琴的声音依然平稳。
李师傅在旁边看得直冒冷汗,他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一万。"韩素琴数完最后一张,把钞票整理好推到刘晨面前,"小伙子,点点吧。"
刘晨机械地接过钞票,手都有些发抖。他执法这么久,还从来没见过这么配合的被罚者。
"老太太,你...你确定要交这么多钱?"刘晨有些结巴地问道。
"确定。"韩素琴点点头,"违法了就应该承担后果,这是应该的。"
"开收据吧。"韩素琴说道。
刘晨这才想起来要开收据,他手忙脚乱地填写着罚单,但手一直在抖,字写得歪歪扭扭。
填写罚单的时候,刘晨问道:"老太太,你叫什么名字?"
"韩素琴。"韩素琴回答道。
"住址呢?"
韩素琴报了个临时住址,刘晨一一记录下来。
开完收据,韩素琴看了看,然后仔细地折好放进口袋里。
"现在可以收摊了吧?"韩素琴问道。
"可...可以了。"刘晨结结巴巴地回答。
韩素琴开始收拾摊位,动作依然不紧不慢。
她把鞋垫一个个装回布袋,把小马扎折叠好,最后推着小推车站了起来。
整个过程中,围观的人群都安静地看着,没有人说话。
大家都被这奇怪的一幕震撼了。
就在韩素琴准备离开的时候,她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刘晨。
"小伙子,我有个问题想问你。"韩素琴说道。
"什么问题?"刘晨紧张地问。
"你觉得这一万块的罚款合理吗?"韩素琴平静地问道。
刘晨愣了一下,然后大声说道:"当然合理!你违法了,就应该接受处罚!"
"那你知道占道经营的法定罚款标准是多少吗?"韩素琴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让刘晨有些慌张,因为他确实没有仔细研究过相关法规。
"这...这个...反正违法了就要罚款!"刘晨底气不足地说道。
韩素琴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她推着小推车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看了看刘晨。
"小伙子,你这执法很有意思。"
说完这句话,韩素琴推着小推车慢悠悠地离开了,留下满脸困惑的刘晨和一群围观群众。
"这老太太什么意思?"刘晨问李师傅。
李师傅摇摇头:"不知道,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人群逐渐散去,刘晨收拾好执法工具,和同事们回到了城管大队。
一路上,刘晨都在想韩素琴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回到大队,刘晨向队长王建华汇报了今天的执法情况。
"队长,今天我开出了一张一万块的罚单!"刘晨有些得意地说。
王建华抬起头:"一万块?罚的什么?"
"占道经营,一个老太太在天桥下卖鞋垫。"
"一万块罚卖鞋垫的?"王建华皱起眉头。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
王建华接起电话,脸色逐渐变得严峻。
"是...是的...明白了...我们马上调查..."
挂断电话后,王建华立即叫来技术员调取执法录像。
当监控画面中出现韩素琴的面容时,王建华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凝重。
公室里的空调嗡嗡作响,但王建华却感觉额头开始冒汗。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有些僵硬地敲击着,搜索框里输入"韩素琴"三个字时,手指竟然微微颤抖。
刘晨站在一旁,看着队长紧张的样子,心里也开始七上八下。
他从来没见过王建华这么紧张过,就连上次接受市里检查时,队长也没有这么失态。
"队长,您这是在查什么?"刘晨小心翼翼地问道。
王建华没有回答,他死死盯着电脑屏幕,鼠标在搜索结果上不停地点击着。
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下来,滴在了键盘上。
"不会的...不会的..."王建华嘴里喃喃自语,"就是个普通的摆摊老太太,怎么可能..."
但当页面缓缓加载出来时,王建华的呼吸突然停止了。
他的眼珠瞪得滚圆,嘴巴微微张开,整个人像被定格了一样。
看到网站上的介绍,王建华感觉天都要塌了。
"这...这不可能..."王建华的声音开始颤抖,他用力眨了眨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他颤抖着手点击鼠标,把页面刷新了一遍,希望这只是网页出错。
但刷新后的页面依然显示着同样的信息,韩素琴那张温和的面孔依然在屏幕上注视着他。
"队长,您脸色怎么这么难看?"刘晨凑过来想看电脑屏幕,但王建华下意识地用身体挡住了。
"完了...彻底完了..."王建华瘫坐在椅子里,脸色惨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上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