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的对美“鹰派”,能想到谁?
已故的南大艾老师、张局座、国防大的戴旭教授、人大的金“政委”,对吧?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复旦也有一位绵里藏针的“鹰派”教授。
他就是复旦中国研究院的院长张维为教授。
张教授在国内、国际场合从来不掩饰自己对美的强硬态度,并不一次指出:如果美国胆敢在台海与我国开战,全世界在第二天就会知道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
谁能想象,世界两大强国间的冲突,一旦爆发,仅需短短一天,便足以让全球重新书写权力格局?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中国知名学者张维为教授在近期提出的一个震撼判断。
那么,张教授的这个论断是纯粹的“嘴硬”,还是确实靠谱呢?
美国现在是全球军费预算最多的国家,同时美国空军现役战斗机是全球最多的,美国海军的航母数量和驱逐舰数量也仍然是全球最多的,美国空军也拥有全球最多的隐身战斗机,同时美军是现在全球唯一一支装备隐身战略轰炸机的空中力量。
从这些数据上来看美军的优势依然十分明显,但现在全球的主流观点已经是,美军在西太、在解放军面前已经没有了任何优势。
美国那顶霸主的王冠,看似光鲜,细究之下,支撑它的几根柱子,早就有了不为人察觉的裂纹。想当年海湾战争,美军的科技神话简直是力量的巅峰宣言。可巅峰之后呢?路似乎走歪了。
曾经横行大洋的美国海军,一门心思从远海决战转向“由海向陆”,结果呢?被寄予厚望的DDG1000驱逐舰,雷达搞不定,配套的炮弹一发七十多万美元,自家海军都吓了一跳,最后只能改塞导弹。
至于高超音速导弹上舰,那“五马赫”的成绩单,多少带点陆基平台B52“助跑”的水分,真到了海上垂直发射,变数可就大了。还有那LCS濒海战斗舰,跑得是快,可火力、防护都差点意思,多数时候也就是个近岸打杂的。
空军那边也没好到哪儿去。F-35战斗机,为了硬塞进各军种五花八门的需求,气动外形和空战核心性能只好一再妥协,反倒是对地攻击成了它的主打特色。就连曾经牛气冲天的美军工兵,当年修密西西比河水运工程何等利落,如今在加沙搭个临时码头,花三亿多美元,几天就被浪拍散了,这工程能力退化得让人直摇头。
战略武器库更是三十年没啥石破天惊的新玩意儿,多半是在B61这类老家伙身上缝缝补补。这种装备研发上的“跑偏”,跟制度上“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脱不了干系。
巨额军费撒下去,采购体系的低效甚至猫腻却层出不穷,一包螺丝钉敢报九万美元天价,这机器得锈成什么样了?更要命的是制造业“空心化”这块心病。能造大军舰的船厂就剩两家,航母排队保养能等到猴年马月。
产业空心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从熟练工人到整个产业链,想恢复元气,比登天还难。这不光影响平时的装备更新,更要命的是战时动员和持续作战的潜力,几乎被抽掉了大半。没了强大的工业基础,再先进的武器设计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美元的霸主地位,看着是金融玩得转,但信用靠山几经变换。从黄金到石油,到今天,很多人都明白,压舱石其实是那支无可匹敌的军队。SWIFT这套国际结算系统,就是美元薅全世界羊毛的顺手工具,高达3%的手续费和慢吞吞的处理速度,各国是敢怒不敢言。
可这套逻辑有个前提,美国本土必须绝对安全。9·11之后火速出兵阿富汗,说白了就是要告诉全球资本:我罩得住场子,你们的钱放我这儿放心!这也解释了为啥中美不太可能打核大战——本土一旦挨揍,资本立马鸟兽散,金融霸权瞬间瓦解,这买卖,美国精英亏不起。所以,大国掰手腕,还得看常规家伙。
旧的平衡一旦摇晃,新的力量自然要找自己的位置。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快进键,在过去三十年按得又急又准,打法和技术路线,针对性不是一般的强。还是那场海湾战争,给中国的刺激是醍醐灌顶,军队建设不再是“经济建设先放一放”,一批压箱底的军工项目立马快马加鞭。
海军装备尤其亮眼,055型大驱在综合性能上已经把美国现役最新的伯克级甩在身后,052D也足够跟伯克后期型号掰掰手腕。
更关键的是,DF-21、鹰击-21这类远程“快递”,加上越来越纯熟的体系作战,让中国海军在自家门口一千五百公里内,有了叫板甚至把强敌挡在外面的底气。这么一看,美国海军那三十年功夫花在DDG1000和LCS上,不仅没形成战斗力,简直是白白浪费了宝贵时间,越想越尴尬。
空军方面,歼-20、歼-35这些新锐战机登场,其技术参数已经能够与美国的F-22、F-35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具优势。如果关于中国第六代战斗机(如歼-36、歼-50等)密集试飞的消息属实,那将对现有的空中力量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前段时间南亚次大陆的空中摩擦,虽然不是中美之间的直接对抗,但使用中国歼-10CE战斗机和配套导弹的一方,将装备西方先进“阵风”战机的对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军工体系的实力和实战能力,也让外界对中国的顶尖军事装备增加了几分信心。
除了武器装备,中国在关键技术上的反制也颇具威力。例如,限制稀土材料镓的出口,直接制约了西方一些高科技军火的生产。F-35等战机若要升级雷达或扩大生产,缺乏镓这种材料就会面临困境。而中国自身早已采用更先进的氮化镓材料来制造相控阵雷达,技术上领先了一代。
CIPS悄然布局,另起炉灶的金融“备胎”?
金融战场上,中国搞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凭着手续费低、到账快的优势,正慢慢成为SWIFT之外一个实实在在的选项。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业底子厚。
从俄罗斯到东盟,再到中东那帮卖油的土豪,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用CIPS结算,或者至少是试水。虽然眼下CIPS的盘子还没法跟SWIFT比,但它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选择。
你想想,万一哪天美国的军事霸权真在一场关键冲突后松了套,美元的信用还能那么硬气吗?到时候,国际贸易和资本往哪儿跑?CIPS和人民币,会不会成为那些急着找新码头的资本(搞不好还有些美国自家的资本家)的救生筏?这连锁反应,可不能小瞧。
账本上的数字有时候挺能糊弄人。美国军费、飞机、航母、驱逐舰数量还是全球第一,还有独一份的隐身战略轰炸机。
可真要在西太平洋这块特定地界动手,面对中国家门口的地理优势和力量投送,那点优势正被迅速抹平。美军想在西太大规模掺和,能调动的陆基飞机和航母战斗群都有个顶。解放军呢?依托本土,能集结起来的先进战机和军舰,数量上就能压你一头。
更要命的是,解放军那些反舰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导弹、远程巡航导弹,射程早就把美军在西太的重要基地全罩进去了。辽宁号航母战斗群拉出来溜达一圈,055大驱护航,鹰击-21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一千多公里,这架势,摆明了有能力跟美国航母硬碰硬。
真要是因为什么热点问题擦枪走火,这绝不会是场拖拖拉拉的消耗战,美国恐怕没那个战略耐心跟中国打持久战。最可能的是一场时间短、强度爆表的硬仗。双方都会卯足了劲儿想在最短时间里解决问题——美军可能想速战速决挽回面子,解放军则力求一击重创,让你知难而退。
这种高强度对抗,解放军要是真能把美军航母这类高价值目标给废了,再端掉它在关岛、冲绳的关键基地,那战略后果,可就不是美军几十年来能想象的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