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摄影书|时代投下悠长的影子:许海峰《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

0
分享至

【编者按】于2025年5月出版的《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收录了上海摄影家许海峰在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这个时间段拍下的上海影像,上世纪末,处在“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城市大发展期间的上海给了许海峰无尽的养分,彼时的他正在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负责工程现场的摄影记录,而自身美院的背景让他不满足于按照工程要求的记录,进而从一个更广的角度,敏锐地用镜头把握住了新旧交替历史时段下的情境与人的状态。

30年后,这些照片成为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今日之人所知所感。本文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戴菲,他结合其摄影专业背景,自己的记忆以及许海峰书中的照片和类似摄影师感想的文字。从摄影美学与城市等多个角度,细细品读了这本被戴菲所喻为“摄影小说”的书。“人和时代相连接,时代是不可见的,但是人又想表达时代,借时代为自己立言。于是,人就找到了城市。城市成为一种媒介,它的左手是人,右手是时代,它把可见与不可见融为了一体。”戴菲写道。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时代投下悠长的影子,我们随其身后,逶迤前行。

1994年新岁初春,如果你站在外白渡桥上看浦东,此时对岸还未高楼林立,一切都尚在开发之中。倘若极目远眺,远方的天际线还能尽收眼底。陆家嘴这里有一座现代建筑正在拔地而起,它就是在建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

如果你愿意再往苏州河北岸走几步,停下来回看东方明珠。你会发现,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有一个三岔水道。远远望去,陆家嘴处便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仿佛一艘正在拔锚起航的巨大海轮。东方明珠成了巨轮船艏的旗杆,既高大巍峨,又气势磅礴。它仿佛引导着巨轮,在浩浩的春风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之一,许海峰 作品

这一年溽夏,二十刚出头的许海峰站在浦西向浦东张望,他想有机会登上时代的巨轮,感受时代的气息,呼吸时代热风中的味道。在极目纵览时,他灵感乍现,拍下了骄阳中熠熠生光的东方明珠。(第218页)

是年金秋十一,东方明珠正式竣工启用。


图书内页(第218页)

一、这是一部小说

书里的照片,我并不陌生。一方面,这些照片在2022年时做过同名展览(第257页);另一方面,这些照片里的年代和场景我均经历过。所以,书中的这些照片,里里外外,我都很熟悉。许海峰策划成书时,对展览的照片进行了筛选,加上陆元敏老师的编排,使其更加“图”简意赅。

那么,当我合上最后一页时,是否可以将这本书看作一本摄影画册呢?这好像有点不妥。书中有不少类似散文的文章,长短不一,夹杂在各类图片中。并且,这些文章与图片形成了一种互文关系,使图片和文章产生了许多内在的连接。

那么,这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吗?这好像也有点不妥。因为文章里有很多许海峰的个人经历和回忆,好像更似他的自传。此外,文章里由人及事再及物,谈到了摄影、摄影创作,也谈到了摄影家和摄影美学,这似乎更不能将其看作一本散文集。

于是,此书的归类就成了一个问题。我后来想了想,这些文字和图片合起来,既不是一本摄影画册,也不是一本散文集,更不是一本自传和回忆录,它应该就是一本小说。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1990年至2010年的上海,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许海峰的青年摄影师,小说的故事是许海峰的种种经历。他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书中尽是他阅历的人物和事件,往事如烟,烟波缥缈。

机缘巧合的是许海峰当年就为这本小说做好了插图。图中的景象,那些花费青年许海峰巨大心力的作品,看起来既是真的,又像是超现实的。虽然不时激起读者们回忆的浪花,但总是如海浪一般渐行渐远。如此,我们看这些图片时就毫无压力,也不用刻意去解读图中的言外之意。看看文字,翻翻图片,回忆时断时续,亦幻亦真,上海和时代就在这回忆的烟岚云岫中慢慢呈现出曾经的模样。


图书内页(第257页)

二、摄影美学主张

按照行文的逻辑,我应该续上,就书中的核心作一番解读。但是我不得不停顿一下,我要把作为摄影师身份的许海峰提一下,说一下他的摄影创作观,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全书的图片和内容。此外,许海峰的摄影创作观既是他的摄影美学观,也是他的文学创作观,更可以一股脑地看作是他的艺术主张。这些主张影响了他过去的摄影拍摄、现在的摄影创作以及未来的艺术理念。

因此,这也是小说之外的另一种读法。我们可以直接翻到《废墟景观》(第156页)、《有意味的形式》(第196页)、《什么是好照片》(第201页)、《摄影,小心地去铺设进入心理层面的阅读》(第208页),在此中许海峰直接阐述了他的摄影美学主张。


图书内页(第156页)


图书内页(第196页)


图书内页(第201页)


图书内页(第208页)

在大学接受摄影教育时,许海峰受到了有意味的形式影响,老师告诉他创作要带有形式感,这种创作理念其实就是我们后来所称的现代主义摄影。但是,受到当时信息的限制,多数人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虽然大家“全盘接受”,但总有点“囫囵吞枣”,所以就先“上街,拍起来再说”。

可见,许海峰不是唯主义论者,而是一名切实的行动派。他走出校园,让心灵去任意感知,让直觉去自由飘荡。释放自己的意识,任其随遇而安。如此,虽然也走了不少弯路,但这也是他心底里最真实的艺术表达。他感知时代,呼应时代,用摄影与时代碰撞,下意识地去直接拍摄,尽力去唤起心底里的时代美感。

许海峰在拍摄前,十分关注内心,这使得他与同期其他上海摄影师们略显不同。他说,摄影这个东西,是看在拍的前面,即要先看才能拍。而看,不仅要关乎叙事,还要从外物联系到内心,要“久久巡回、徘徊,甚至勾连陈年往事。”(第199页)


图书内页(第199页)

也就是说,拍摄前,摄影师要进行大量的心理筹划和思考,看到恰到好处、合乎情理的外物时,就要毫不犹豫、坚决果断地拍下来。把时空截取住,将之作为自己内心的对等物,使物为心役。这就是摄影创作的本质,也是摄影美的所在。

“时刻保持对外界的觉察力,一经日常生活中露出非常一刻,手起刀落,并务必截断叙事,绝不可拉拉扯扯,将这一刻的情绪、情感超浓缩地封装到底片上,并且不在事后解释。”(第200页)


图书内页(第200页)

虽然讲起来简单,但是如何安抚自己的内心,如何找到言之有物的对等体,如何严丝合缝,如何把握时机等,这都需要摄影师超常的天赋和大量的经验。当然,最直接的就是看照片。我觉得书里与之最契合的是第43、91、94、235、242等页上的照片,它们有一种“异样的”、我在同期其他摄影师作品里没有看到的感觉。我不能说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感觉,但是许海峰的作品和同期其他上海摄影师们的作品一起,组成了彼时摄影中的上海。这肯定是毫无疑问的。


图书内页(第43页)


图书内页(第91页)


图书内页(第94页)


图书内页(第235页)


图书内页(第242页)

三、作为媒介的城市

读许海峰的文字时,我做了一些读书笔记。我发现,他很早就悟到了摄影中的秘密,尤其是纪实摄影中的秘密。

摄影常被人认为复刻外物,复现世界,把世界装到照片中。同时,在此过程中,摄影师好像是不假思索的,也是无能为力的。摄影师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光圈快门,使外在的世界恰如其分地装载在照片中,好似摄影师就是一位相机操作工。

这种观念在较长时间里一直影响着一部分中国摄影师们,使他们在创作期间要么思路过于狭隘,要么只重技术而轻内在。即使有些摄影师们关注到内在,了解到摄影要感情与外物互构,相互协调。但是他们也没有想过,影响外物的东西是什么。

所以,我们长期流行的纪实摄影就真的只在记录,失去了摄影师作为艺术家的主观思考。纪实摄影是不能排斥记录的,但是纪实摄影里有艺术的成分。这个成分很微弱,一般人常常忽视。大家认为,我们对现实和现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世界制约我们,而我们却无法操纵世界。

从实际情况而言,上述说法毫无破绽。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作为艺术家之摄影师的主观与能动。摄影师可以选择,而不是一味地摁快门。他可以选此弃彼,也可以顾左而忽右。这样看起来现场的无能为力就变成了有限制的选择,摄影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集与自己创作相关的、有利的时空切片,使之成为自己的作品,从而完成名义上的纪实摄影。

因此,艺术意义上的纪实摄影,看似是真实的写照,其实是摄影师主观挑选的结果。他们将有利于自己创作意图和主旨的现场找出来,用摄影的方式将之记录下来,并排列成合理的前后顺序,让自己的想法体现在作品中。我们看到大多数摄影史上的纪实名作都是如此。纪实摄影顶着记录之名,行艺术之事,遮蔽了多数人的眼睛。

完成上述“揭秘”之后,那么问题接踵而来。影响纪实摄影里那个真实世界的因素和来源又是什么呢?许海峰说,这是时代。他在书里时不时地提到或者感叹到,造成他照片如此拍法的是时代;使他如此思考来拍摄照片的动机也是时代;如今回顾这些作品,形成这种作品风格的因素很可能还是时代。时代是这些照片的背景,也是许海峰思考摄影时的起点。

时代,把我们带到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对象中。我们是无法直言时代的,我们只能说在这样的时代或在那样的时代里,我们的感觉是如何的。于是,我只能再进一步。虽然时代不可直言,但是时代的客观物却是可寻的,这个实体就是我们生活的城市。

城市,我们可以把上海之城看作一种媒介。城市本身中性而无声,但是当它传播到每个人的眼底和心里时,却会变得意涵纷呈。你看到的城市是开心的,他看见的城市或许就是难过的。在书中,许海峰眼里九十年代的上海至少不是难过的。它和那个青春的许海峰一样,充满着向往、希望和理想,充满着不安与慌张,充满着多巴胺和荷尔蒙,更充满着未来和新世纪。

虽然上海到处都在拆迁,到处都是 “废墟”,但是废墟是不悲伤的,是再造和重生的前奏。上海意味着开放,意味着明天,意味着还有很多幸福要实现。故此,时代就落到一个具体的对象上,时代变得具象化、可视化、摄影化,时代变成了许海峰相机里的3780卷胶片。(第4页)


图书内页(第4页)

其实,任何一位艺术家是不会就时代而描述时代的,它不过是众人精神的一种外化集合。艺术家的根本是通过时代来表达自己,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在许海峰的照片里感觉出某种不一样的韵味,这就是艺术家想要说的那种心底里的东西。只是摄影相对于其他艺术媒介而言,有点局限,有点实体化,有点过于依附现实,看起来似乎并不高明罢了。

但是,这也成为了摄影的优势。作为艺术家的许海峰躲在九十年代的上海背后,他心底是如此心潮澎湃,有那么多的话要说,有那么多的情感想要抒发。而他却独独选择了摄影,他想要用平静抵御热烈,用隐藏来替换揭示,用客观来表达主观。(第157页)

如果说本书的核心是什么,至少我可以说,上面提到的这些是许海峰说的那么多故事和人物的用意之一。他想表明,真实生活在时代里的人之存在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归宿。


图书内页(第157页)

四、用青春为自我精神救赎

人和时代相连接,时代是不可见的,但是人又想表达时代,借时代为自己立言。于是,人就找到了城市。城市成为一种媒介,它的左手是人,右手是时代,它把可见与不可见融为了一体。

摄影差不多也是这样一种媒介。它的左手是人和人的情感,它的右手是城市和世界。人借助城市和世界为自己代言,说的却是心底里的故事和情感。

故而,许海峰的照片就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关联:人—摄影—城市—时代。其中人可以置换为情感和精神;摄影可以置换为绘画、文学、电影或音乐。许海峰可以直接从摄影关联到时代,从时代中汲取自己的灵感。他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托付于摄影,用摄影来选择城市的某个侧面或瞬间,从而形成对于时代的截取与认识,并以此完成时代对于个人的哺育。他可能没有想到,当此书面世后,他的文字和图片又反向导入了时代,为我们的当代输送他的智慧和精神力,也为其他与之一样的许海峰带来了启发。

还是回到许海峰的作品里。在这些作品中,许海峰想要通过那个外显的上海表达自己的什么精神呢?我想,那个年轻的许海峰想要表达自己的热情、向往和明亮,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活力,他是一个寄托于明天的理想主义者。

这种想法散布在他的各篇文字中。但是我们又分明在照片中读到了一丝落寞和寂寥,这也是他自己十分困惑不解的地方。(第263页)我想,这或许与他的人生经历和童年记忆有关,家庭的变故使他的内心总是忧郁而感伤,使他后来的作品里不自觉地带上了一层透明的蒙版。即使在他内心最为欢愉的青春时代,这种蒙版仍然如阴翳一般地罩在其作品上。


图书内页(第263页)

如此而言也解释了,当我们看他作品时,彼时的上海好像总是在玻璃橱窗后面一样,他如隐身者一般在人流中穿行。虽然他一再说“街拍,非常冒犯,非常冒险”,非常令人胆战心惊,但是看他的作品,我们总以为他一直是安全无虞地、悄无声息地接近拍摄者,对自己满意的场景和人物可以随意抓取,任意取舍。

随着青春的逝去,人的热情渐渐降温。当年被青春顶在高空的精神的阴翳,终如飘雪一样降到了地面。许海峰在很多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了这种无奈与忧伤,但是他也找到了一种良策:他要用自己的青春为精神救赎,让自己的灵魂安放在不死的青春里。这种内心的隐情被他的好友黄芳所洞悉,她说“罗曼蒂克消亡了,还有不死的欲望在路上。”(第257页)从挚友的表达中,我们再次发觉,这种不同的成长经历下的时代凝望好像是走过那个时代青年的共同心声。

假如按此思路来解读,这整本书的意义就超越了我们对于时代和摄影本身的认识,它是一位摄影师/艺术家对于自己的精神/艺术拯救。这本书本身的呈现已经成为了一种献祭,它让读者意识到,人当下的精神可以在自己过往的精神片段中得以永生。


图书内页(第257页)

五、我们讨论摄影的经验

最后,这并不是本文的总结,而是总结之外的一些补充。虽然这些意思已经在封底名家的推荐语中表达过,但是我仍想重申:许海峰的作品让我们有了讨论摄影的经验。然而,这是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的摄影,真正起步的阶段是改开后的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后,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以上海为例,当时已经有了顾铮、雍和、陆元敏、周明、王耀东、许海峰等。

我们以前看西方摄影史,比如摄影史学家们侃侃而谈的阿杰、桑德、埃文斯、弗兰克、阿巴斯、肖尔等,我们对他们说的意思能理解,但是对他们说的感觉和滔滔不绝的话题似乎总有点不知就里。为了解释,我们把这种情况归之为跨文化、跨地域和跨时空,但好像总解决不了心底里的疑虑。

这一次,当我们看过许海峰的作品之后,我们意识到,由于我们亲历了那个时代,摄影师又亲自拍摄了那个时代。现在,我们也能融情入理地体会到西方人讨论摄影时的那种意思、意味和体会。我们可以实打实地把真实、物质、感性、理智、艺术和个人精神捆绑在一起讨论,我们明白那种讨论摄影时需要的思维、方法和手段。这并不是我们恍然大悟的,而是在时间积累下,作品与时代、历史、社会、文化结合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我并非意在突出许海峰的作品,而是欲将其作为一个例子。就如许海峰作品所呈现的,当摄影家的作品有了时间的跨度和历史的厚度之后,我们也可以自在地讨论摄影,加深对于摄影的理解。我们希望诸如像许海峰一样的作品越来越多,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把他们尘封的作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这将有助于我们增加讨论摄影的经验,形成我们的摄影知识,塑造我们自己的摄影文化。

许海峰简介

许海峰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后获得英国博尔顿大学全媒体国际新闻硕士学位,现供职于澎湃新闻。2012年,其作品《观看中国》获得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社会生活类作品奖;2013年,作品《台风来啦》获得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大赛纪录类铜奖;2023年,作品《穿城而过——上海地铁30年》摘得第十四届上海市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长期关注单元金奖;2023年,作品《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入选第十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55岁大妈不顾女儿劝阻,与网恋男友相见,7天后去医院检查身体愣住

55岁大妈不顾女儿劝阻,与网恋男友相见,7天后去医院检查身体愣住

罪案洞察者
2025-08-14 14:56:33
太子酒店的妈妈桑:打造名扬天下的莞式特色,卷入黑道仇杀而消失

太子酒店的妈妈桑:打造名扬天下的莞式特色,卷入黑道仇杀而消失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8-21 10:45:19
已成惯例,阿根廷足协主席赛前晒与梅西、德保罗合照

已成惯例,阿根廷足协主席赛前晒与梅西、德保罗合照

懂球帝
2025-11-14 21:02:14
全运会乒乓!世界冠军一输再输,决赛名单出炉,王曼昱强势发威

全运会乒乓!世界冠军一输再输,决赛名单出炉,王曼昱强势发威

知轩体育
2025-11-14 00:14:06
大疆 OSMO Action 6 体验:完美进化,不止运动

大疆 OSMO Action 6 体验:完美进化,不止运动

极客公园
2025-11-13 21:41:38
NBA超巨只有4个!全靠无敌的身体!科比、杜兰特、库里只算0.5个

NBA超巨只有4个!全靠无敌的身体!科比、杜兰特、库里只算0.5个

安海客
2025-11-14 15:24:15
德国挑衅升级,邀请台独沈伯洋参加国会,别忘了大陆重拳已经开始

德国挑衅升级,邀请台独沈伯洋参加国会,别忘了大陆重拳已经开始

知鉴明史
2025-11-13 19:01:07
库里官宣解约!这可是终身合同啊!进入自由市场,下家会是谁?

库里官宣解约!这可是终身合同啊!进入自由市场,下家会是谁?

Haviven聊球
2025-11-14 23:01:59
女篮全运最疯狂逆转!女篮霸主遭22分逆袭:末节被轰33比15输麻了

女篮全运最疯狂逆转!女篮霸主遭22分逆袭:末节被轰33比15输麻了

篮球快餐车
2025-11-14 07:23:52
祖副院长与眼科主任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祖副院长与眼科主任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诗意世界
2025-11-11 23:53:27
吴亦凡疑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目前未有正式回应

吴亦凡疑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目前未有正式回应

逍遥浪腾云
2025-11-13 10:36:38
谷爱凌,头发变黑,脸变精致,胸围傲人,气质变得更优?

谷爱凌,头发变黑,脸变精致,胸围傲人,气质变得更优?

娱乐领航家
2025-10-27 22:00:06
广州增城崩了。2.5万跌至7000元每平,业主血亏百万

广州增城崩了。2.5万跌至7000元每平,业主血亏百万

流苏晚晴
2025-11-14 17:24:41
A股,又见证历史!

A股,又见证历史!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12:35:24
7-0!15万人口小岛奇迹 下轮不败即首进世界杯 25岁华裔名将圆梦

7-0!15万人口小岛奇迹 下轮不败即首进世界杯 25岁华裔名将圆梦

我爱英超
2025-11-14 10:42:48
4-2!全运会最大黑马!世界第108的袁励岑杀入乒乓球男单四强

4-2!全运会最大黑马!世界第108的袁励岑杀入乒乓球男单四强

林子说事
2025-11-14 15:35:18
2026公务员薪资调整已敲定:11月初开始落实,基层每月增长金额可达800元!

2026公务员薪资调整已敲定:11月初开始落实,基层每月增长金额可达800元!

明德阅读
2025-11-13 19:31:15
彻底凉透!从闭着眼睛点到无人问津,西贝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彻底凉透!从闭着眼睛点到无人问津,西贝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热风追逐者
2025-10-21 19:50:07
林北熬不下去了,他要在第38天退赛,回归钢筋混泥土中的生活

林北熬不下去了,他要在第38天退赛,回归钢筋混泥土中的生活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4 05:25:04
1800亿灰飞烟灭,"中药茅"神话破灭,谁还在买760元一粒的片仔癀

1800亿灰飞烟灭,"中药茅"神话破灭,谁还在买760元一粒的片仔癀

法老不说教
2025-11-12 19:22:24
2025-11-15 00:00:49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7805文章数 50840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头条要闻

贵州盘州花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 已停运5年

头条要闻

贵州盘州花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 已停运5年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健康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 Pro Max突然曝光:定制20GB大内存,双长焦也来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