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浓云密布,一架歼-20隐身战机突然开舱,6米长的霹雳-17导弹如离弦之箭扑向天际线尽头。500公里外,模拟敌预警机的靶机凌空炸成火球——发射导弹的歼-20却早已返航,全程由200公里外的空警-500遥控接力制导!这款让五角大楼连夜修改作战手册的"空中刺客",正用"A锁B射C导"的独门绝技宣告:中国超视距猎杀时代降临!
歼-20在云层间穿行时突然减速开舱,六米长的霹雳-17点火瞬间突破音障。五分钟后,远在浙江外海的模拟敌预警机靶机突然炸出巨大火球,雷达信号从屏幕上彻底消失。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发射导弹的歼-20此刻已返航至福建基地,整个猎杀过程由空警-500指挥若定。这种"人在千里外,弹指破敌酋"的打法,背后藏着中国军工的三大逆天突破。
射程碾压是硬道理。霹雳-17的500公里有效射程不是实验室数据。今年四月东海演习,它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三次变换航迹,击落四百公里外机动靶机。逼得蓝军预警机撤到六百公里外才敢开机探测。这个距离让美国最先进的AIM-260导弹(320公里射程)完全不够看。F-35飞行员接受《军事观察》访谈时直言:"雷达刚发现导弹告警,逃命倒计时只剩15秒!"
速度与智能的致命组合。三脉冲火箭发动机像给导弹打了三针强心剂:第一段直冲三万米高空避开雷达网,第二段超音速滑翔节省燃料,第三段以6马赫(每秒2000米)俯冲攻击。靶机就算做15G极限机动也甩不开——去年巴铁空军用霹雳-15E(霹雳17简化版)在170公里外击落印度阵风,就靠这手"死亡俯冲"。更可怕的是智能制导系统:传统导弹飞出百公里就成"瞎子",霹雳-17却通过卫星数据链随时接收目标更新,空警500发现更好的猎物,手指一点就能切换打击对象。
战斗部专打七寸。采用可控离散杆战斗部,爆炸时数百根合金破片像手术刀般精准切割飞机油箱和机翼结构。美国米切尔研究所做过沙盘推演:只要一枚命中E-3预警机,整架飞机生存率归零。橡胶密封圈用上宇航级硅胶材料,-50℃高原寒区照样点火。西北戈壁测试中连射十二枚全部命中,冻成冰坨的导弹照样利刃出鞘。
这套杀戮系统的恐怖在于"组团猎杀"。演习录像里看得分明:歼-20凭借隐身能力潜行到敌防线内部,雷达静默标记高价值目标;空警500背上的巨型相控阵雷达扫描五百公里空域,实时生成最佳打击路径;后方的歼-16接收到目标数据立即发射霹雳-17;隐身无人机群在战场边缘游猎补枪。五角大楼推演报告显示,传统"预警机-战斗机"编队遇上这种打法,E-3预警机生存率暴跌至27%,航母战斗群被迫后撤400公里。
中国军工的底气来自自主创新与规模碾压。双脉冲发动机的核心陶瓷基复合材料实现百分百国产,河北的生产线72分钟下线一枚导弹。而美国为对抗霹雳-17紧急启动的"超级导弹"项目,造出的原型弹重达1.2吨,只有C-17运输机才能投放。俄罗斯引以为傲的R-37M导弹在远东测试时,抗干扰性能被霹雳-17完爆,印度刚签的采购单转眼就成废纸。
更让对手绝望的是迭代速度。沈阳飞机设计院曝光的六代机模型,腹部弹舱专门为四枚霹雳-17优化设计。下一代霹雳-21试验弹射程直指800公里,搭配量子雷达导引头。当美国还在为AIM-260的320公里射程欢呼时,中国军工早已瞄准更远的星辰大海。
霹雳-17的真正威慑力,不在击落多少敌机,而在逼着对手拆解重练空战体系。当美军F-22被迫挂载笨重的远程导弹,当航母战斗群退到导弹射程外发抖,当太平洋上空被"无法预警的死亡"笼罩——中国军工用实力宣告:从"望尘莫及"到"制定规则",这条逆袭之路上流淌的,是实验室彻夜不熄的灯火,是车间里汗浸的工装,更是大国崛起必须熬过的漫漫长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