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部分细节经过文学化处理,人物姓名已做化名处理。
"姐,这下面绝对有问题!"李小雅的声音在空旷的正堂里显得格外刺耳。
"别瞎说,也许就是年久失修..."李小慧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妹妹打断。
"你看这渗液的颜色!"
两姐妹蹲在供桌前,手电筒的光束照在地面上那片暗红色的痕迹上。
李小慧的手微微颤抖着,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01
2023年春天,合肥的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热。
李小慧和李小雅这对安徽姐妹,经过十多年的服装生意积累,终于有了购置房产的实力。
李小慧今年36岁,性格稳重,做生意向来谨慎。
妹妹李小雅比她小三岁,性子更加活泼,但在商业嗅觉上丝毫不逊色于姐姐。
两人在合肥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服装批发店,生意红火,年收入不菲。
"姐,我觉得咱们应该买点有文化底蕴的房子。"那天晚上,小雅在店里盘点货物时突然开口。
"你又有什么想法?"小慧抬头看着妹妹。
"老城区那边有套古宅要卖,我听朋友说挺有年头的,价格也不算太贵。"
小雅说的这套古宅位于合肥老城区的一条小巷里,是典型的徽派建筑。
房主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姓程,因为年纪大了,儿女又都在外地,想要出售这套祖宅。
第二天,姐妹俩就跟着中介来到了这套古宅。
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扑面而来。
院子不大,但布局精巧,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两边是厢房,正中是一座三开间的正堂。
"这房子有多少年了?"小慧问中介。
"程老爷子说至少有一百多年了,是他太爷爷那辈传下来的。"
中介一边介绍一边带着她们参观,"你们看这雕花,这木料,现在想找这样的工艺都难了。"
正堂里的陈设很简单,正中央摆着一张黑漆供桌,上面放着香炉和一些祭祀用品。
供桌后面的墙上挂着几幅字画,虽然有些泛黄,但依然能看出原来的精美。
"这供桌也是原来就有的?"小雅好奇地问。
"对,程老爷子说这是家里的传家宝,买房子的话可以一起留下。"
两姐妹在古宅里转了一圈,越看越喜欢。
这种古典的建筑风格正是她们想要的,而且地段虽然在老城区,但交通还算便利。
"要价多少?"小慧直接问道。
"180万,不过可以商量。"
经过几天的考虑和砍价,最终以150万的价格成交。
程老爷子看起来很满意,交钥匙的时候还专门嘱咐了几句。
"这房子住了这么多年,一直很平安。"
老人的话让姐妹俩心里很踏实,"就是正堂那边,平时没事最好少去打扰。"
"为什么?"小雅问。
"老人家的规矩,敬鬼神而远之嘛。"程老爷子笑了笑,"年轻人可能不太讲究这些。"
签完合同,拿到钥匙,姐妹俩开始规划装修的事情。
她们决定保持古宅的原有风貌,只对一些必要的地方进行现代化改造。
装修期间,工人们对这座古宅都很感兴趣。
领头的包工头姓张,是个五十多岁的本地人。
"这种老房子,里面的故事可多了。"
张师傅一边指挥工人干活一边跟小慧聊天,"我爷爷那辈就在这片地方生活,听说这条巷子里以前住的都是有身份的人。"
"什么身份?"
"商人,官员,还有一些文人墨客。解放前这里可是合肥的富人区。"
装修进行得很顺利,工人们都说这房子的结构很扎实,木料也好,保存得相当完整。
唯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正堂的供桌,几次清理都发现桌子下面的地面有些潮湿。
"可能是地下有水管漏水。"
张师傅检查了一遍,"不过这老房子的地下管道都比较复杂,要是没有大问题就先不动了。"
两个月后,装修完工。
姐妹俩搬进了这座古宅,开始了新的生活。
02
搬进古宅的头几个月,一切都很顺利。
姐妹俩对这个新家很满意,特别是那种古色古香的氛围,让她们觉得生活都有了文化气息。
小慧住在东边的厢房,小雅住在西边,正堂平时用来会客和吃饭。
每天早上,她们都会在院子里喝茶聊天,然后一起去店里上班。
"姐,我觉得买这房子太值了。"
小雅经常这样感慨,"住在这里,感觉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
"是挺不错的。"小慧也很满意,"就是那个供桌有点奇怪。"
从搬进来开始,她们就发现供桌下面的地面总是有些潮湿。
开始以为是装修时留下的水分还没有完全干透,但几个月过去了,这种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似乎更加明显了。
"要不要请人来看看?"小雅建议。
"再观察一段时间吧,也许过了梅雨季就好了。"
但事情并没有如小慧预期的那样好转。
进入夏天后,潮湿的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变化。
那是一个闷热的夜晚,小雅起夜的时候经过正堂,突然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
不是霉味,也不是腐朽的味道,而是一种说不清楚的甜腻味道。
第二天早上,她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姐姐。
"什么味道?"
"很难形容,有点像...像中药的味道,但又不完全是。"
两人来到正堂仔细检查,发现供桌下面的地面不仅潮湿,而且开始出现一些深色的痕迹。
"这肯定不正常。"小慧蹲下来仔细观察,"你看这些痕迹的颜色。"
痕迹呈现出一种暗红色,从供桌正下方向四周扩散,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形。
更让人不安的是,这些痕迹在阳光照射下会反射出微弱的光泽。
"姐,我觉得我们应该找专业人士来看看。"小雅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找谁?装修工人?"
"不,我是说,找那种懂风水的人。"
小慧虽然平时不太相信这些,但面对眼前的异常情况,也开始感到不安。
她们决定先联系之前的装修工人张师傅,看看他有什么建议。
张师傅第二天就来了,带着几个工具仔细检查了供桌周围的情况。
"这确实有点奇怪。"
他蹲在地上观察了很久,"按理说,如果是管道漏水,应该有明确的水源,但我检查了一圈,没发现任何管道问题。"
"那这些痕迹是怎么来的?"
"很难说。"张师傅摇摇头,"要不然,我们把这一片的地砖撬开看看?"
姐妹俩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有些犹豫。
"会不会破坏房子的结构?"小慧担心地问。
"不会的,就是撬几块地砖而已,如果没问题再铺回去就行。"
经过商量,她们同意了张师傅的建议。
当天下午,张师傅带着工具开始撬供桌下面的地砖。
地砖很厚,撬起来并不容易。第一块砖撬开后,下面露出了黑色的泥土。
"土质有点特殊。"张师傅用铲子挖了一点土闻了闻,"有股药味。"
"药味?"
"对,很像中药铺里的那种味道。"
继续撬开几块地砖,下面的情况让所有人都感到困惑。
土壤的颜色明显比周围深,而且质地也不太一样,用手一捏,会有一种油腻的感觉。
"张师傅,这正常吗?"小雅问。
"说实话,我干了这么多年装修,还真没见过这种情况。"张师傅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要不然,我们再挖深一点看看?"
"算了吧。"小慧有些担心,"万一挖出什么问题来..."
"姐,我觉得应该挖下去看看。"小雅的想法恰恰相反,"这种情况放着不管,我们心里也不踏实。"
两姐妹为这件事争论了很久。
小慧担心挖掘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而小雅则认为不查清楚原因,她们永远都不会安心。
最终,好奇心占了上风。
03
决定继续挖掘后,张师傅建议她们先联系一下程老爷子,问问这房子的历史情况。
"毕竟是人家的祖宅,也许知道一些我们不了解的情况。"
小慧拨通了程老爷子的电话。
"程爷爷,我想问一下,这房子以前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殊的事情?"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就是正堂的供桌下面,地面总是有些潮湿,我们想了解一下原因。"
"哦,那个啊..."程老爷子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为难,"这个...怎么说呢,以前就有这种情况,我们家祖辈都是这样过来的。"
"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我爷爷在世的时候说过,这是祖上留下的,不要去动它。"
挂了电话,小慧把程老爷子的话转述给妹妹和张师傅。
"看来这房子确实有些说道。"
张师傅若有所思,"不过既然已经开始了,我觉得还是应该弄清楚。"
第二天,挖掘工作正式开始。除了张师傅,还来了两个工人帮忙。
挖到半米深的时候,土质发生了明显变化。
原本松软的泥土变得坚硬起来,而且颜色更加深沉,几乎接近黑色。
"这土的颜色不太对劲。"其中一个工人说,"我在工地上见过各种土质,这种颜色的还是第一次见。"
"而且这味道..."另一个工人捂着鼻子,"有点像腐烂的味道。"
小雅站在坑边往下看,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张师傅,你说会不会下面埋着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
"我是说...会不会是动物什么的?"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都紧张起来。
如果真的是动物尸体,那么这些年来的渗液和异味就可以解释了。
"那我们要不要继续挖?"张师傅询问姐妹俩的意见。
小慧有些犹豫,但小雅坚持要查明真相。
"既然已经挖到这里了,就一定要弄清楚。"
挖掘继续进行。当深度达到一米的时候,铲子碰到了硬物。
"有东西!"工人兴奋地喊道。
所有人都围了过去。在坑底,隐约可以看到一些白色的东西。
"是什么?"小雅紧张地问。
张师傅小心地用铲子清理周围的泥土,白色的东西逐渐露出了更多部分。
"这...这好像是..."
突然,张师傅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停下手中的工作,缓缓站起身来。
"张师傅,怎么了?"小慧察觉到了异常。
"我觉得...我觉得你们应该报警。"
"报警?为什么?"
张师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着坑里的白色物体。
"因为那不是动物的骨头。"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姐妹俩顿时愣在了原地。
小雅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双腿开始颤抖。
"你...你的意思是..."
"我干了二十多年装修,见过的骨头不少。"
张师傅的声音很低,"那是人的头骨。"
小慧感到天旋地转,她扶着墙壁才没有摔倒。
而小雅则直接瘫坐在地上,嘴里不停地重复着:"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坑里安静得可怕,那个白色的物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一个小时后,警察来了。
04
三名警察很快就到达了现场,为首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刑警队长,姓王。
他们看到坑里的情况后,立即封锁了现场,并通知了法医。
"你们是什么时候发现的?"王队长询问姐妹俩。
小慧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详细地描述了整个过程。从最初发现地面潮湿,到决定挖掘,再到发现异常。
"这房子你们买了多久?"
"三个月前刚买的。"
"之前的房主呢?"
"一个姓程的老人,他说是祖传的房子。"
王队长记录下这些信息,然后开始检查现场。
法医也很快赶到,对坑里的发现进行了初步检查。
"确实是人的头骨。"
法医的话证实了张师傅的判断,"而且从骨骼的状态来看,应该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
"多长时间?"
"初步估计,至少五十年以上。"
这个时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如果是五十年前的事情,那就不是近期的刑事案件了。
"我们需要进行完整的挖掘和调查。"
王队长对姐妹俩说,"在此期间,这里将被封锁,你们暂时不能居住。"
小慧和小雅互相看了一眼,都感到无奈。她们刚刚装修好的新家,现在成了案件现场。
"那我们的损失..."
"具体的情况要等调查结果出来才能确定。"
王队长安慰她们,"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你们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接下来的几天,考古专家和法医团队对现场进行了彻底的挖掘。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在供桌下面的土壤中,一共发现了三具完整的骨骼。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骨骼被发现时,周围还有一些陪葬品:几件瓷器、一些铜钱,还有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的木箱。
"这不是普通的埋葬。"考古专家在现场分析,"从陪葬品的规格和摆放方式来看,这更像是一种仪式性的安葬。"
"什么意思?"小慧不解地问。
"就是说,这些人的死亡和埋葬,很可能不是意外或犯罪,而是按照某种特定的仪式进行的。"
木箱里的发现更加令人震惊。
里面装着一些古代的文书和账册,还有一枚精美的玉佩。
文书上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专家们还是辨认出了其中的内容。
"这是一份契约。"古文字专家仔细研究后说,"大概意思是,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这座宅院的安全。"
"保护宅院?"
"对,在古代,有一种叫做'镇宅'的习俗。有钱人家会在建房子的时候,进行一些特殊的仪式,认为这样可以保佑家宅平安。"
随着调查的深入,这座古宅的真实历史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这座宅院在清末时期属于一个大商人家族。
这个家族经营着合肥地区最大的药材生意,家财万贯。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钱往往也意味着危险。
为了保护家族的安全和财富,当时的家主决定进行一次"镇宅"仪式。
按照当时的迷信说法,只有用人的鲜血和生命来祭祀,才能获得最强的保护力量。
"这三个人,很可能是自愿参与这个仪式的。"
专家根据发现的文书分析,"他们可能是这个家族的忠实仆人,或者是一些走投无路的穷人,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家族对其家属的照顾。"
这个发现让姐妹俩感到既震惊又难以接受。
她们无法想象,在自己生活的房子下面,竟然埋葬着三个为了所谓的"镇宅"而死去的人。
"那现在怎么办?"小雅问警察。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这些遗骨需要得到妥善安置。"
王队长解释,"考虑到时间久远和特殊情况,我们会联系民政部门,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墓地。"
"我们的房子呢?"
"房子本身没有问题,等处理完这些事情,你们就可以正常居住了。"
但是,姐妹俩心里都清楚,经过这件事,她们可能再也无法在这座房子里安心生活了。
05
遗骨被妥善迁移后,古宅重新回到了姐妹俩手中。但是,她们的心情却变得异常复杂。
那个曾经让她们引以为傲的正堂,现在变成了她们不敢踏入的地方。
虽然地面已经重新铺好,供桌也恢复了原来的位置,但她们总感觉那里还残留着某种说不清楚的气息。
"姐,我们把房子卖了吧。"一个月后,小雅提出了这个建议。
"卖给谁?"小慧苦笑,"谁会买一个下面埋过死人的房子?"
这确实是个现实的问题。虽然从法律角度来说,这座房子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心理障碍却是无法忽视的。
她们联系了几个房产中介,得到的回复都不太乐观。
"这种情况的房子,很难按照正常价格出售。"中介实话实说,"就算有人愿意买,价格也会大幅降低。"
"能降到什么程度?"
"最多50万,还不一定有人要。"
这个价格让姐妹俩难以接受。她们花了150万买的房子,现在只能卖50万,这损失太大了。
"要不然我们自己住吧。"小慧提议,"都已经处理干净了,应该没有问题。"
"你真的住得下去吗?"小雅反问。
这个问题让小慧沉默了。说不介意是假的,每天晚上一想到脚下的土地曾经埋葬着三个人,她就感到不寒而栗。
就在姐妹俩为这件事苦恼的时候,程老爷子主动联系了她们。
"孩子们,我听说了房子的事情。"老人的声音里带着歉意,"我应该早点告诉你们的。"
"程爷爷,您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件事?"
"知道一些。"程老爷子承认了,"我爷爷在世的时候跟我说过,正堂下面埋着人。但是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那您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我以为...我以为你们不会在意这些。"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而且这么多年来,房子一直很平安,我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交流,程老爷子同意退还一部分房款作为补偿,但数额有限,只有30万。
"我也是普通人家,这些年的积蓄就这么多了。"
老人很诚恳,"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帮你们联系一些对这种房子不介意的买家。"
"什么样的买家?"
"一些搞收藏的,或者是开古玩店的。他们比较相信这种有历史的房子会带来好运。"
这个建议给了姐妹俩新的希望。她们决定试试看。
果然,通过程老爷子的介绍,很快就有人表示了兴趣。
买家是一个开古玩店的中年男人,姓赵。他对这座古宅的历史很感兴趣,特别是那个"镇宅"的传说。
"我觉得这样的房子很有收藏价值。"赵老板说,"而且你们想想,这房子被'镇宅'了这么多年,说不定真的有保佑的作用。"
最终,赵老板以80万的价格买下了这座古宅。
加上程老爷子退还的30万,姐妹俩的损失控制在了40万左右。
虽然还是亏了不少钱,但能够脱手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在交接房子的那天,姐妹俩最后一次走进了这座曾经让她们满心欢喜的古宅。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正堂的供桌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安静。
"姐,你说那三个人现在会不会怪我们打扰了他们?"小雅突然问。
"不会的。"小慧想了想说,"他们被妥善安葬了,应该会安息的。"
"希望如此。"
走出古宅的大门,姐妹俩没有回头。
她们知道,这段经历将成为她们生命中一个难忘的记忆,一个关于历史、传统和现代生活碰撞的深刻体验。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结束的时候,赵老板在整理房子时又有了新的发现。
他在清理那个装文书的木箱时,发现箱子有一个隐秘的夹层。
夹层里面藏着的东西,让这个见多识广的古玩商人都感到震惊不已。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发现不仅揭露了那个"镇宅"仪式的真相,还牵扯出了一个延续至今的家族秘密。
而这个秘密的核心,竟然与程老爷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赵老板拿着那个从夹层里取出的物品,手不住地颤抖着,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