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日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生命寻宝”——他们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植物分类学经典期刊《PhytoKeys》(《植物钥匙》)上。第一作者为上海海洋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姜雨菲,通讯作者为张玮。
论文发表截图。
硅藻被誉为水里的“玻璃建筑师”“水中钻石”,细胞表面可以形成精美绝伦、花纹各异的硅质外壳。这次发现的“从前措舟形藻”是硅藻门、舟形藻目的一位新成员。
从前措舟形藻的壳面呈线性至线状披针形,中央略宽,两端宽圆。中轴区呈狭窄的线性,中央区小且椭圆,偶见2-3条较短线纹。它居住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高海拔淡水湖——从前措。
受访团队供图
这片区域的生存条件堪称“极限挑战”:年均气温只有3℃左右,湖水清澈,电导率极低,几乎接近纯水。从前措舟形藻紧紧贴在湖边砾石表面的生物膜里,和绿藻、蓝藻等邻居一起,组成了高寒湖泊特有的“微观地毯”。
记者了解到,发现一个新物种,意义远不止“又多了一个名字”。它的出现,还是一种环境的“活指标”。硅藻对环境变化超级敏感,研究这种只生活在超纯净、高寒水域的藻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监测和评估青藏高原脆弱的水生态健康,尤其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此外,它独特的结构和生理特征是如何演化出来适应极端环境的?这些奥秘等着科学家们去解开。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