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美国“射水鱼”号潜艇在东京湾以南海域待命,却突发雷达故障,艇长恩赖特做出一个“愚蠢”的决定,使自己撞见了当时最大的海上“巨无霸”。
1944年,太平洋战争打得正激烈,美国“射水鱼”号潜艇埋伏在东京湾以南海域,盯着敌人的动静。偏偏这时候,雷达坏了,艇长恩赖特得赶紧拿主意。他硬着头皮做了一个听起来“愚蠢”的决定,没想到却让潜艇撞上了日本海军的超级航母信浓号——当时海上最大的“巨无霸”。
约瑟夫·F·恩赖特,1906年出生在美国北达科他州一个普通家庭,后来进了海军学院,靠着一步步努力爬到了潜艇艇长的位置。1944年,他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指挥过好几次任务。那会儿太平洋战争正打得火热,美国潜艇部队的任务就是在日本控制的海域里搞破坏,截断他们的补给线。恩赖特这人吧,性格挺沉稳,做事也果断,但谁也没想到,这次“射水鱼”号的任务会让他碰上这么大的事儿。
1944年11月底,“射水鱼”号被派到东京湾以南海域待命,主要是盯着日本船只的动向。那时候潜艇全靠雷达探测敌人,可偏偏这关键时候,雷达出了故障。没雷达,潜艇就跟瞎了一样,随时可能被敌人发现。更麻烦的是,他们还得完成任务,不能随便撤退。恩赖特琢磨着,要么浮出水面修雷达,要么就硬着头皮继续摸黑干。修雷达得冒着暴露的风险,他最后决定赌一把,带着潜艇浮上来侦查。
再说说对手,日本海军的信浓号航母。那家伙可不是普通的船,排水量将近7万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母。1944年11月28日,信浓号刚造好没几天,正偷偷从横须贺港往内海转移,想躲开美军的轰炸。日本人给它配了护卫舰,还特意挑晚上走,就是怕被发现。可惜啊,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会碰上“射水鱼”号这根硬骨头。
恩赖特带着“射水鱼”号浮出水面后,很快就发现了远处有个大家伙。开始他们以为是艘油轮,心想捞个小便宜也不错。可仔细一看,船型不对,护卫舰还不少,恩赖特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油轮,是个大麻烦。等确认那是信浓号时,他果断下令追上去。潜艇悄悄跟了几个小时,趁着晚上视线差,找准机会发射了六枚鱼雷。结果四枚命中,信浓号挨了这顿揍,没撑过几个小时就沉了。
信浓号沉得这么快,其实不光是“射水鱼”号运气好。信浓号虽然是大块头,但刚造好没多久,水密舱还没完全弄利索,船员训练也不到位。鱼雷一炸,船就乱了套,很快就进水翻了。“射水鱼”号这边呢,恩赖特的决定虽然冒险,但抓住了机会。他没瞎碰运气,而是靠经验判断,硬是把劣势扭成了胜局。这一下,日本海军损失了刚出炉的王牌,计划全被打乱了。
打沉信浓号后,“射水鱼”号安全撤了回去,恩赖特一下子成了海军里的红人。1945年,他因为这次行动拿到了海军十字勋章,那是美国海军第二高的荣誉。战后他没多干几年,1947年就退役了,回了老家过起了平淡日子。1998年,92岁的恩赖特去世,留下的这段故事还被人津津乐道。至于信浓号,沉在海底几十年,后来被找到时,已经是个锈迹斑斑的残骸了。
信浓号的沉没,对日本海军是个大打击。那会儿他们已经节节败退,这艘航母本来是想翻盘的希望,结果没出海几天就报废了。美国这边呢,“射水鱼”号的战绩证明了潜艇在战争里的厉害,也让日本的海上补给线更雪上加霜。这次遭遇战看着是偶然,其实也反映了战
恩赖特那次浮出水面的决定,乍一看挺莽,雷达坏了还敢露头,换别人可能早撤了。可他硬是顶着压力,把坏事儿变成了好事儿。战争里头,这种事儿不少见,有时候胆大和运气加一块儿,就能干出大事。当然,也有人说他这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纯靠运气。到底咋回事儿,咱们接着聊。
太平洋战争打了那么多年,像“射水鱼”号这种意外胜利,其实不算少。战场上啥都可能发生,计划赶不上变化,运气有时候比装备还管用。可光靠运气也不行,恩赖特要没那份经验和胆子,信浓号也不会这么快沉。你说这仗是靠脑子还是靠命?不好说,但肯定缺一不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