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他的作品中,看见电影的破晓和未来

0
分享至

文汇报记者 柳青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策划的展映单元中,“向大师致敬-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是最先确定的重磅回顾展之一。适逢基顿的130周年诞辰,这个回顾展是对他导演及主演的默片的全景放映,涵盖了长片《船长二世》《将军号》《西行》《航海家》《七次机会》,也收入他最重要的短片《福尔摩斯二世》《船》《剧院》《替罪羊》《暗号》《一周》。尽管这位默片巨匠的作品并不是第一次在上海放映,但能如此集中地看到这些4K修复的默片,完整地回顾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早期电影,如此机遇可遇不可求。

1949年的9月,作家詹姆斯·艾吉在《生活》杂志上刊发长文《喜剧最伟大的时代》,把默片时代的喜剧巨匠们分门别类,基顿是被他留在文章最后登场的“大轴”。他对基顿的表演有着特殊的深情,形容这个小个子喜剧演员为“伟大的冷面”,饱含感情地写下:“这个男人有着一张如同银版摄影相片般沉静忧伤的脸庞,他制作了电影史上最荒诞精妙的喜剧片,赋予观众最赏心悦目的观感。他的脸庞代表着大萧条前美国的天真原型:英俊,梦一般的气质,可以说是美丽的。”

随文刊发的图片是基顿1925年主演的《七次机会》,结不成婚的失落小伙孤零零地坐在空旷的教堂里。编辑有意为之地选择了这张情境凄凉、忧郁但异常迷人的剧照,文章发表时,默片在美国处在被观众和电影行业遗忘的边缘,是正在消逝的文化遗产,作家以文字的形式唱出了一首献给失落艺术的挽歌,呼吁从专业领域到公众对早期电影和喜剧表演的重新发掘。时至今日,基顿的意义在表演艺术、电影制作和电影史的几个维度,早已不再是“被埋没和低估的大师”。重温他的作品,观众的认知也不该限于感伤主义的乡愁——人们一再地被他的电影和表演所吸引,不是为了怀念“过去的趣味”,而是在他激进的想象里,看到电影等待被开发的无尽可能性。他成就的这段电影史,依然让今天的人们看到电影的未来。

电影艺术仍是一片待探索的领域

电影评论家达娜·斯蒂文斯为基顿撰写的传记书名《巴斯特·基顿:电影的黎明与20世纪的发明》,这并非对基顿的过誉。电影诞生于1895年,基顿出生于1895年,他是电影的同龄人。基顿出生在堪萨斯州一个木匠的房子里,那不是他的家,因为他的父母是四处巡演的杂耍艺人。差不多在他出生的同时,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举行了第一次收费的电影放映,那次播放的最后一部短片《水浇园丁》初具情节喜剧的轮廓,这个49秒的片段拍摄了一个小男孩在园丁浇水时故意踩住水管又突然松开,使得园丁被嗞一脸水,暴怒的男人捉住男孩揍他屁股,短片结束于男孩挣脱男人跑出画面。带着事后之明来看,这似乎是命运的巧合,卢米埃尔兄弟并不知道,在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幼年基顿将配合父亲反复地出演类似《水浇园丁》的杂耍闹剧,淘气的孩子戏弄暴躁的父亲,孩子被惩罚,观众却被逗笑了。成年以后的基顿受够了酗酒的老父,带着被家暴的母亲出走,但他在1920年以后以独立制片人的身份反复创作的默片主题,延续着童年杂耍的戏码,只是那个凶悍且不理性的“父亲”,被无情的自然和命运之力替代。

基顿在很小的年纪展露出“家庭闹剧”表演的天赋,被他的父亲当作不可替代的搭档和摇钱树,为此失去了正常的受教育机会。他不是深沉的文化人,阅读能力仅限于日报的一些新闻。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筹备美国首演时,剧作家最初中意的“幸运儿”扮演者是基顿,没想到基顿因为“看不懂剧本”推掉了这次合作。限于他的认知,他没有可能主动地参与20世纪初的艺术理念变革和艺术运动,但他在1920年到1928年间拍摄的长长短短的电影,让他在无意识中加入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福克纳、阿尔托、布莱希特和本雅明的行列。那些出身体面、教养极好的作家和艺术家们勇敢地打破了人文艺术的范例、习俗和传统,他们用图像、音乐和文字表达新世纪无处不在的焦虑和错位。基顿没有输给这些文艺精英们,同样表达重塑世界的渴望,他使用的创作材料是自己的肉身和作为新生事物的“活动影像”,他在身体条件允许的范围里,自由地在摄影机前尝试疯狂的创意。

1920年的《一周》是基顿第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1928年的《船长二世》是他加入米高梅片厂前的最后一部独立制作。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美国社会经历着颠覆性的转型期,青春期的基顿敏感地感知到电影这种青春媒介所展现的“速度”与同时代美国人内心的速度狂热是同频的。那个时代的精神底色是活力四射又动荡不安,流行文化的共识是“世界成了一个无法预测的无常之地,现代人是孤独的。”

《一周》的一对年轻爱人孜孜不倦于盖一栋“自己的房子”,然而他们建造的是一栋“被诅咒的房屋”,状况百出,让主人伤痕累累,但他就是没法放弃“造房子”的念头。“被命运反复戏弄的人”反复地出现在基顿的电影里,《剧院》里他通过叠影自己的形象扮演了全部角色,是杂耍现场的演员也是观众,是乐队的指挥也是被指挥的乐手,是黑人滑稽小丑也是小丑的猴子,到最后,观众发现,这座不可思议的剧院只是可怜的舞台小工的梦境,他孤身在后台的布景上睡着了。类似的还有《福尔摩斯二世》的主角放映员。他在工作时睡着,进入正在放映的电影,在场景的不断切换中,他不是被困在海浪包围的礁石上,就是栽进雪堆不能脱身……

基顿进入电影行业时,电影被批评“用疯狂的速度损害了歌舞和戏剧”。讽刺的是,一个世纪后,电影指责游戏、手机、视频等等“用疯狂的速度损害了电影”。随着电影从被嫌弃的新媒介变成嫌弃新媒介的“成熟艺术”,重看基顿制造的充斥着加速度笑料的“闹剧”,它们是点醒当代僵化“类型电影”的警世通言:电影童年野蛮生长的生命力来自于狂飙的速度和技术,而不是被后者杀死。

基顿利用“速度”打破了早期同质化的吸引力电影,在密集的笑料里,他开发出浪漫喜剧《一周》;他戏仿格里菲斯的历史正剧,创造性地把战争题材拍成谐谑的《将军号》;纯炫技的《剧院》和《福尔摩斯二世》在今天看来是探讨虚/实边界的艺术片;《船长二世》则融合了动作喜剧和家庭伦理两种类型。基顿不是拥有高雅品味的文化人,尽管晚年的他总结自己的全部创作是“博观众一笑”的闹剧,但他也说出:“我希望观众猜出我的想法,之后我就故意违背他们的预期。”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这个时代牢骚满腹的电影导演们对本行业的认知,并不见得比基顿“进步”和“先进”。

从世界之巅驾雪橇而下

基顿最后一部独立制作的影片《船长二世》的高潮段落,和他第一部独立制作的短片《一周》形成微妙的呼应:一切建筑终将轰然塌方,一场飓风摧毁了一系列看起来坚固的避难所,监狱和医院都化作瓦砾,楼房的整面外墙朝着男主角砸下,他刚巧被卡到一个窗户洞里。

基顿在电影里总是身处充满危险和变数的空间,他演出的所有角色在本质上都是无家可归的年轻人。那些大男孩即便不再被情绪不稳定的父亲摆布,但自然和命运以骇人的不稳定持续充当着不在场的父亲。不过在《船长二世》,这个柔弱的年轻人与凶蛮的自然之力相持,最终是为了救出他的身陷牢狱的父亲。父亲蔑视、打压并拒绝一个“不够有男子气概的儿子”,但这个孩子没有放弃父亲,在“不可能的情境”中确保父亲重获自由。这部电影结束时,基顿走到了“父与子”主题的终点:儿子不可能靠出走或反抗来战胜父亲,战胜父权的唯一方式是儿子承担起家长/父亲的角色。

至此,基顿跨越了对于男性创作者而言至关重要的一道关卡,本该进入全新的创作阶段。然而,反复捉弄过他剧中人的命运这一次在现实中摆布了他。

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放映的4K修复版《日落大道》里,基顿扮演了一个沉默的配角,是风光不再的女主角的老朋友和牌搭子,女主角诺玛曾是默片女王,进入有声片后,无法适应表演风格和时代趣味的变化,被行业所淘汰。现实中的基顿在《船长二世》之后同样销声匿迹,《日落大道》的剧情让很多热爱早期电影的影迷对他的际遇产生类似联想。

真相却不是这样。

基顿在1929年以后遭遇事业重挫,然而他绝非电影形式变革的受害者或被时代风潮淘汰的旧人。一切的开端是他不擅理财的财务悲剧。虽然并称“早期喜剧三杰”,但基顿不具备哈罗德·劳埃德和卓别林那样清醒的商业头脑,他在影片制片方面严重依赖他的大舅哥。1928年,电影不仅面临从无声到有声的变革,电影工业也在经历化零为整的重组,小规模的独立制片公司逐渐被并入大片厂。基顿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接受妻兄的安排,关闭独立制作公司,加入米高梅片厂成为签约演员和导演。这是糟糕的错配。他自主创作的电影里最迷人的品质是讽刺和浪漫相辅相成的轻盈感,他最反感煽情的感伤。而米高梅的老板梅耶是一个无法理解高级喜剧的煽情大王。基顿加入米高梅,就像菲茨杰拉德来到好莱坞,他们都是进入了他们不能适应且丧失用武之地的商业养殖场。

创作受打压,这是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很快波及个人生活。基顿在1958年的一次访谈里说:“那时我搞不清周遭的状况,然后开始酗酒。”基顿在此后近20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受着酗酒和抑郁发作的困扰,他形容1930年代以后的自己状态是“从世界之巅驾雪橇而下”。

即便如此,基顿还是像他扮演过的那些角色一样,承受住命运冷酷的重力,幸存下来了。他挺过了灵魂的黑夜,没有坠落在酒精和抑郁的深渊里。他失去了主演和明星的光环,但是他没有离开自己热爱的喜剧,起初是转换工种做了喜剧剧本医生,和米高梅的合约到期后,他主动提出不再续约,转向新兴的电视行业。在人生的下半场,他紧紧地抓住了一切可能的上场机会。

查理,你看电视吗?

晚年的卓别林也曾认为基顿是“需要被拯救的可怜人”。在卓别林的半自传电影《舞台春秋》里,他邀请基顿客串与他同台的一个“酗酒的小丑演员”。剧组第一次见面会,62岁的卓别林以为他久别重逢的老同行是“破产且崩溃的过气演员”,没想到56岁的基顿意气风发,爽朗地问他:“查理,你看电视吗?”卓别林应激地大喊:“老天啊,不!”他怒斥电视“差劲的,讨厌的小屏幕”。卓别林是怀旧的技术恐惧者,他以为基顿是和他一样的“逝去时代的艺术家”。没想到后者在电视行业迎来了事业的又一春——基顿喜欢看电视,喜欢参与电视节目,喜欢和人们讨论电视的技术进步以及电视媒体的未来。他53岁那年第一次在儿子家里看到电视时,重新焕发了他22岁从杂耍剧场来到电影拍摄现场的热情,“整个下午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到晚饭的时候他说,这是娱乐业的未来。”

基顿见证过电影的黎明,却一定不屑于被当作“默片的黄昏”。比起唯美主义的行业精英们,他是拥抱技术的未来主义者,也是信奉技术能惠及更多人的平民主义者。从他成为杂耍舞台上的儿童明星的那一刻起,他始终是留在当下、和观众共享此刻的天才演员,即使年事渐高,他仍然跃跃欲试地在新媒介里作出新尝试。1950年代末,90%的美国家庭拥有了电视机,尽管电影的上座率因为电视普及而暴跌,但基顿相信,这种距离普通人更近、更便利也更便宜的新媒介,有机会尝试无拘无束的形式,就像电影刚被发明时。他生命的最后十年的最大爱好是一边玩单人纸牌,一边看电视,哪怕现场没有交谈对象和听众,他也会对电视质量滔滔不绝,用他的大嗓门突然大吼:接下来,请移动摄影机镜头!

在上世纪中叶,大部分电视节目仍停留在粗制滥造阶段、好莱坞票房节节下跌,基顿在公开采访中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我迫切希望看到电影和电视联姻并设计出一套新的体系。我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电视内容付费,费用要低到最穷的人也看得起,这是个便宜的娱乐项目。这样你就有可能拍出在电视出现以前的那种电影。”这段表述对内容付费墙和订阅服务的思考,在今天的电影产业环境里依然有效。50年过去,电影面临新的困境,四面楚歌,但是把基顿这段话里的“电视”替换成“流媒体”或“手机”,他的结论还是大致成立的,仿佛,他从1895年直抵了此刻。

来源:文汇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3:46
菲律宾遭台风灾害,外交部:中方出于人道主义提供现汇和紧急物资援助

菲律宾遭台风灾害,外交部:中方出于人道主义提供现汇和紧急物资援助

澎湃新闻
2025-11-11 15:30:27
广汽埃安UT super上市,电池租用购车价4.99万元起,京东独家销售

广汽埃安UT super上市,电池租用购车价4.99万元起,京东独家销售

红涛说車
2025-11-10 17:30:30
主力资金 | 尾盘资金出逃19股超亿元

主力资金 | 尾盘资金出逃19股超亿元

数据宝
2025-11-11 18:58:07
曾是中国第二大民企,今欠下7500亿巨债!海航帝国的崩塌内幕曝光

曾是中国第二大民企,今欠下7500亿巨债!海航帝国的崩塌内幕曝光

青眼财经
2025-11-11 18:56:33
1700万镑太值了,鲁尼:扎卡大概率就是本赛季英超最佳签约

1700万镑太值了,鲁尼:扎卡大概率就是本赛季英超最佳签约

懂球帝
2025-11-11 01:45:04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红星新闻
2025-11-10 19:18:22
德转统计巴萨队史射手榜前20:梅西断崖领先,莱万108球第13位

德转统计巴萨队史射手榜前20:梅西断崖领先,莱万108球第13位

懂球帝
2025-11-11 04:13:04
3天紧急改口,高市早苗知道自己把事闹大了!中国这次不再客气了

3天紧急改口,高市早苗知道自己把事闹大了!中国这次不再客气了

军机Talk
2025-11-11 12:03:52
林丹在西班牙为子庆生,谢杏芳盛装笑容满面,豪宅别墅显得热闹

林丹在西班牙为子庆生,谢杏芳盛装笑容满面,豪宅别墅显得热闹

科学发掘
2025-11-06 13:42:50
听到红军城失守的消息,特朗普态度反转,不再跟普京“斗气”了

听到红军城失守的消息,特朗普态度反转,不再跟普京“斗气”了

军机Talk
2025-11-11 12:11:01
房车禁令下的双面困境!心中的诗与远方,终究敌不过现实的冲突

房车禁令下的双面困境!心中的诗与远方,终究敌不过现实的冲突

行远走天下
2025-08-21 17:25:05
网红直播偷拍模特辣妹还做不雅姿势,模特愤怒报警。

网红直播偷拍模特辣妹还做不雅姿势,模特愤怒报警。

环球趣闻分享
2025-11-10 14:42:05
华中农业28岁博士摘橘子,掉入水中溺亡,老父亲在河边烧纸悼念

华中农业28岁博士摘橘子,掉入水中溺亡,老父亲在河边烧纸悼念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1 07:14:31
张文宏直言:不管你信不信,老人过了80岁,基本都有如下7个现状

张文宏直言:不管你信不信,老人过了80岁,基本都有如下7个现状

黄河新流域
2025-09-28 13:34:43
树倒猢狲散,乌克兰士兵纷纷缴械投降,泽连斯基还得再丢一座城?

树倒猢狲散,乌克兰士兵纷纷缴械投降,泽连斯基还得再丢一座城?

乐天闲聊
2025-11-04 14:29:52
稀土的现实与想象

稀土的现实与想象

阿罗汉不约
2025-11-09 14:29:08
卫健委通报医院回应,当事人报警,涉事副院长与女医生将被问责

卫健委通报医院回应,当事人报警,涉事副院长与女医生将被问责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8 05:57:56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嘪科普
2025-10-23 19:21:38
陈慧琳演唱会穿三角裤衩,五十多了合适吗?

陈慧琳演唱会穿三角裤衩,五十多了合适吗?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0 06:24:55
2025-11-11 19:56:49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306769文章数 118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接连触碰中国底线 日本贼心不死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本地
家居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四川志愿填报,这样准备就对了!

数码要闻

天马官宣首个集成NFC功能的屏幕面板,号称可实现“3cm隔空响应”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