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国际版6月15日报道,伊朗在与以色列的本轮冲突中,运用了一套近乎戏法般的欺骗战术,成功误导了以色列空军的重点打击。
这一战术不仅让以色列战机打偏了目标,还可能导致几架昂贵的F-35战机遭到击落,这对以色列而言,既是情报的耻辱,也是军事上的挫败。
按照伊朗媒体披露的信息,伊朗事先在多个战略区域布置了伪装雷达站和假导弹阵地,这些诱饵通过发射模拟信号,成功欺骗了以色列无人机和电子侦察系统。
误判雷达系统已被摧毁后,以色列战斗机放松戒备,深入伊朗空域实施空袭,结果却落入伊朗设好的火力圈,后果就是,伊朗方面宣称,已经打下来3架F-35,且俘虏了一名飞行员。
德黑兰大学的马兰迪教授指出:袭击现场没有出现次级爆炸,说明以军打中的并非真正的军事设施,而只是伊朗的布景道具。
然后就是情报上的自我催眠。
从此次行动来看,以色列高估了自身的空袭穿透力,同时低估了伊朗的应对能力。这种战术错判,可能源于过去在叙利亚等地区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伊朗只能被动挨打”的先入之见。而伊朗此次的表现,似乎是提前读懂了剧本,反手布下了反制的陷阱。
再一个则是战略层面的问题,如果伊朗的核心核设施如纳坦兹、伊斯法罕、福尔多等并未受到严重破坏——而目前各方迹象表明确实如此——那么以色列这场行动将毫无意义。
土耳其退休将军、现任教授埃雷内尔所言:“如果没有打出结果,内塔尼亚胡政府可能因此走到尽头。”
当然,俄媒的报道只是提供了更多的分析视角,不代表这就是真相,别人能在你家里直接发起进攻,并几乎团灭军方高层,这怎么说都不像是有充分防备的样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