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爆红要警惕饭圈化,
警惕苏超被流量玩坏,
苏超正向公共价值蜕变成为空洞的狂欢,
只想着整活出圈,那么比赛将渐渐失去与现实生活的深度连接,
读到这些词语时,我仿佛看到这些语句背后,有一张紧绷的脸,像个老学究一样,在板着脸训人,然后一顶顶大帽子接踵而来。
苏超火了,有人看不下去了。最近,北京某报发表评论直接点名批评,说大家支持苏超时只顾着娱乐梗,没讨论足球战术水平,有饭圈倾向,把球迷行为比作追星族等等。
言外之意,如果苏超继续任由娱乐梗走下去,就会失去足球的意义,也会被流量反噬。
不过,对于该报远道而来的“关心”,网友们似乎并不领情,他们直接在该报账号下留言教“做人”,用语之激烈和过激,一度让该报关闭了评论区。
苏超真正体现了民间足球的魅力和价值,它的本质就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业余赛事,参赛球员大多来自各行各业,有菜市场的个体经营者、快递从业人员,甚至还有马上要参加高考的学生等等,他们因为热爱足球相聚在一起,为家乡球队而战。
网友们玩梗,那是对赛事的喜爱和支持,是用自己的方式为苏超注入活力。像“南京与无锡对战,盐水鸭对阵水蜜桃”,还有“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等各种文字梗,没有这些极具创意和趣味的热梗,苏超又怎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如此多的关注,掀起全民热潮?至于该报所担心的网友因玩梗忽略赛事本身,完全是在杞人忧天。
苏超娱乐化能提升赛事热度,打破了足球赛事的严肃刻板印象,娱乐化氛围使赛事趣味性增加,让更多人感受到足球的快乐,吸引更多人关注足球比赛,这有什么错?
更重要的是,苏超不仅给老百姓带来欢乐,还实实在在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各地文旅部门借着赛事东风,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外地球迷能凭票享受景区免费游和消费折扣等优惠,多赢的局面多好。
再看看某足,成绩一塌糊涂,世界杯扩军这么好的机会都早早出局,您怎么不见对他们多些深刻批评和反思呢?如今人家自己搞起的苏超,充满纯粹的热爱和活力,却被您扣上“过度娱乐化”的帽子,实在难以服众。
足球从来不是贵族运动,人人都能参与,苏超的成功,正是源于它的草根性和娱乐性。与其高高在上地指责,不如好好研究如何从苏超的成功中汲取经验。
另外,网友玩梗与赛事热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家在享受玩梗乐趣的同时,对赛事的热情和关注度有增无减。退一步讲,即便大家因玩梗对赛事更加关注,又有何不可?体育赛事本就不应该只有严肃刻板的竞技,娱乐性同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化的竞技体育本身就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一味地将竞技体育的地位提高,就是本末倒置。苏超就是一个全民狂欢的草根赛事,他就是需要流量,就是需要玩梗,好玩又有趣,让足球真正走进大众生活,何乐而不为?
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能到现场给自己城市的球队加油助威,喊一喊跳一跳的,释放一下情绪多好啊。好为人师必贻笑大方,我们就权作他们是“羡慕嫉妒恨”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