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的CPI和PPI数据,数据不是很乐观。
一方面,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而另一方面,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这里可以给大家聊一下CPI数据。
这个数据简单理解就是老百姓日常买的东西和享受到的服务价格的一个指数,为正,说明大家买的商品服务在涨,为负,说明大家买到的商品和服务是在跌。
直观上说,CPI数据低对老百姓来说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商品或者服务,但问题是,这个指数也不能太低,因为如果这个指数一直低下去,经济就可能出问题了。
就像现在的汽车行业一个道理,现在汽车行业,价格战打得飞起,但你看销量实际并没有质的增长,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此。
一方面,车企大打价格战,价格下降,利润也跟着跌,员工自然收入也会下降,自然就没有钱去消费了,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而另一方面,如果消费者预期内接下一段时间汽车价格会一直跌个不停,那大家肯定下意识会选择等等再买,也会抑制消费。
一般来说,CPI低位运行通常会被视作为负通胀的信号,当CPI低于1的时候,就会有负通胀的担忧。
通常,负通胀需要满足2个条件中的一个:1、CPI同比涨幅为负,且维持3个月;2、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负,且维持3个月。
而我们现在,实际就面临着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可以往深处再想一层这个问题。
金融学有一个经典的费雪公式MV=PQ即货币X流动速度=商品总量X价格。
然后对应到现实,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新公式;M2 X商品流通速度=商品总量X CPI。
M2的数据大家都知道,这段时间银行不要命的推信贷,小贷公司一天要打无数个电话,M2是多的。
而商品总量也好理解,去库存这个事我们说了多少年了,咱都不说别的了,随意打开个住房软件,看看上面挂牌的房子就知道了,现在不管是房子还是车子,商品总量都是多的。
CPI大家都看到了,数字不大,就奔着负数去了。
那么按照公式来说,现在社会商品流转速度就一定慢了下来,说白了就是大家都不愿意花钱了。
我们还能从PPI数据看出这个趋势;
PPI,也就是生产者价格指数,简单来说,就是工厂、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的价格指数,正数,涨,负数,跌。
而5月份我们PPI数据环比下跌0.4%,同比下跌3.3%,对应着的就是5月份我们工业企业面临着较大的价格压力,出厂价格降低,利润空间是少的。
其实这点我都不用列数据,大家看看最近的价格战就好了。
别的不说,打开外卖软件,现在各大平台叠加优惠,只要你不是奔着某个馆子吃,就找各种做活动的商家,随随便便,叠加大额红包,约等于不要钱。
团购就更不用说了,你别找什么老店,就找那些愿意做活动的新店,什么39.9三人餐,59.9五人餐之类壕无人性的优惠那是满天乱飞。
汽车咱就不说了,叠加一些补贴后,某国民品牌工业奇迹,4、5万块钱,你就能买到一辆不错配置的B级车。
房地产那就更不用提了,现在去找房东搞价,也不用几千几万去砍价了,有些小年轻给到房东的第一口报价,能把房东直接气晕过头,但最后也没办法,只能成交。
但这种模式,其实对我们也不一定就是有利的。
因为在现实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扮演的,不只是消费者,还有生产者。
我们现在社会的循环是什么样呢?
是物价下跌→企业收入减少→裁员降薪→居民收入下降→消费进一步萎缩→企业利润恶化→物价下跌然后重复这个循环。
大家也可以代入到我们自己的生活,过去这几年,是不是我们也在经历这样的过程呢?
因为现实大家是能感知到的
我现在这几年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物价是变低了,买东西确实是便宜了,但与之对应的,企业降薪裁员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多了,我们赚钱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幸福。
这其实是负通胀的压力所在。
你发现你周围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好像不值钱了,但你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同时不值钱的,还有我们自己的劳动。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