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讨论最多的,大概就是“国产AI芯片能不能扛住美国制裁”。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凯斯勒最近在国会放话,说中国受制裁影响,今年华为AI芯片最多只能拿20万颗,根本造不出足够多的芯片训练大模型,全球AI市场还是美国主导。
这话说得刺耳,但也戳中了不少人的担心——咱们的AI芯片,真就被卡得死死的?
根据加拿大机构和日经的报告,华为昇腾910B用的是DUV多次曝光的N+2工艺,成本、良率、产能都不如EUV。
大模型训练需要海量芯片,可咱们2024年需求150万颗,华为只能供20万,确实紧张。
美国还压着荷兰不卖DUV设备,连EDA工具都限制,想把咱们的芯片产业按在地上。
但要说“中国休想造出大量AI芯片”,这话说早了点。
国内企业没干等着。
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的先进封装产能在猛扩,华为、寒武纪用芯粒技术拆大芯片,降低对先进制程的依赖。
后端封装咱们本来就有优势,这招算是打蛇打七寸。
更别说稀土这张牌——中国占全球90%的稀土冶炼产能,美国汽车、芯片、军工都受影响,福特都停产了,最近中美谈稀土管制,咱们也算有了反制筹码。
美国的制裁确实难顶,但咱们不是没招。
从芯粒到封装,从稀土反制到自主EDA,每一步都在补短板。
说“中国造不出大量AI芯片”的人,可能没看到这些企业在咬牙往前冲。
科技战没有捷径,但只要自己人不慌,该投的投,该研的研,今天的缺口,说不定就是明天的突破点。
毕竟,当年被卡脖子的领域,哪一个不是这么硬扛过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