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儿个就到农历五月二十,庄稼人手里的旱记本又翻得哗哗响。老辈人说“不怕五月二十阴,就怕五月二十晴”,这话在田埂上滚了几百年。
![]()
《农政全书》里管这天叫“大分龙日”,说是“龙”分赴各地管雨的日子。龙在老辈人心里是雨神,要是五月二十晴得晃眼,那是“懒龙”没出门。“五月二十龙日晴,大河小河旱断流”——襄阳王大爷蹲地头数过,这话准过八回。
![]()
2019年他种的玉米,就赶上五月二十晴,后来俩月没下透雨,叶子卷得像破草席。
![]()
地方志里记着,1987年五月二十晴,汉江支流干得能走牛车,稻子抽穗全蔫在地里。现代气象说这是巧合?可2022年湖北大旱,五月二十那天,全省80%地区没见云。
![]()
那年襄阳周边,玉米减产三成,水库水位降了两米,抽水机抽得直冒黑烟。老辈人没手机看天气,全靠这些老话“押宝”——晴了就赶紧挖沟,阴了就松口气。现在有了天气预报,可王大爷还是早起看天,“机器说准,可老理儿也没全错。
![]()
”五月二十八怕晴,五月二十三也怕晴——这些老话像串珍珠,串起农时的紧要关。
![]()
抽穗、灌浆、保墒,庄稼喝水的节骨眼,一场雨能救半季收,一场旱能愁白头发。专家说极端天气越来越频,2023年湖北雨季晚到15天,稻田裂的缝能塞下鸡蛋。灌溉设备是多了,可千亩地的旱情,几十台抽水机转得冒烟,也赶不上太阳晒得快。
农谚不是迷信,是老辈人把汗珠子摔八瓣儿,攒下的生存密码。闻一多写过,农谚是文化的根,现在听“五月二十晴”,听的是土里刨食的苦和智。
今年五月二十要是又放晴,有人盼着水库多开闸,有人盯着天气预报刷新……科技能算准雨落在哪块地,可庄稼人心里的“雨”,还得看老天给不给面儿。咱不是要守着老话过,是得记着——对自然的敬畏,比啥都金贵。
要是您家也有老辈传的天气话,不妨评论区聊聊,让这些老理儿接着“活”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