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3年5月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云南破获了一起盗砍古树名木的案件,这些人在云南边境的雨林中,专门挑选200年以上的古树砍伐。
之后再将这些树木切割成块,偷偷运出去贩卖,当地警方在侦查到这一线索后,立即展开调查,仅用了11天就将案件告破。
这些被砍的都是同一种古树,经过鉴定之后,这些树都是十分珍稀的树种,仅在云南有分布,谁砍抓谁。
既然如此重要,那么这些人为何还敢盗砍,他们又将盗来的古树都用来干什么了呢?他们是如何盗树的呢?
«——【·查获440件·】——»
在2022年的8月7日,云南耿马自治县的公安民警,正在展开入户宣传工作,结果就发现村民李某先家中堆着很多的木材,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本来家中有木材不足为奇,很可能是买来盖房子或者打家具用的,但是这些木材的花纹都十分精美,而且还都不小,其中有一块完整的直径都有1.5米,显然是年份久远的大树砍了才能得到这样的木材。
这些木材中还有一部分已经被制成了半成品,都是一些砧板、茶几类的物件,有些已经制作完成。
民警觉得这很可疑,怀疑起木材的来源,在询问之下得知,这些木材并不是李某先的,是同村杨某勇暂时放在他家的。
同时李某先还表示自己没有参与砍伐,民警顿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极有可能是有人在盗砍盗伐。
顺着线索,民警找到了杨某勇,并将其抓捕,盗砍树木单靠一人是很难完成的,民警认为参与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
但是他并不承认自己有盗砍和买卖树木的行为,也没有说出自己的同伙。
面对杨某勇的对抗,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民警决定走访调查和寻找现场取证一起进行。
民警深入到国有林场中,寻找盗砍现场,因为树林比较原始,少有人烟,再加上雨季的影响,取证工作十分艰辛。
在民警的坚持下,连续找到了几处盗砍现场,完成了充足的取证。
另一队人则在村中走访,还发现了13件来路不明的茶几板,更多有关杨某勇的线索出现。
在充分的证据面前,杨某勇交代了自己的罪行,然后顺藤摸瓜,挖出了一个盗砍团队,一共5人。
他们在自然保护区里盗砍树木,而且还专挑200年以上的,这些树粗壮,材料更好,找好目标就砍,然后就做成各种成品和半成品,再偷偷运出来,为了不引人注意,他们都是人工搬运。
而杨某勇负责找买家,将这些木制品偷偷出售。
经过对收缴的木材进行鉴定之下,确认这些都来自同一种树,全部都是国家的二级保护植物合果木,并且被砍的都是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树。
用时11天,警方一共抓获了7人,合果木的木材及其制品440件,参与盗砍和收购古树的人也都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合果木·】——»
合果木属于木兰科、含笑属,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良乔木树种之一,高度可达15到25米,树干通直,冠幅开阔。
合果木在中国的分布较为局限,主要集中于云南的山区,生长于热带或南亚热带季风雨林及阔叶林中。
其中,澜沧江流域,特别是澜沧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是其重点分布地之一,这一地区海拔多在600到1500米之间,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高,极适宜合果木等珍稀树种的生长。
合果木材质坚硬致密,心材红褐色或深棕色,木纹优美,抗腐能力强,适合用于高端家具、雕刻工艺品以及高档装饰材料。
部分合果木生长区域通常人迹罕至,森林资源监管人手紧缺、面积广阔,使其成为盗伐高发对象。
盗砍合果木所带来的危害远非单纯的树木减少那么简单,其对整个生态系统、地方文化和资源保护体系的破坏是系统性的。
部分被盗伐的是树龄超百年甚至两百年的古树名木,一旦被砍,百年难复,甚至造成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不可逆丧失。
百年以上的合果木古树,因其木纹更清晰、香味更浓、材质更稳定,被非法木材商标价收购,且价格不低,盗伐频发。
合果木作为古树名木,其价值远远超出“木材”层面,具有独特的生态、文化和科研价值。
古树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演化的结果,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对科学研究、抗逆育种、基因保育具有极高价值。
古树拥有庞大的根系和树冠结构,对土壤固持、气候调节、物种庇护具有显著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定海神针”。
很多地方的古树已经在悠久的历史中和当地人们之间形成为了紧密的联系,是民间信仰、族群记忆和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
澜沧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跨云南西部多县,是我国重要的山地森林生态保护地,其中有大量的珍稀植物资源。
在澜沧江保护区国有林内,合果木主要分布于海拔800到1600米的山谷阔叶林中,常与樟树、青冈、黄连木等共生。
这些树种共同构成一个稳定、多样、功能完善的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起着不可替代作用。
保护合果木,不只是挽救一棵树,更是守护一片森林、一段历史,愿我们共同守护这些绿色的古老生命,使它们在群山之间继续含笑千年。
参考:
南方都市报《边境雨林盗伐古树制成茶几板销售,云南一危害古树名木案告破》,2023-5-9
新华社《拍案·保护野生动植物|谁砍这些树,警察就抓谁!公安机关严打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2023-5-10
云南网《假含笑,生长在黄连山上的渐危种》,2021-9-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