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引言:
“郑源,你居然在考试的时候作弊!看来你这个学霸名不副实啊!”
作为第一中学常年霸榜第一的学霸,郑源在一次考试时被陈老师诬陷作弊。
理由居然只是因为陈老师的女儿考试成绩次次被郑源压一头。
这让陈老师很不爽,而且他还串通了校长,一起诬陷郑源。
自此以后,郑源开始摆烂了,上课睡觉,考试零分。
大家都以为这个曾经的学霸就此废了,却在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得知了一个重磅消息。
高考零分的郑源,居然被清北大学破格录取了!
1.
郑源是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风云人物,数理化三科成绩常年霸榜第一,老师们提起他都要竖大拇指。
学校把他当“金字招牌”到处宣传,可班主任陈老师对他却总是看不顺眼。
原因很简单——陈老师是校长的女婿,他女儿陈云娜次次被郑源压一头,这让陈老师心里憋着火。
平时各种小动作不断,找茬挑刺是家常便饭。
物理月考这天,整个考场气氛紧张。
这次考试关系到保送清北的唯一名额,郑源埋头答题,笔尖在试卷上飞快划过。
考试进行到一半,陈老师突然走到郑源桌前,伸手就往他桌肚里摸索。
“这是什么?”
陈老师猛地抽出一张纸条,高高举起,声音在安静的考场里炸响。
纸条上密密麻麻写着公式和解题步骤。
全班同学齐刷刷抬头,哗然声此起彼伏。
“郑源作弊!”
“天啊,学霸也作弊?”
“太假了吧,平时那么牛的人…”
郑源腾地站起来,脸色铁青。
“这不是我的!我根本没见过这张纸!”
![]()
“还不承认?人赃俱获还狡辩!”陈老师冷笑,“我都看见了,你桌子里的东西能是别人放的?”
“查监控!”郑源指向教室角落的摄像头,“监控能证明我清白!”
陈老师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
“考试继续,这件事等会儿处理。”
郑源哪还有心思答题,脑子里乱成一团。
这张纸条是哪来的?为什么会在他桌子里?
考试结束后,郑源被叫到办公室。
校长坐在主位,陈老师站在一边,脸上挂着得意的笑。
“郑源啊,年轻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认错。”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承认还来得及。”
“我要看监控录像!”郑源咬牙道,“监控能证明我没有作弊!”
校长摆摆手。
“为了保护学生隐私,监控录像不能随便调取。你也别再狡辩了,继续闹下去后果更严重。”
郑源握紧拳头,这话明摆着是威胁。
“陈云娜,你来说说,考试的时候看到什么了?”陈老师招手叫来自己女儿。
陈云娜低着头走进来,声音颤抖。
“我…我好像看到郑源考试时,手总是在桌肚里摸来摸去,动作特别不自然…”
这句模棱两可的话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校长当场拍板:认定郑源考试作弊。
处分决定很快下来:记大过处分,取消所有竞赛资格,物理成绩作废,全校通报批评,建议撤销“三好学生”称号。
消息传开,整个学校都炸了锅。
昨天还是天之骄子,今天就成了人人唾弃的作弊者。
走廊里,同学们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真没想到啊,郑源居然会作弊。”
“平时装得人模狗样的,原来是这种人。”
“人品有问题,成绩再好有什么用?”
老师们的态度也变了,从以前的赞赏变成了复杂的眼神。
陈老师和陈云娜父女俩在背后享受着他的“陨落”,言语间满是嘲讽。
“某些人啊,终于露出真面目了。”
“伪君子就是伪君子,迟早要现原形。”
郑源坐在教室里,听着这些风言风语,心中怒火越烧越旺。
他们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既然要玩,那就玩大点。
数学月考那天,郑源交了白卷。
数学老师震惊地拿着空白试卷找到他。
“郑源,你这是什么意思?一道题都不做?”
郑源平静地抬头。
“既然我的成绩被认为是作弊得来的,那我还有什么必要再写答案?也许零分才是我真实的水平。”
话音落下,全班鸦雀无声。
数学老师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郑源说不出话来。
从那以后,郑源在所有考试中都交白卷。
老师们摇头叹息,说他“放弃治疗”。
同学们议论纷纷,说他“自甘堕落”。
但郑源心里清楚,这场“抗争”才刚刚开始。
回到家,郑源把被诬陷的真相和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父母从震惊到愤怒再到心痛,久久说不出话。
“儿子,你这样做值得吗?”郑母红着眼睛问。
“前途都毁了啊。”郑父叹气。
“我没错!是他们错了!”郑源声音哽咽。
父母对视一眼,最终郑父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儿子,你没错!我们砸锅卖铁也支持你!”
郑母也擦干眼泪。
“妈相信你,不管你做什么决定,爸妈都站在你这边。”
得到父母的支持,郑源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消失了。
虽然他在学校表面上已经摆烂了,但是背地里他并没有放弃学习。
只是他不再满足学高中的知识,而是往更高阶层的知识领域进发。
他注册了一个网名叫“水零”的账号,开始在国际学术论坛上遨游。
白天在学校,他睡觉、发呆、交白卷。
晚上,他就在图书馆和家中,沉浸在纯粹的学术世界里。
![]()
国际数学和物理论坛上,“水零”这个ID渐渐有了名气。
他的解题思路天马行空,经常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核心。
特别是在数论和理论物理的交叉领域,他提出的猜想和模型引发了热烈讨论。
论坛上的赞誉让郑源第一次感受到了纯粹的学术认可。
这跟学校里的待遇形成了天壤之别。
他开始主动寻找实际项目的机会。
一个国外大学物理系发起的线上研究项目,他提交的优化算法让项目负责人李翰博士刮目相看。
“水零,你的算法将计算效率提高了15%!这想法太天才了!”
线上会议中,李翰博士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当得知“水零”只是个高中生时,李翰博士更是震惊。
“你愿意加入我的研究小组吗?”
数学领域里,“水零”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一次,他在论坛上解决了一个困扰众人数周的组合数学难题。
全新的证明思路被国内数学泰斗高明教授看到。
“此解法另辟蹊径,构思精巧,足见作者数学才华横溢。'水零'小友,前途不可限量!”
高教授的评价在学术圈传开,“水零”这个名字开始被更多人关注。
郑源看着屏幕上的赞誉,心中五味杂陈。
2.
时间过的很快,升入高三后,第一中学的学习氛围压得人喘不过气。
走廊里贴满了各种励志标语,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拼搏百日圆梦清华”之类的口号铺天盖地。
郑源依然是那个课堂上睡觉、考试交白卷的“废物”。
![]()
陈老师在班会上又开始了她的表演时间。
“同学们,你们看看郑源。”陈老师指着后排的郑源,“一个本来很聪明的学生,就因为一次作弊被发现,现在完全自暴自弃了。”
“他现在天天零分,连最基本的尊严都不要了。”
“反观我们的陈云娜同学,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三,这才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台下的同学们纷纷把视线投向郑源。
有的眼神里是鄙夷,有的是同情,更多的是事不关己的冷漠。
郑源趴在桌子上,头都没抬。
陈云娜坐在第一排,享受着老师的赞美,偶尔回头看向郑源的眼神里满是得意。
下课后,陈云娜走到郑源面前。
“郑源,你这样下去真的好吗?”她的声音里带着虚假的关心,“你以前不是挺厉害的吗?现在这样…”
郑源抬起头,眼神平静得吓人。
“关你什么事?”
陈云娜被这种平静噎住了,她本想看到郑源痛苦挣扎的样子,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
“我只是关心同学而已。”陈云娜有些尴尬地说道。
“不用。”郑源说完,重新趴下。
陈云娜气得脸都红了,转身就走。
而此时的郑源,心里想的是晚上李翰博士发来的那个新项目。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线上理论挑战赛的报名通知,在各大学术论坛里刷屏了。
这是一场真正的智力角逐,全世界的物理天才都会参加。
郑源以“水零”的身份报了名。
比赛当天,郑源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拔掉了所有能打扰的设备。
题目一打开,他就知道这次玩真的了。
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场论,从相对论到统计物理,每一道题都是教科书级别的难度。
八个小时的时间,郑源几乎没有休息过。
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大脑高速运转,各种公式和理论在脑海里碰撞融合。
最后一道关于量子纠缠的题目,郑源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才搞定。
提交答案的那一刻,他整个人瘫在椅子上。
几天后,成绩公布了。
“水零”以近乎满分的成绩夺得金牌!
更恐怖的是,他还获得了特别贡献奖,因为他在第七题的解法完全颠覆了传统思路。
国际物理学界炸锅了。
“神秘中国少年'水零'问鼎IPhO线上挑战赛”的新闻,瞬间传遍了全球的科技媒体。
各大论坛里都在讨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天才。
“水零到底是谁?”
“这个解法太优雅了,简直是艺术品!”
“中国又出了一个物理天才!”
而在第一中学,没有人知道这个震惊世界的“水零”,就是他们眼中的废物郑源。
郑源坐在教室里,听着同学们讨论这个新闻,嘴角微微上扬。
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报名也开始了。
郑源联系了一个网友张元,两人组队参赛。
他们选择了最难的环境模型题目,这道题目的通过率不到5%。
接下来的一个月,郑源白天在学校睡觉,晚上和张元在网上奋战到深夜。
查资料,建模型,写代码,改论文。
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每一个数据都要严格验证。
郑源的父母看着儿子每天熬夜,心疼得不行。
“儿子,你这样身体会撑不住的。”郑母端着夜宵进来。
“没事,妈,马上就结束了。”郑源头都没抬。
“你在做什么这么重要?”
“参加国际比赛。”
郑母愣了一下,然后默默地把夜宵放下,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
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做什么大事,即使她不懂,但她选择无条件支持。
论文提交后,郑源和张元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的模型创新度极高,数学推导严谨,数据分析精准,在全球数千支队伍中绝对算得上顶尖水平。
高考前夕,MCM/ICM的成绩公布了。
一等奖!
全球只有不到1%的队伍能获得这个奖项。
几乎同时,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组委会又给“水零”发来了邮件。
除了祝贺金牌之外,组委会还决定授予他本年度的“IPhO特别贡献奖”。
这个奖项的含金量比金牌还要高,代表着对原创性和突破性成果的认可。
郑源看着邮件,心情复杂。
在网络世界里,他是众人仰望的天才。
在现实世界里,他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废物。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高考的日子终于到了。
考场就设在本校,郑源走进熟悉的教室。
周围的同学们有的紧张得手心出汗,有的在最后时刻背书,有的在默默祈祷。
而郑源,心情平静得像一潭死水。
他认真填写了姓名和考号,然后放下了笔。
语文,白卷。
数学,白卷。
物理,白卷。
化学,白卷。
英语,还是白卷。
监考老师看着郑源的动作,眼神里满是不解。
这个学生明明有时间,为什么不写?
但没有人多说什么,也许在他们心里,郑源已经无可救药了。
高考结束后,学校的宣传栏里贴满了喜报。
陈云娜的巨幅照片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是她优异的成绩和各种荣誉。
而在角落里,用小得可怜的字体写着:“本届高三毕业生郑源同学,因个人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未能达到本科录取线,望全体同学引以为戒。”
郑源路过宣传栏时,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
高考结束一周后的下午,郑源正在研究李翰博士发来的中微子震荡课题。
手机突然响了,一个陌生的北京号码。
“请问是郑源同学吗?我是清北大学特殊人才招生办公室的吴主任。”
郑源愣了一下。
“我们关注'水零'已经很久了。”吴主任的声音很温和,“通过技术手段和信息渠道,我们确认了你的身份。”
郑源的心跳加速了。
“我们清北大学一向是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吴主任继续说道,
“你在面对不公时没有选择沉沦,而是用独特的方式表达抗议,同时在另一个维度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坚韧的性格、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知识纯粹的热爱,正是清华欣赏的品质。”
郑源握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
“所以,清华大学决定破格录取你进入物理系'学堂计划',并提供全额奖学金。”
电话那头的声音,让郑源的心情彻底炸裂了。
3.
听到破格录取的消息,郑源愣在原地。
“你确定没搞错?”他声音有些颤抖。
吴主任在电话那头笑了:“郑源同学,我们清北做决定从来不开玩笑。”
郑源握着手机的手在发抖。
这一刻,所有的委屈、愤怒、不甘,全部化作热流冲上头顶。
他想哭,想笑,想大喊。
“爸!妈!”郑源冲出房间,声音都破了音,“清华要我了!他们要破格录取我!”
客厅里正在看电视的父母同时转过头。
郑源妈妈手里的水杯啪嗒掉在地上。
“你说什么?”郑源爸爸腾地站起来。
“清华大学!物理系学堂计划!全额奖学金!”郑源一口气说完,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一家三口抱在一起,哭得稀里哗啦。
所有的苦,所有的憋屈,全部发泄出来了。
第二天,郑源接到清华那边的视频面谈邀请。
屏幕对面坐着三个人:吴主任、物理系主任陈教授,还有学堂计划的负责人王老师。
“郑源同学,我们对你的研究很感兴趣。”陈教授开门见山,“能详细谈谈你对中微子震荡理论的理解吗?”
郑源调整了一下摄像头,开始侃侃而谈。
从理论基础到数学推导,从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他说得头头是道。
三位教授不时点头,偶尔提出更深层的问题。
“这孩子不得了啊。”陈教授关掉视频后对吴主任说,“比我们系里不少研究生都强。”
“所以我说,我们不能错过这样的人才。”吴主任很得意。
面谈结束后,吴主任给了郑源一个建议:
“小郑啊,你考虑一下,在合适的时候公开'水零'的身份。这对澄清之前的误解很有帮助。”
郑源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他立刻给高明教授和李翰博士发邮件,坦白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两位教授的回复速度快得惊人。
高明教授:“我就说嘛!这么有天赋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作弊来的!物理学界要出大新闻了!”
李翰博士:“早就觉得'水零'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原来是你!我愿意为你的学术成就公开背书!”
七月初,高考成绩出来了。
郑源拿着成绩单,意料之中。
语文0分,数学0分,英语0分,物理0分,化学0分,生物0分。
总分0分。
全省倒数第一,板上钉钉。
但就在同一天,清北大学录取郑源的消息传开了。
第一中学,乃至整个网络上瞬间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