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樱桃写给粉丝的真心话

0
分享至

亲爱的粉丝朋友们:

最近几天,我只要回想起过去五年来房地产的经历就会失眠,我是藏不住事的人,憋着不说出来,我一直会有心理负担,怕会一直睡不好。

虽然写这篇文章是自揭伤疤,可能丧失你们对我的信赖,但我还是要反思自己,坦诚的向你们吐露我的心声,给这些年一直关注我的人一个交代。

我是2017年开始从报社辞职干自媒体,从樱桃小房子到2018年的樱桃大房子,有的人已经伴随我走过了8年时间,感谢大家的陪伴,很多人都很信任我,所以我不能辜负大家的厚爱。

作为记者出身,我始终觉得不管在哪里,讲真话,说实话,实事求是,带有正义感和公德心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我最初做自媒体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赚更多钱,我觉得赚钱并不丢人,但必须是有底线的去赚钱,不择手段敲诈勒索得到的财富,终有一天会还回去。

不管是不是迷信,我一直都相信天道有轮回,善恶终有报,做人做事凭良心,始终秉持一颗善心,给自己和家人积德,这也是我的信仰, 我可以接受别人对我专业度水平的批评嘲笑,但我很难承受别人对我人格的指责。

我可以保证,今天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肺腑真言,我想回顾一下过去这些年,特别是最近五年,房地产从顶峰自由落体式的跌落过程,大家跟着我买房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对错的一次反思。

太久的就不啰嗦了,也没证据,最早有记录的是我发微信朋友圈,2014年楼市见底的时候我在朋友圈说可以买房了,2015年330政策后我判断楼市会大涨,但也没想到会翻倍,一直到2016年调控大棒下来,2017、2018、2019三年都是在横盘调整期,这三年刚好也是我在公众号唱空楼市的三年。

那几年我赚的钱也不多,基本上都是靠一点杂七杂八的广告,有人嘲笑我卖酒卖茶叶的广告都非常LOW,但我觉得比靠写负面去拉房地产广告要光彩,我最鄙视走这样的野路子,也不是谋生的长久之计。

后面随着我的号在市场慢慢做起来,开发商也愿意主动投我地产广告了。

我开始卖房应该是从2019年,估摸着调整时间差不多,价格已到位可以买了。

按照以往规律,一般来说,房价涨一两年,跌两三年,比如09、10年涨,11、12年跌,13年涨,14年跌,15、16年涨,17-19年跌,涨多了就调控,接着房价下跌,跌多了就放松,然后房价上涨,大体就是四五年左右一个周期。

当时主要是推深圳和珠海,不过我也没有自己的销售团队,都是跟外面的中介合作,那时候还在限购,一年成交的房子也没几套。

2019年11月深圳楼市调控小幅放松,楼市又迎来了上涨预期,我自己也在深圳2019年底投了一套,现在还算是赚的。

那一拨核心地段普遍涨了50%。

到2020年7月深圳开始史无前例的收紧调控,当时我条件反射的做出判断,楼市应该会等来下跌10-20%。


但当年下半年,楼市还在惯性上涨,市场信心十足,哪怕是2020年8月三条红线出炉,哪怕是恒大在9月开始向ZF求救释放暴雷信号,也没人意识到大厦将倾。

那时候大家都沉醉在财富增长的喜悦气氛中, 我主要也是看空二手房,以为 新房有倒挂安全垫比较高问题不大。

所以 2020年11月我老公还用别人名额合伙投了一套万人哄抢的网红新盘,因为跟旁边二手房价格倒挂5万一平,人人都喊着抢到就赚500万,我心想后面就算跌一些,应该也不至于亏。

目前这个盘因为投资客太多,总有人撑不住抛盘,基本没赚钱。

一直到2021年2月,深圳出台二手房指导价,当时我也写了文章,只要银行按指导价评估贷款,就是降杠杆,房价铁定会降。但还是 没人相信调控能带来多大效果。


在2021年的一篇年度预测的付费文章里,我明确预警,深圳二手房非常危险,已经是阶段性顶部,千万不能再追高了,要买也只能买还有倒挂的限价新房。


坦白说,我知道要跌,但也没料到,后来房价跌幅会这么大。那时候流行一种说法,房价跌30%,银行也不答应,否则大家首付跌没了断供,受害的还是国家金融系统。

当然现在来看,房价即便真跌了四成,不到万不得已,中国的业主也不会断供,因为都知道断供意味着什么,所以都是默默承受财富的损失。

2021年5月恒大正式暴雷,虽然震惊市场,但好像并没有让大家失去信心,否则2021年的房地产销售额也不可能创出18万亿,成为中国房地产历史上销售额最高的顶峰。

也许大家还是笃定,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顶梁柱,中国老百姓财富都在房子里,国家不会动真格,一定不会见死不救。

后来接二连三的大中民营房企都跟着暴雷了,前三十强民营房企基本无一幸免。但民企无从救起,这面临着道德风险,国家只能救市场,保交房。

房地产关联的产业链如此庞大,房企倒下会牵连无数供应商陷入困境,但我们的经济数据好像并没有受到太大重创,这可能也是国家坚定转型的一个原因吧。

2022年是分水岭,整体来说,在2022年之前,这些年我对全国楼市的预判还算是比较准的,大家都可以去回看我的文章,只是有些比较敏感的文章在公众号都删了,在知乎上都有。

但之后的市场我照搬历史规律来预判,就失效了。

2022年,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早已开始下跌, 上海也持平涨不动了,反应迟钝的北京才开始那一轮上涨。


广州也还在继续涨,市场信心还在, 根本不受房企接二连三暴雷的影响。


正是那年,我跟外面的公司合作卖房,那一年推了燕郊和佛山,加起来应该有几十套,因为 没有自己的销售团队,我只选城市,导流客户,其他全由合作方干。

有人骂我推燕郊没良心,这种灵魂拷问,如针扎一样刺痛了我的内心。

我带领大家去买房,不光是我自己赚佣金,我肯定还想带着大家一起投资赚钱,买房本身就是个中长期投资,我认为没人能完全采准最低点,但只要不买在高点,在相对低点买都是划算的。

我为什么会推这两个地方,当时有几个逻辑。

一是当时北京和广州都还在涨价,这两个地方毗邻北京和广州,属于热点城市群, 北广涨完了,按以往的规律,需求自然会外溢到旁边的城市,轮动上涨。

燕郊紧挨着北京,都是北京刚需来买,板块已经很成熟,而且燕郊房价本身已经调整了五年时间,从三四万腰斩到两万了,我认为泡沫很小。

佛山挨着广州,我推的是临广片区,有大量广州人来买,不用担心没人接盘。2021临深的东莞都涨到了三四万,佛山2万左右,我觉得还有上升空间。

另一个是限购开始变相放松了,这两个地方是为数不多有买入的资格,当时全国绝大部分一二线城市都还在限购,其他三四线虽然不限购,但我肯定不会去推。

同行大V也都在推这里,如果客户不认同升值逻辑,即使带他们去也不会买。

特别是关注我的粉丝,大家都有较高的认知,不是我想推什么就会买什么,所以我需要精挑细选。

2022年底疫情全面解封,市场又开始迎来信心,都认为疫情解封后市场就会变好。

我也开始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 没有再和外面的机构合作了。

果然很多城市在2023年迎来了一波小阳春,上半年成交喜人。

我定了选城市的标准,必须是一二线热点城市,主要是GDP排名全国前十的,这个其实也是所有经济学家都认同的,任泽平已经给过很多数据佐证了。

毕竟有14亿人,哪怕全中国房子够了,但大城市的住房供给还是不够的,始终存在结构性的机会,而且90后还有2000万人口,房子又是个折旧品,永远有改善群体,这都是支撑楼市的一个庞大需求。

另外我选盘的标准,一个是板块要相对成熟,并且是热点核心板块,楼盘要有地铁、商业、学校配套。因为未来市场会走向分化,远郊地带机会少。

2023年上半年,我主打的是放松限购的成都和武汉,苏州断断续续推的不多,一个是西部第一,一个是中部第一。

成都推的是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武汉推的是光谷,这些区域都是当地大家公认的好区。

成都楼市相对比较抗跌和稳定,这几年一直是排全国成交量的榜首,而且我也看好成都发展前途。

所以2023年3月,我花了一万多块解决名额问题,在成都高新区买了一套3万左右的新房,当时这个价格我觉得也不高,即使现在房价也没怎么跌,当然也没赚, 作为长期投资,我是期待 3万涨到5万。

武汉在2020年涨了一波,大概从2021年开始下跌,到2022年底,光谷从3万多跌到了2万出头,如下图,如果按照2017-2019年的下跌幅度判断,我感觉武汉应该也跌差不多了,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谁又能想到武汉在2023上半年回暖之后,下半年继续下跌呢?

客观地说,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没人可以百分百保证买了一定赚。

只是我认为,在中国,房子是更适合普通老百姓的一种资产,至少能租能住能贷,而且无数发达国家的经历已经告诉我们,哪怕是城镇化结束,房地产依然有周期性和结构性机会。

而在股市,散户十有九亏,如果带人买房就叫没良心,那带人开户炒股和其他任何投资,亏了呢?都是没良心吗?

我也深知,房地产的黄金时代过去了,所以我这两年会跟粉丝一再强调,买房子只能是作为5-10年的长期投资,一种对抗通胀的资产,不要指望买到就能马上大涨发财,这不现实,所以我从来不会给大家画大饼,闭眼瞎吹房价三年五年要翻几倍,10年能翻倍都算是幸运了。

我忘记具体是哪一年了,我记得有一个东北的粉丝自己还没解决自住的问题,就想跟我来投资,我毅然劝退他了,先解决自己住房的问题再考虑投资。

而且投资一定是在自己具备经济条件,供得起月供的情况下去买,借钱投资就千万不要买。那些高杠杆欠了一屁股债还想买房的人,我一般都会劝退,现阶段要降杠杆,降低风险。

那时候市场对政策还抱有幻想,每次只要有一轮放松出来,成交就会小幅回升。

国家提出止跌企稳,我也对国家通过发债回购商品房,帮助市场去库存抱有很大期待,只要能落地,楼市挽救有戏。

到2024年,深圳房价普遍大跌30-40%,有的学区房甚至跌了60%,距离2021年2月房价见顶,过去了三年,一般从上涨到下调的完整短周期是5年。

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升级期,房价触底反弹的时间也会比以往任何一个周期都长,不可能再出现2008和2015年那样的一夜暴涨行情。

从2017年中国提出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增长转型以来,已经过去8年,借鉴全球经济体的经验,一般转型8-10年就能走出低谷重新复苏。

而且我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成功非常有信心,我认为21世纪一定是中国的世纪,即使是现在我依然这么憧憬,只是不确定这个过程需要多久。

所以基于这两个因素,我做出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深圳 2024年止跌,2025年企稳,2026年回升。

2024年9月底,深圳关外终于放开限购了,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深圳出现久违的看房潮,抢房潮,二手房开始提价,这已经是三年多都没出现过的。

我当时真是松了一口气,认定煎熬的底部总算熬过去了。

所以我开始主推深圳,我始终坚信深圳普宅一定是将来中国房价最贵的城市(不包括豪宅),甚至比北京和上海还要贵,主要是城市小,基本面也强,已经有房的人不多,未来还有大量要买房的人,需求庞大,但供给有限。

外地看好深圳的人也在去年四季度陆续入手深圳龙华,我还推荐了我老公他亲妹和亲表哥入手龙华,如果不是我真心看好,我也不会让身边的亲人买入。

谁知道今年关税战意外来袭,出口受阻,再次打乱了市场节奏,川普的政策变化莫测,别说我一个地产博主,就连国际投行对中国楼市何时见底的预测,也是频繁更改推迟,之前说是2025,现在又说2026。

深圳这样的城市,本来就是外贸大市,说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所以今年4月过后,市场就开始转冷,我也停止了推深圳。

我卖房子的原则是,有合适的我认可的房子,我才会卖,去年以来我都是找低首付、能做先息后本,降低持有成本的房子,这样可以扛更长时间,如果没有,我宁可休息不卖。

今年我做过一次长沙的推广,位于德思勤商圈,还可以做到低首付,我觉得投入和持有成本低,长沙租售比较好,我当时就推了一次,但给我的房源有限,还有一些人没买到,后面因为我一直没找到其他合适的房源,也就没再推长沙。

今年政策落地实施的节奏,确实是远比预期要慢太多,这也是最近私募大佬李蓓在做出反思时提到的一点,为什么她也错判了房地产市场,就是对政策指望太高了,但实施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基本没有形成规模。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对市场复苏还是偏乐观了点,提前带大家入市抄底,这也是让我很愧疚的一点。

当然去年带大家买入深圳的是已经大跌过的新房,到现在价格还是稳定的,但未来何时能开始上涨, 我现在也不知道,因为房地产的复苏,一定是需要经济复苏才行 。

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全世界还没有经历过一个这么大的国家,是如何从发展中国家升级到发达国家的,没有范例,中国也是 摸着石头过河,相比日韩,这个过程也许会更加漫长,也许会更加艰难,谁也说不准。

但我想敞开心扉的告诉大家,我当时为什么会去推这些城市, 我推的城市,都是根据当时的市场去挑选的,也是我发自内心认可才去推的,如果我自己都不认可,我也不会推荐别人去买。

但凡亲口咨询我本人的粉丝,我都会坦诚的回答他们,做一个诚实的人是我的原则,口是心非会让我感觉是犯罪。

所以从道德上来说,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

自责的是我的判断出错了,我按照历史经验生搬硬套的去判断未来,最后错判了市场,抄底的时间早了点,没有让大家等到市场最低点,这一点还是让我感到很愧疚,还是怪自己水平不够,在这里,我要对那些跟着我买房的粉丝说声对不起。

以后我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敢再去预判市场了,二线城市租金不能覆盖持有成本的房子,也不会推荐给大家去投资了。

现在全球风云变化,我们经济何时能企稳复苏不可预测,政策效果也不可预测,只能边走边看,投资保守一点会更安全。

我想说的都说完了,不管你们以后是否还关注我,还相不相信我的为人,相不相信我的判断,我都要再次感谢大家过去的陪伴,祝愿每一个关注樱桃的人,未来都能幸福快乐,健康的活好每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期待奇迹!3岁男童切扁桃体脑死亡后续:18天后孩子妈讲就诊细节

期待奇迹!3岁男童切扁桃体脑死亡后续:18天后孩子妈讲就诊细节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07-15 01:37:38
如果把吸毒人放在荒岛上,他能戒掉毒品吗?网友举例很真实

如果把吸毒人放在荒岛上,他能戒掉毒品吗?网友举例很真实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7-15 00:10:03
外卖员扶老人被讹15万,六年后老人孙女考上清华,家门后求原谅

外卖员扶老人被讹15万,六年后老人孙女考上清华,家门后求原谅

朝暮书屋
2025-07-05 18:43:55
中年男人最爱的车,破产了

中年男人最爱的车,破产了

融资中国
2025-07-13 10:55:48
今夏烂大街的4款女装,件件显胖又显壮,丑上热搜!究竟谁在穿啊

今夏烂大街的4款女装,件件显胖又显壮,丑上热搜!究竟谁在穿啊

小陈聊搭配
2025-07-14 19:48:39
欧文:竟然有人问我勒布朗是否像我父亲一样,他只比我大几岁

欧文:竟然有人问我勒布朗是否像我父亲一样,他只比我大几岁

雷速体育
2025-07-14 19:19:15
比亚迪涉嫌冒领补贴,或需退还违规补贴资金1.4亿元

比亚迪涉嫌冒领补贴,或需退还违规补贴资金1.4亿元

风向观察
2025-07-12 10:31:09
王楚然 盈盈一握的腰身,被水打湿的头发,楚楚动人的脸庞,好美!

王楚然 盈盈一握的腰身,被水打湿的头发,楚楚动人的脸庞,好美!

陈意小可爱
2025-07-14 16:28:44
600579,重大资产重组!停牌

600579,重大资产重组!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21:49:00
私生子打响娃哈哈遗产争夺战,宗馥莉最差只能保留不到3%股份?

私生子打响娃哈哈遗产争夺战,宗馥莉最差只能保留不到3%股份?

王五说说看
2025-07-14 11:04:47
小S暂无复出计划,制作人B2曝其近状,两人私下聊天内容曝光

小S暂无复出计划,制作人B2曝其近状,两人私下聊天内容曝光

扒虾侃娱
2025-07-14 18:28:25
歼20将破 1000 架,数量碾压 F-22,空中力量的历史性跨越

歼20将破 1000 架,数量碾压 F-22,空中力量的历史性跨越

华山穹剑
2025-07-14 21:12:22
天降大喜,明天开始踩到狗屎运的生肖,财运挡不住日子迅速富起来

天降大喜,明天开始踩到狗屎运的生肖,财运挡不住日子迅速富起来

人閒情事
2025-07-14 19:41:47
美媒爆:特朗普将宣布“激进”对乌军援新计划,或包括进攻性武器

美媒爆:特朗普将宣布“激进”对乌军援新计划,或包括进攻性武器

环球网资讯
2025-07-14 12:05:41
李一诺:18岁保送清华,27岁博士毕业,4年生3娃,替世界首富花钱

李一诺:18岁保送清华,27岁博士毕业,4年生3娃,替世界首富花钱

毒sir财经
2025-04-08 16:29:27
若不出意外,2025年下半年开始,大部分家庭可能面临“四大难题”

若不出意外,2025年下半年开始,大部分家庭可能面临“四大难题”

新语爱八卦
2025-06-28 16:59:17
记者:开拓者教练组透露,他们倾向于让杨瀚森出战夏季联赛剩余的所有比赛

记者:开拓者教练组透露,他们倾向于让杨瀚森出战夏季联赛剩余的所有比赛

雷速体育
2025-07-14 06:26:16
为回国差点饿死的爱国科学家却受排挤被迫移民美国,再也没有回来

为回国差点饿死的爱国科学家却受排挤被迫移民美国,再也没有回来

深度报
2025-06-30 22:58:10
张靓颖是彻底放开了,人不但美,而且坐姿霸气。

张靓颖是彻底放开了,人不但美,而且坐姿霸气。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7-12 14:52:48
公安部公布5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公安部公布5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新京报
2025-07-14 11:21:14
2025-07-15 03:00:49
樱桃大房子 incentive-icons
樱桃大房子
关注楼市风云,挖掘投资者故事
1903文章数 1128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0天超2000次地震 日本一地被震麻了

头条要闻

20天超2000次地震 日本一地被震麻了

体育要闻

高考数学满分的他,说要成为1/3个邓肯

娱乐要闻

秦岚辛芷蕾聚餐热聊 结束直奔魏大勋家

财经要闻

探究新茶饮赛道爆发的“内核”

科技要闻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汽车要闻

余承东亲发预告: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来了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iPhone 17全系列配色曝光,看看你期待哪款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家居要闻

悦己环境 艺术融入生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乌军:史上首次 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