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服装大亨破产19年,女儿从洛杉矶来电:爸,洛杉矶别墅卖吗?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十九年前的陈志远,是东莞纺织界响当当的人物,旗下四万多员工,年营收超过三十二个亿。

现在的他,缩在城中村的八平米单间里,年近七旬,连一顿早餐都得掰着手指头算钱。

以前那些商场好友早就换了电话号码,昔日的生意伙伴看见他掉头就走,就连相濡以沫的老婆也狠心和他一刀两断。

正当他觉得这一生只能在穷困潦倒中慢慢熬到头时,远在洛杉矶的女儿忽然打来了电话:「爸,还记得比佛利山庄那栋房子吗?」



01

把时间往前推到2005年。

那会儿,四十四岁的陈志远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他的东莞恒达服装集团年产值达到了三十二个亿,堪称整个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服装制造帝国。

从一个只有八台缝纫机的小工坊干起,他整整奋斗了二十八年。

ZARA、H&M、优衣库,这些全球知名的快时尚品牌都是他的长期客户。

单单代工费一年就能收入十一个多亿,毛利率稳定在31%左右。

他手下管着十五家制衣厂,分散在东莞、佛山、惠州三个城市,员工总人数超过四万,是当之无愧的服装制造大王。

在整个珠三角商圈,陈志远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05年到2010年,是陈志远人生中最风光的黄金五年。

那个年代,中国制造正值爆发期,海外订单多到根本做不完。

陈志远的个人资产以每年四个亿的速度疯狂膨胀。

东莞最高档的住宅区——南城御景园,他拿下了面积最大的一套联排别墅。

三千平米的超大户型,单是装修就砸进去了六千八百万。

会客厅的地面用的是从土耳其进口的帝王金大理石,每平米造价一万五,光是这块地面就花了三百万。

头顶的水晶灯是从奥地利定制的施华洛世奇限定款,价值三百六十万。

就连厨房的整套电器都是从意大利空运过来的米其林标准配置,一套下来五十二万。

别墅的地下车库能停十二辆车,里面放着劳斯莱斯幻影、宾利慕尚、法拉利F430、玛莎拉蒂总裁等各种豪车。

这些车加起来总价超过一千五百万,随便开出一台都够普通家庭奋斗三辈子。

陈志远最钟爱的是那台劳斯莱斯幻影,车牌号粤S88888,当年花了四百五十万才从拍卖会上拿下。

每次开着这台车出门谈生意,都能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02

老婆李秀梅在那些年里,过着真正的贵妇生活。



她专门雇了私人造型师、健身教练、心理咨询师,每天的行程比明星的通告还满。

上午在顶级SPA会所做身体保养,下午去高尔夫球场练习挥杆,晚上参加各种名流聚会。

她的专属衣帽间足足有一百平米,里面按照颜色和品牌分类放着超过两千件高定服装。

爱马仕的手袋就收集了七十多个,光是凯莉包就有二十三个。



香奈儿、路易威登、克里斯汀迪奥、普拉达、古驰,这些奢侈品牌的新款她都要第一时间抢到手。

一个月的购物支出轻松破百万,比普通家庭十五年的收入还多。

李秀梅最骄傲的是那套价值两千五百万的红宝石首饰。

那是陈志远为了庆祝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送给她的礼物,28克拉的鸽血红主石,周围镶嵌了四百多颗钻石。

戴着这套首饰参加宴会,她立马就能成为全场最耀眼的焦点。

「瞧见了吗,那就是陈总的太太,身上这套珠宝起码值四千万。」

每当听到旁人这样的议论声,李秀梅心里就美得冒泡。

女儿陈思雨从小就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小公主。

九岁开始学小提琴,请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知名教授,一堂课一万块。



十一岁学马术,陈志远专门在东莞最豪华的马术俱乐部买了终身VIP会员,花了二百万。

十四岁被送到美国最顶尖的私立女校,一年学费就要二十一万美金。

这所学校被誉为「美国精英的摇篮」,很多政商名流的孩子都在这里求学。

陈思雨在学校里结识的都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富二代和官二代同窗。

暑假回到东莞,她总是嫌弃这里太落后,没有洛杉矶的时尚气息。

陈志远为了让女儿高兴,专门在洛杉矶比佛利山庄买了一栋豪华别墅。

位置就在日落大道旁边的黄金地段,三百平米,花了两千一百万美金。

当时美元汇率是1:7.2,相当于一亿五千万人民币。

买这栋房子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女儿随口抱怨了一句「洛杉矶的阳光真好」。

陈思雨的每月零花钱是六十万人民币,在同龄人当中绝对是天文数字。

她十七岁生日那天,陈志远送给她一辆粉色的玛莎拉蒂跑车。

虽然还在读高中,但光是停在学校门口就让她成了全校最受关注的风云人物。

03

在东莞乃至整个广东省的商界,陈志远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他是东莞市商会执行会长、广东省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服装协会常务理事。

每年的广交会,他都会作为行业代表在开幕式上致辞。

省长来东莞调研,陈志远总是坐在汇报席的最前排。

有一次在深圳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发展论坛,他被安排坐在主席台的第一排。

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就是中国制造业的成功代表。

回到东莞之后,当地的南方电视台专门为他拍摄了一期《东莞传奇》的人物专题。

节目播出后,他收到了两千多个合作邀请和融资意向。

陈志远深深明白,财富不仅要积累,更要用来回报社会。

他每年投入慈善事业的资金超过两千五百万。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一口气捐出了九千万现金和大量救灾物资。

东莞理工学院要扩建新校区,他捐了一亿五千万,新建的商学院以他的名字命名。

老家的乡村小学要改造,他承担了全部费用,还给每个孩子买了新书包和平板电脑。

在广东慈善家排行榜上,他连续八年位列前五。

每次慈善拍卖会,陈志远都是最引人注目的重磅嘉宾。

「今晚的拍品我全要了,所有费用我一个人出!」

这样的豪言壮语他说过很多次,每次都能赢得全场持续不断的掌声。

他享受这种被众人仰望、被众人敬佩的感觉。

在他眼里,金钱不只是数字,更是身份和影响力的体现。

那个时候的陈志远,就是整个家族的精神领袖和经济靠山。

他家每年的中秋聚会,能来六百多人,声势比中型演唱会还壮观。

亲戚们从五湖四海赶来,就是为了沾沾这位成功人士的福气。



大舅哥李建国当年失业在家,陈志远给了他两千万开了家物流公司。

现在李建国也成了小有名气的物流大王,年营收三千万。

小姨子李秀华要移民新西兰,陈志远直接给了她一千万安家费。

侄子要去德国读研究生,陈志远包了所有费用还给了三百万生活费。

外甥女要在广州买房,陈志远二话不说全款帮她付清了一千二百万房款。

除了这些亲戚,陈志远还有两个关键的左膀右臂。

一个是他的专属司机兼保镖老王,跟了他十五年,忠心耿耿。

另一个是他的私人秘书张小雨,年轻漂亮,办事能力极强,深得陈志远信任。

04

陈志远的朋友圈简直就是东莞商界的精英汇聚地。

房地产大佬、投资银行专家、进出口贸易公司老总、高科技企业创始人,个个都是行业翘楚。

他们定期聚餐,每次都选在最顶级的私人会所。

一顿饭吃下来,光是红酒就要花费三十几万。

陈志远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今天这顿算我的,大家放开了吃放开了喝。」

动不动就几十万的餐饮开销,对他来说真的就是小菜一碟。

有一次为了庆祝拿下超级订单,他包下了整个东莞君悦酒店的顶楼。

请了三百多位商界朋友,还邀请了当红歌手和网红主播来助兴。

那一晚光是香槟就开了三百瓶,每桌还配了五瓶1998年的拉图。

最后的账单是六百二十万,陈志远眼都不眨就刷卡付了。

「陈总就是豪气,跟着陈总混有前途!」

朋友们对他的夸赞之词从来不重复。

2008年到2011年,陈志远的野心膨胀到了极点。

他不甘心只做代工,开始创建自有品牌,进军欧美高端市场。

斥资六个亿在法国巴黎建立了欧洲设计中心,聘请了国际顶级设计师团队。

又花了十个亿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开设了海外分公司。

他的目标是要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服装界的「香奈儿」。

为了扩大产能,他又新建了八家智能化工厂。

仅仅四年时间,员工总数从四万人增加到七万二千人。

银行看到他的发展势头如此强劲,主动给他提高了授信额度。

从最初的一千万,一路提升到四十二个亿。



陈志远觉得自己就是商界的亚历山大大帝,没有什么目标是实现不了的。

他经常对管理层说:「我们要做就做最强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全球第一!」

2011年下半年,一些不寻常的变化开始浮现。

欧美经济开始出现严重衰退,订单量急剧下滑。

但陈志远认为这只是短期的波动,很快就会强力复苏。

他不仅没有缩减规模,反而继续大幅扩张,囤积了大量原料和成品库存。

与此同时,人民币开始大幅升值,原材料成本持续暴涨。

工人薪资也在快速上涨,生产成本比四年前提高了62%。

一些国际品牌开始疯狂杀价,有的甚至要求延期付款八个月以上。

但陈志远依然沉醉在过去辉煌的记忆中,没有察觉到风暴的来临。

他的财务经理多次紧急提醒他要防范风险,但都被他直接无视了。

「我搞了这么多年买卖,什么风浪没经历过?这点小挫折根本算不了什么!」

05

2012年夏天,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席卷了陈志远的商业王国。

欧债危机全面恶化,欧美市场需求急剧萎缩。

原本每月十个亿的订单量,一下子暴跌到了一亿五千万。

更要命的是,几个超级大客户同时宣布延期付款,有的甚至直接撕毁了合同。

这意味着陈志远囤积的价值三十几个亿的库存,瞬间变成了烫手山芋。

银行开始大规模紧缩银根,不但停止放贷,还要求提前还款。

陈志远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四处奔走筹钱。

但此时已经为时太晚,资金链绷得比琴弦还紧。

为了维持工厂正常运转,他开始接触民间借贷。

利息从最初的月息2.5%,逐渐攀升到月息12%。

最疯狂的时候,他借的高利贷月息达到了18%。

一个月光是利息就要还四千二百万,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

就在陈志远焦头烂额地应对危机时,一个更致命的打击降临了。

和他合作了二十年的合伙人兼副总裁王志强,卷走了公司账上的四亿六千万流动资金逃到了海外。

王志强是陈志远的大学室友,两人从创业初期就携手并进。

陈志远一直把他当成亲兄弟看待,公司的财务大权几乎全部交给了王志强。

连最核心的银行账户密码都是王志强在掌管。

陈志远万万没想到,这个被他视为生死兄弟的人,会在最关键的时刻狠狠背叛他。

得知这个消息的那天晚上,陈志远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对着满墙的荣誉证书和合影照片。

他拿出一瓶珍藏的五粮液,一口气喝了大半瓶,然后痛哭失声。

五十多岁的男人,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撕心裂肺。

那些年来积累的压力、委屈、愤怒、绝望,在这一刻全部爆发出来。

哭累了,他就瘫在办公室的真皮沙发上,眼神空洞地盯着天花板。

他想不通,为什么最信任的人会成为伤害他最深的人。

王志强的背叛成了压垮陈志远的最后一根稻草。

债主们如闻到血腥味的秃鹫,疯狂扑来。

银行第一个出手,冻结了所有账户,查封了所有抵押物。

高利贷的债主们更是不客气,直接堵在了公司门口和家门口。

「陈志远,你给我滚出来!钱呢?我的钱呢?」

办公楼下每天都聚集着上百个债主,场面一度彻底失控。

供应商也开始疯狂催收货款,有的直接派人来工厂强行拉走了机器设备。

员工们人心惶惶,开始大规模辞职。

短短三个月时间,七万二千人的员工队伍就剩下了不到一万人。

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陈志远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

法院的查封通知书如雪花般飞来。



别墅、豪车、工厂、设备,甚至连妻子名下的珠宝也被强制拍卖。

一夜之间,他从身家几十亿的企业家变成了负债四十八亿的「失信被执行人」。

06

李秀梅得知家里破产的消息时,正在美容院做面部紧致护理。

她第一反应不是担心丈夫,而是暴跳如雷。

「陈志远这个废物!怎么能让咱们家变成这样?我的好日子全毁了!」

她对着美容师歇斯底里地大喊,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贵妇形象。

当天晚上,她回到家里,看到客厅里满地的传票和法律文书。

她拿起一个价值一百五十万的景泰蓝花瓶,狠狠地砸向陈志远。

「都是你!都是你这个败家玩意儿!我的好日子全被你搞砸了!」

花瓶在陈志远脚边粉碎,碎片四溅,就像他们支离破碎的生活。

陈志远坐在沙发上,任由妻子发泄,一句话都没说。

他明白,这个女人爱的从来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的金钱和社会地位。

当天晚上,李秀梅偷偷给自己的情人打电话。

「宝贝,我准备和他离婚了,你帮我想想办法,怎么把剩下的资产转移出去。」

她以为声音很小,但还是被隔壁房间的陈志远听得一清二楚。

那一刻,陈志远的心彻底死了。



他以为最爱的女人,原来早就背叛了他。

陈思雨得知家里破产的消息时,正在洛杉矶的星巴克和同学聊天。

她看着手机上的新闻标题「东莞服装大亨陈志远破产,负债超过48亿」,整个人都呆了。

同学们也看到了这条新闻,现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思雨,这个陈志远是你爸爸吗?」同学小心翼翼地问道。

陈思雨脸色惨白如纸,机械般地点了点头。

「天哪,那你现在怎么办?学费怎么办?生活费怎么办?房租怎么办?」

同学们的关心让陈思雨更加难堪,她匆匆收拾东西逃离了咖啡厅。

回到别墅后,她给父亲打了电话。

「爸,到底发生了什么?网上说的都是真的吗?」

陈志远在电话里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对不起,思雨,是爸爸害了你。」

「你怎么能这样?你知道我在这边多难堪吗?」

陈思雨在电话里愤怒地责怪父亲。

「我在学校怎么见人?同学们现在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这通电话持续了不到十分钟,陈思雨就气愤地挂断了。

从那以后,她的电话越来越少,语气也越来越冷淡。

最后,干脆换了手机号码,彻底断了联系。

破产的消息传开后,那些曾经围在陈志远身边的亲戚们,瞬间变了脸。

大舅哥李建国第一时间将自己名下的所有资产全部转移给了儿子。

然后带着全家移居新加坡,连一声招呼都没打。

小姨子李秀华在新西兰听到消息后,立刻注销了自己的中国手机号。

陈志远试图联系她,得到的回复是「您拨打的电话号码不存在」。

侄子陈志华从德国毕业回来后,在一家外资投行当副总裁,年薪六百万。

陈志远住院时,打电话向他借钱买药。

「叔叔,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我现在压力也很大,房贷车贷都要还。」

挂了电话,陈志远躺在简陋的病床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他不是心疼那几千块钱的药费,而是心疼人情的冷暖薄凉。

曾经资助了三千万的侄子,如今连几千块钱都不愿意借。

外甥女陈晓梅在广州有一套价值一千二百万的房子,就是陈志远当年全款买的。

现在她装作什么都不记得,甚至在朋友圈里说:「所有的成功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

看到这条朋友圈,陈志远苦笑着摇了摇头。

曾经称兄道弟的商界朋友们,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房地产大佬李志明以前每次见面都要拥抱,现在看到陈志远就绕道走。

投资银行专家王海涛直接把陈志远的电话拉黑了。

高科技企业创始人张大伟在媒体上公开表态:「我和陈志远早就不是朋友了,大家不要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最让陈志远心寒的是原料供应商赵老板的态度。

两人合作了十八年,私交甚笃,逢年过节都要互相走动。

陈志远鼓起勇气去找他借钱,希望能渡过难关。

「老陈啊,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现在市场不好,我也自顾不暇。」

赵老板说话时眼神闪烁,明显是在找借口推脱。

更过分的是,他转身就对助理说:「以后这种人不要让他进来了,影响公司形象。」

这句话让陈志远如遭雷击,当场就红了眼眶。

媒体对陈志远的报道更是毫不留情,完全是落井下石。

「昔日服装大王今何在?陈志远破产内幕大曝光」「从亿万富翁到负债大王,陈志远的致命失误」「东莞制造业的警钟:盲目扩张必然导致覆灭」

各种标题党文章铺天盖地,把陈志远描述成了贪得无厌的反面教材。

有记者甚至偷拍他的日常生活,发布了「落魄服装王街头收废品」的假新闻。

这些报道不但毫无事实根据,还给陈志远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创伤。

他从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失败者。

走在街上,经常能感受到路人异样的目光和窃窃私语。

07

破产后的第九个月,李秀梅正式提出了离婚。

「我嫁给你是因为你有钱有地位,现在你什么都没有了,我凭什么要跟你受罪?」

她冷酷地说,眼中没有一丝往日的温情。

「秀梅,我们夫妻二十八年,难道一点感情都没有吗?」

陈志远最后挣扎着问道。

「感情?陈志远你别自作多情了,我要的是高品质生活,不是和你一起挨饿受冻。」

李秀梅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直接把离婚协议书扔在了桌子上。

协议书上,她要走了陈志远仅剩的一些财产和存款。

虽然数额不大,但对于已经一无所有的陈志远来说,这就是最后的生活保障。

签字那天,陈志远的手一直在剧烈颤抖。

二十八年的婚姻,在一纸协议书上画上了句号。

走出民政局的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彻底孤家寡人了。

半年后,陈志远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前妻与一个比他更年轻、更有钱的科技公司老板的结婚照。

婚礼在东莞最奢华的嘉华大酒店举行,宾客如云,排场比当年他们的婚礼还要盛大。

而他,连一个招呼都没打到。

离婚后的陈志远,搬到了城中村的一间隔间房。

八平米的小房间,月租一千五百块,连个像样的窗户都没有。

墙皮大片脱落,水管严重生锈,一到下雨天就漏水成河。

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条件比农民工宿舍还要恶劣。

以前一顿饭花二十几万的人,现在要为几块钱的菜价跟小贩讨价还价。

「老板,这白萝卜能便宜点吗?六块钱三斤行不行?」

听到自己说出这样的话,陈志远心里五味杂陈。

曾经的服装大王,如今连买菜都要精打细算。

找工作更是处处碰壁,六十多岁的年纪,还背着「失信被执行人」的污名。

没有公司愿意雇佣他,哪怕是最基础的工作岗位都拒绝他。

最后,一家物业公司看他可怜,给了他一个门卫的工作。

月薪四千块,每天工作十二小时,还要轮班值夜班。

穿上那身褪色的保安制服,陈志远感觉自己的尊严也被彻底剥夺了。

站在小区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豪车,他的心情无比复杂。

那些车型他都熟悉,因为自己的车库里曾经停过更好的。

有时候遇到以前的熟人开车进出,对方要么装作没看见,要么就是用同情的眼神看着他。

「老陈,你怎么...?」一个以前的合作伙伴看到他时,眼中满是诧异和不敢置信。

「生活所迫,混口饭吃。」陈志远苦笑着回答,声音有些嘶哑。

对方尴尬地点点头,匆匆开车离去,仿佛多待一秒都是耻辱。

那一刻,陈志远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夜班时更加孤独,一个人在门岗里枯坐到天亮。

有时候他会想起以前的辉煌岁月,那些推杯换盏的宴会,那些众星捧月的场面。

如今一切都像是一场遥远的梦,醒来后只剩下无尽的落寞和悔恨。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艰苦的工作环境,让陈志远的健康急剧恶化。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胃溃疡,接踵而至。

但他连最基本的医药费都难以承担,只能硬扛着不去医院。

有一次值夜班时突然胸痛难忍,差点晕倒在简陋的岗亭里。

同事劝他去医院检查,他摇摇头说:「没事,休息一下就好。」

其实他是怕花钱,更怕查出什么大病来无钱医治。

药店里最便宜的降压药,他都要掰成两半吃,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

看着镜子里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自己,陈志远有时候都不敢相信这就是曾经意气风发的服装大王。

08

这样暗无天日的生活,一过就是十九年。

从四十四岁到六十九岁,人生最好的年华都在贫困和孤独中慢慢消磨。

每年春节,别人家都是团团圆圆,他却只能一个人在隔间房里。

电视里播放着春晚的欢声笑语,更衬托出他生活的凄凉和绝望。

手机通讯录里几百个号码,却没有一个人给他发新年祝福。

连推销电话和诈骗电话都很少打给他,仿佛整个世界都将他彻底遗忘了。

有时候他会拿出以前的照片,那些和省长、市长、商界精英的合影。

看着照片里意气风发的自己,再看看镜子里苍老憔悴的模样,恍如隔世。

「如果时光能够重来...」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出现过无数次。

但现实没有如果,只有无尽的悔恨和深深的孤独。



2024年的除夕夜,陈志远像往年一样独自在隔间房里。

街上到处都是浓浓的过年气氛,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只有他的小屋依然冷清如冰窖。

六十九岁的他,头发已经全白了,背也深深地驼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二十岁。

手里拿着一碗泡面,就着咸菜,这就是他的年夜饭。

电视里播放着春晚的直播,主持人满面春风地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新年快乐?阖家幸福?」陈志远自嘲地笑了笑,眼中满是无尽的苦涩。

他想给女儿打个电话,拿起手机又慢慢放下了。

已经六年没有联系了,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更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这个曾经给她买过洛杉矶别墅的父亲。

就在他准备关灯睡觉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

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的国际号码,+1开头,是美国的区号。

陈志远愣了一下,十九年来,几乎没人给他打过国际长途。

犹豫了几秒钟,他还是颤抖着按下了接听键。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带着轻微的颤抖和试探。

「爸,洛杉矶比佛利山庄的那栋别墅,现在还在你名下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