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龙湾妇联
“琴”系桑梓三十载
巾帼芳华润天凤
记天河街道天凤村妇联主席章爱琴
在基层妇联工作的热土上,总有一些身影默默耕耘,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龙湾区天河街道天凤村妇联主席章爱琴就是其中一员。章爱琴,现任天河街道天凤村支部委员、妇联主席。从事基层妇联工作34年,带领村民组建文艺团队、推动“巾帼文明岗”创建,牵头实施“春泥计划”“农耕研学”等品牌项目,助力妇女就业、儿童成长、老人关怀。曾先后当选温州市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和龙湾区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曾获浙江省 “最美妇女主任”、温州市 “三八红旗集体” 与 “最美文化礼堂人”,以及龙湾区 “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 等 30 余项荣誉,是村民公认的贴心 “好主席”。
在温州市龙湾区天河街道天凤村,只要一提到章爱琴,村民们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她就是咱们的‘贴心大姐’!” 自 1989 年担任村妇联主任以来,章爱琴便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乡土。三十余载,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妇女、儿童、老人的幸福重担,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谱写了乡村振兴征程上浓墨重彩的巾帼篇章。
1
巾帼力量:织就妇女“幸福网”
带领天凤村妇女创建巾帼文明岗
“妇女能顶半边天,但要让她们真正发光发热,必须给舞台、教本领。”章爱琴深谙此道。2023年,她牵头创建“巾帼文明岗”,组建“平安妈妈”“护河使者”等6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反诈宣传、矛盾调解等活动20余场,惠及群众500余人。针对留守妇女就业难题,她跑遍辖区企业对接需求,设立“装搭工坊”3个,带动50余名妇女居家增收;扶持村民王雪创办“咖啡小车”、季玲燕经营“幸福网店”,让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创业梦。
文化礼堂是她的“主阵地”。她组织排舞队、旗袍队、合唱团、民乐团等文艺队伍,开设瑜伽课、声乐课等共8类课程,惠及了600多名辖区女性,如:原创节目《农家记忆》走亲30余场,带领她们从麻将桌走向舞台。村民陈大姐感慨:“以前只会围着灶台转,现在咱也能登台演出了!”如今的礼堂,月均开展活动十余场,乡风愈发和谐向善。
2
春泥护花:托起童心“成长梦”
组织辖区儿童在“天凤耕XIN”农耕研学基地开展收割晚稻,引导孩子们在汗水中读懂“粒粒皆辛苦”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得让他们脚下有泥、眼里有光。”章爱琴将“春泥计划”与农耕研学深度融合,打造“天凤耕XIN”农耕研学品牌,组织插秧、收稻等农耕体验,让孩子们在汗水中读懂“粒粒皆辛苦”。2023年,她推动天凤村与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成农耕研学基地。孩子们春播秋收,专家现场授课,农田变课堂,目前已举办30余次,带领400余儿童深度体验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看着娃娃们捧着稻谷笑,比啥都值!”章爱琴的眼里满是欣慰;她联合高校志愿者开设“第二课堂”,开设书法、棋艺、国学等公益课程3门,为100余名孩子提供课外综合素质培养;每逢假期,她带着“春泥”团队走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送去书籍、生活必需品并辅导功课。10岁的小林,父母在外务工,她定期上门陪伴,小林时常会说:“章奶奶讲的故事比手机好玩多了!”
3
桑榆未晚:点亮银龄“夕阳红”
天凤老年学堂原创节目《农家记忆》走亲巡演合影
“老人为村子奉献了一辈子,不能让他们孤单。”章爱琴将天凤村文化礼堂二楼打造成“老年学堂”,开设方言诵读《三字经》、《黄帝内经》、民乐团、南拳、舞蹈教学等6门课程,让非遗文化在12名老人手中焕发新生。面对“数字鸿沟”,她亲自教老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能见孙子,线上支付不怕丢钱!”80岁的李阿婆学会发抖音后,天天录制广场舞视频,成了村里的“网红奶奶”。老童节、重阳节,她带着志愿者为孤寡老人包饺子、演节目;寒冬里,她发动妇女编织围巾送温暖。村民王大伯感动道:“章主任比亲闺女还贴心!”
三十四载春秋,章爱琴从青丝到白发,始终步履不停。她常说:“妇联主席不是官,是服务乡亲的勤务员。”如今的天凤村,妇女就业渠道多、儿童成长有沃土、老人生活有滋味,一幅“巾帼芳华润桑梓”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感谢关注散讲龙湾,每天都有精彩本地资讯
▊投诉报料微信:dayongqiangbz
大家还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