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黄昏时分,63岁的陈美华独自坐在杭州老小区的凉亭里,双手捧着一张褪色的合影。
合影中的年轻飞行员身着81年式空军军装,剑眉星目,笑容灿烂如阳光。
她轻抚着照片边缘,泪珠悄然滑落。
「美华阿姨,又在看那张老照片啊?」楼下晨练的邻居大妈走过来关切地问。
陈美华慌忙收起眼泪,哽咽着回答:「这是我思念了43年的人啊。」
「43年?天哪,那他现在还好吗?」
「不知道...」陈美华的声音细如蚊蝇,「可我必须要见到他...」
邻居大妈摇摇头走开了,心想这老太太怎么还活在过去。
陈美华却暗下决心,这次她要去山西,去寻找那个让她痴痴等待了半生的人。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43年后的重逢,竟会是这样的结局。
01
2024年11月的某个下午,陈美华在整理老母亲的遗物时,无意中翻到了藏在衣柜深处的一只铁皮饼干盒。
这个饼干盒锈迹斑斑,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了。
她迟疑片刻,最终还是打开了盒盖。
盒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几十封信件,每一封都用粉色丝带绑着,散发着淡淡的茉莉花香。
最上层是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赠给我心爱的美华——李建国 1981.6.15」。
「建国...」她轻唤着这个深埋心底的名字,瞬间泪如雨下。
她颤抖着打开第一封信,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美华,昨天我们在西湖边的约定你还记得吗?等我从部队回来,我们就举办婚礼。我已经把你的照片放在床头了,每天看着你入睡...」
陈美华的心脏剧烈跳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春洋溢的年代。
她拿起另一封信,信纸已经发脆:
「美华,部队里传来消息,说要调防西北。我正在想办法留下来,你等我的好消息。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回来娶你...」
读着读着,陈美华彻底崩溃了。
43年了,这些信她从未丢弃,就像从未忘记过那个许下承诺的男人。
「妈,您怎么哭成这样?」女儿小雯推门进来,看到满地的信件和泣不成声的母亲。
「没事,就是想起了一些往事。」陈美华赶紧擦干眼泪。
「这些信是谁写的?您从来没跟我提过。」
陈美华沉默了很久:「是一个...很重要的人。」
「有多重要?」
「重要到我为他守了一辈子。」
小雯震惊了,她从来不知道母亲还有这样一段过往。
在女儿的追问下,陈美华终于说出了埋藏43年的秘密。
「他叫李建国,山西太原人,1981年时在杭州笕桥空军基地当飞行员。」
「我们本来要结婚的,可是他突然被调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
「妈,您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我可以帮您找啊!」
「找什么找,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他肯定早就成家了。」陈美华摆摆手。
但是女儿的话在她心里种下了种子。
是啊,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为什么不试试找找他呢?
当天晚上,陈美华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李建国的音容笑貌。
第二天一早,她就让女儿教她上网。
「妈,您真的要找他?」
「我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就算远远看一眼也行。」
女儿打开电脑,教她使用搜索引擎:「您输入李建国的名字试试。」
陈美华小心翼翼地敲击键盘:「李建国 太原 空军」
屏幕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搜索结果,但大多数都不是她要找的人。
她一条条地查看,眼睛都看花了,依然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
「妈,您别着急,我们慢慢找。」女儿安慰道。
陈美华点点头,但心中涌起一种紧迫感。
她今年已经63岁了,如果再不找,可能就真的没机会了。
02
时间倒回到1980年的夏天,那时的陈美华刚满20岁,在杭州丝绸厂做质检员。
她长相清秀,性格温婉,是厂里公认的厂花。
每天下班后,她都会去附近的新华书店看书,那里安静舒适,是她最喜欢的地方。
「同志,请问这本《简爱》在哪里?」一个略带北方口音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陈美华转身一看,是个穿着便装的年轻男子,长得很英俊,气质也很特别。
「在文学区,我带您去吧。」她热心地说道。
「太感谢了,我对这里不熟悉。」男子憨厚地笑着。
在书架前,两人聊了起来。
「您也喜欢看外国文学?」李建国好奇地问。
「是啊,觉得很有意思,您呢?」
「我喜欢看各种书,在部队里书不多,难得有机会来书店。」
「您是军人?」陈美华眼中闪过惊喜。
「空军飞行员,在笕桥基地。」李建国有些自豪。
从那天起,李建国就成了书店的常客。
每次来他都会找陈美华聊天,从文学到电影,从理想到人生,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
「美华,你知道从天空看杭州是什么样子吗?」一个月后的傍晚,李建国问道。
「不知道,肯定很美吧?」
「特别美,整个城市像一幅画,西湖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其中。」
「真想亲眼看看。」陈美华向往地说。
「有机会我带你上去看。」李建国认真地说。
「真的吗?」
「当然,不过要等我升职之后,现在还不行。」
听到「升职」两个字,陈美华的脸红了。
她明白李建国话里的深意,心中既甜蜜又紧张。
1981年春节过后,李建国正式向陈美华表白了。
「美华,我喜欢你,想和你在一起。」
「我...我也喜欢你。」陈美华羞涩地低下头。
「那我们在一起吧,我会对你好一辈子的。」
「嗯。」
从此,两人正式开始交往。
李建国每个周末都会来找陈美华,两人游遍了杭州的大街小巷。
「美华,你看那边的雷峰塔,传说中白蛇就被压在下面。」
「你相信这些神话故事吗?」陈美华笑着问。
「我相信真爱,就像白蛇对许仙的爱,为了爱情可以付出一切。」
「那你会为了我付出一切吗?」
「会,我会用一生来爱你。」李建国深情地看着她。
最难忘的是那次去灵隐寺,李建国悄悄在佛前许愿。
「你许的什么愿?」陈美华好奇地问。
「不能说,说了就不灵了。」李建国神秘地笑着。
「那我也许个愿。」陈美华闭上眼睛,虔诚地许愿。
她许的愿望是:希望能和李建国白头到老。
1981年6月,李建国第一次带陈美华去看飞机表演。
蓝天白云下,战斗机在空中翱翔,场面壮观震撼。
「美华,看到那架银色的战斗机了吗?那就是我开的。」李建国指着天空说。
「真的?你好厉害!」陈美华崇拜地看着他。
「等我再训练一段时间,就能执行更重要的任务了。」
「什么任务?」
「保卫祖国的任务。」李建国自豪地说。
那天回家的路上,李建国突然说:「美华,我想和你商量件事。」
「什么事?」
「我想把你介绍给我父母,让他们知道我交了女朋友。」
「可是我们还没有...」陈美华脸红了。
「没关系,我们迟早要结婚的,让他们早点认识你也好。」
听到「结婚」两个字,陈美华的心跳得很快。
「那...那好吧。」
于是李建国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详细介绍了陈美华的情况。
他在信的最后写道:「爸妈,美华是个特别好的姑娘,我想娶她为妻,希望你们能同意。」
一个月后,李建国收到了家里的回信,父母表示同意他们的交往,并邀请陈美华有时间去太原做客。
「美华,我爸妈同意了!」李建国兴奋地说。
「真的?」陈美华也很开心。
「他们还邀请你去太原,你愿意去吗?」
「当然愿意,什么时候去?」
「等我这边忙完,大概是年底吧。」
「好,我等你安排。」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约定永远无法实现了。
03
1981年10月的一个下午,李建国脸色凝重地来到丝绸厂门口等陈美华下班。
「建国,你怎么了?看起来心事重重的。」陈美华关切地问。
「美华,我有个坏消息要告诉你。」李建国的声音有些颤抖。
「什么坏消息?」陈美华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部队要调防,我们要去西北执行任务。」
「什么时候?」陈美华的脸瞬间变白了。
「下个月,具体时间还没定,但应该很快。」
「那...那要去多久?」
「不知道,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更久。」李建国痛苦地说。
陈美华感觉天塌了下来:「为什么这么突然?」
「这是军令,我无法违抗。」
「那我们怎么办?」陈美华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李建国紧紧抱住她:「美华,你听我说,我一定会回来的。」
「无论多长时间,我都会回来娶你,你在杭州等我好吗?」
「我等你,等多久我都等你。」陈美华哭着说道。
「那我们拉钩,就像小时候一样。」李建国伸出小指。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两人含泪拉钩。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建国几乎每天都来陪陈美华。
他们去了所有曾经去过的地方,重温每一段美好的回忆。
「美华,我们再去一次西湖吧,我想在那里给你拍张照。」
「好啊,我也想留个纪念。」
西湖边的夕阳依然美丽,李建国用他的相机给陈美华拍了很多照片。
「美华,你答应我,无论我去哪里,都要好好照顾自己。」
「我答应你,但你也要答应我,一定要平安回来。」
「我答应你,我们是拉过钩的。」
11月20日,李建国要出发了。
那天清晨,陈美华送他到火车站。
月台上人头攒动,但陈美华的眼中只有李建国一个人。
「美华,我走了。」李建国紧紧拥抱着她。
「建国,你要记得写信给我。」
「我会的,每个月都写。」
「我会等你的来信,等你回来。」
火车汽笛长鸣,李建国必须上车了。
他最后一次吻了吻陈美华的额头:「等我回来,我们就结婚。」
绿皮火车缓缓启动,李建国趴在窗口不停挥手。
陈美华追着火车跑了很长一段路,直到火车彻底消失在视线中。
那一刻,她不知道这一别竟是永远。
头两个月,李建国的信很准时,每半个月一封。
信中说他们到了新疆,环境很艰苦,但训练很充实。
他在信中写道:「美华,这里的戈壁滩一望无际,风沙很大,我每天都想念杭州的山山水水,想念你的笑容...」
陈美华每次收到信都会反复阅读,然后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她也会给李建国写回信,告诉他杭州的变化,告诉他自己的思念。
1982年3月,陈美华收到了李建国的最后一封信:
「美华,部队有紧急任务,可能要去很远的地方,短时间内无法通信。你要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永远爱你的建国。」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李建国的消息。
起初,陈美华以为只是暂时中断通信,她每天都去邮局询问。
「同志,有没有新疆来的信?」
「没有,小陈,你别着急,可能路上耽搁了。」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陈美华开始慌了,她托人打听李建国的消息。
「美华,算了吧,这么久没消息,可能是出什么事了。」同事劝她。
「不可能,他答应过要回来娶我的。」
「可是都这么久了...」
「我不管,我要一直等下去。」
1983年,有媒人上门给陈美华提亲,都被她拒绝了。
「美华,你还年轻,不要为了一个不知道情况的人耽误自己。」母亲劝道。
「妈,我答应过要等他的。」
「万一他回不来了呢?万一他在那边成家了呢?」
「不会的,他不是那种人。」陈美华坚决地说。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质疑声越来越多。
朋友们都结婚生子了,只有她还在傻傻地等待。
「美华,你这样等下去有什么意义?」
「有意义,这是我对他的承诺。」
04
1985年,陈美华已经25岁了,在那个年代算是大龄剩女。
家里的压力越来越大,亲戚朋友都在劝她重新开始。
「美华,我给你介绍个对象,是银行的干部,条件很好。」大姨热心地说。
「谢谢,我不需要。」
「你不能一直这样下去,那个李建国都失踪四年了。」
「他没有失踪,只是暂时联系不上。」
「你清醒一点吧,四年了,如果他还活着,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陈美华的心。
是啊,四年了,如果他还好好的,为什么没有任何消息?
那年夏天,陈美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新疆找李建国。
她请了长假,用积攒的工资买了去乌鲁木齐的火车票。
「美华,你疯了吗?新疆那么远,你一个女孩子去很危险的。」母亲阻止她。
「我要去找他,我要知道他到底怎么了。」
「可是新疆那么大,你去哪里找?」
「我有他部队的番号,应该能打听到。」
火车开了三天三夜才到乌鲁木齐,陈美华晕车晕得很厉害。
但她顾不上休息,直接去当地的军事机关打听李建国的消息。
「同志,我想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他叫李建国,是从杭州调过来的空军飞行员。」
「你是他的什么人?」工作人员问。
「我是他的...朋友,他失联很久了,我很担心。」
「你有相关证明吗?军人的信息不能随便透露。」
「我有他的照片,还有他给我写的信。」陈美华拿出证据。
工作人员看了看,摇摇头:「抱歉,没有相关记录。你确定番号没有搞错?」
「不会错的,他在信里写得很清楚。」
「那可能是调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这里确实没有记录。」
陈美华在乌鲁木齐待了一个星期,跑遍了所有能找的地方,都没有李建国的消息。
有人说可能调到更偏远的地方执行任务,有人说可能转业了,各种猜测让她更加迷茫。
钱花光了,陈美华只能失望地踏上归程。
火车上,她看着窗外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想象着李建国可能就在这片土地上的某个角落。
「建国,你到底在哪里?你还记得我吗?」她在心中呼唤着。
回到杭州后,陈美华病倒了,高烧不退,胡言乱语。
医生说是心病,需要慢慢调养。
「美华,别再折磨自己了,该放下就放下吧。」母亲心疼地说。
「妈,我放不下,这辈子都放不下。」
「可是你这样等下去有什么结果?」
「就算没有结果,我也要等下去。」
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杭州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丝绸厂改制,陈美华下岗了,这给她的生活雪上加霜。
但她没有时间悲伤,而是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寻找李建国的行动中。
她找了一份临时工作维持生计,其余时间都在写信打听消息。
1995年,她听说有个战友见过李建国。
陈美华立刻赶到那个战友的家里,但得到的消息让她更加困惑。
「你说的这个李建国,我确实认识,但他早就转业了。」战友说。
「转业了?去了哪里?」
「好像是回老家了,具体在哪里我不清楚。」
「那你知道他现在的情况吗?结婚了没有?」
「这个...我真的不清楚,我们很久没联系了。」
这个消息给了陈美华新的希望,如果李建国真的转业回了老家,那她就有机会找到他。
但山西那么大,太原市就有几百万人,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
1998年,陈美华的母亲去世了,这给她沉重的打击。
在母亲的葬礼上,亲戚们再次劝她成家。
「美华,你妈走了,你一个人怎么办?趁现在还不太晚,找个人结婚吧。」
「我不结婚,我要等李建国。」
「你都等了17年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找到他为止。」
「你这样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我这样是对爱情负责任。」陈美华坚定地说。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开始普及,这给陈美华带来了新的希望。
2005年,女儿教她使用电脑上网。
「妈,你看,这是百度,可以搜索任何信息。」
「真的可以找人吗?」
「当然可以,你试试搜索李建国的名字。」
陈美华如获至宝,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几个小时。
她加入了各种寻人QQ群,发布寻人启事。
她的网名叫「等你归来」,个性签名是「李建国,我在杭州等你,永远等你」。
很多网友被她的坚持感动,主动帮她转发信息。
但茫茫人海,想找一个人依然不容易。
2015年,女儿教她使用微信。
陈美华的朋友圈里只有一个内容:寻找李建国的信息。
照片、个人资料、联系方式,样样俱全。
「妈,您发了这么多年,有人联系过您吗?」女儿问。
「有,但都不是我要找的人。」陈美华叹气。
「有的是重名,有的是骗子,还有的是想起哄的。」
「那您还要继续吗?」
「当然,直到找到他为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美华从20岁的花季少女变成了63岁的老人。
但她寻找李建国的决心从未动摇过。
05
2024年10月,陈美华在微信群里发布寻人启事时,收到了一条特殊的消息。
一个叫「热心市民」的网友私信她:
「阿姨,我看到您的寻人启事了,我可能知道您要找的人在哪里。」
陈美华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真的吗?你在哪里见过他?」
「我家是山西太原的,村里确实有个叫李建国的人。」
「年龄和您说的差不多,听说当过飞行员。」
「他...他现在怎么样?身体还好吗?」陈美华颤抖着打字。
「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只是偶尔听人提起过。」
「如果您真的要找他,我可以给您一个大概的地址。」
「太谢谢您了,请您一定要告诉我!」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某某村,村子不算大,您去了问一下就能找到。」
「不过...」网友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请您一定要告诉我!」
「不过我听说他的情况比较特殊,您要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特殊情况?」
但那个网友没有再回复,任凭陈美华怎么追问都没有回应。
尽管心中忐忑,陈美华还是决定去山西一趟。
43年了,无论结果如何,她都要去看看。
「妈,您一个人去太危险了,要不我陪您去?」女儿担心地说。
「不用,这是我的事情,我想一个人去面对。」
「可是您身体不好,万一路上出什么事...」
「没关系,能见到他一面,就算死在路上我也值了。」
女儿拗不过她,只好帮她订了去太原的高铁票。
12月15日,陈美华踏上了开往太原的列车。
这是她第二次去寻找李建国,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了39年。
高铁上,陈美华一夜无眠,她不断地想象着即将到来的见面:
李建国还会认出她吗?他是否还记得在杭州的那段时光?
他过得好吗?为什么43年来都没有联系过她?
他结婚了吗?有孩子吗?
一路上,她的心情五味杂陈,既期待又恐惧。
43年的思念和等待,马上就要有结果了。
高铁准点到达太原,陈美华按照网友提供的地址,坐上了开往清徐县的公交车。
一个多小时后,她来到了那个小村庄。
村口有一块破旧的牌子,上面写着村名,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陈美华深呼吸,迈步走进了村子。
她要开始最后的寻找了。
06
12月16日清晨,陈美华早早起床,在村里的小旅馆洗漱完毕。
她在镜子前仔细整理仪容,虽然已经63岁,但她希望能给李建国留下最好的印象。
她换上了最漂亮的外套,还特意涂了口红。
吃过早饭,她开始在村里打听李建国的消息。
「大爷,请问您认识李建国吗?就是那个当过飞行员的李建国。」她向一位晨练的老人询问。
「李建国?你说的是住在村西头的那个李建国吗?」老人仔细想了想。
「应该是的,他大概67岁左右,以前在空军服役。」
「对对对,就是他。」老人点点头,「你是他的什么人?」
「我是...我是他很久以前的朋友,从浙江来看他。」
老人上下打量着陈美华,欲言又止:「那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心理准备?他身体不好吗?」
「身体倒是还行,就是...哎,你去了就知道了。他家在村西头,那座红砖房就是。」
陈美华谢过老人,按照指引向村西头走去。
她越走心越紧张,手心都出汗了。
村西头确实有一座红砖房,院子里晾着一些衣服,看起来有人居住。
陈美华在门外徘徊了很久,不敢敲门。
43年的等待就要有结果了,但她突然害怕了。
万一他不记得她了怎么办?万一他已经有了幸福的家庭怎么办?
她在心中反复问自己:「我这样突然出现,会不会打扰他的生活?」
但都走到这一步了,她不能退缩。
深深吸了一口气,陈美华颤抖着手敲响了房门。
「咚咚咚」三声,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
陈美华的心跳得如鼓点般急促,她感觉血液都冲到了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