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特朗普的言而无信,我国已经见怪不怪。
5月11日,中美在瑞士举行的第一次关税谈判刚取得一定成果,美国商务部就在两天后公布了针对我国AI产业的升级版遏制措施。
5月21日,我国商务部宣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配合美国的遏制措施,否则,后果自负。
对此,全球一片哗然,美国的“纽约时报”等媒体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正是中国超越美国的“分水岭”。
那么,美国这次的遏制措施到底有多离谱?
而我国的反制到底有多坚决呢?
司马昭之心
拜登堪称反华的死硬分子,就算和特朗普再不合,他在卸任的前一刻还签署了一项关于AI扩散的规则,其主要目的还是要遏制我国芯片行业的发展。
特朗普上台之后呢,虽然也想这么干,但必须要“去拜登化”,而且要“以我为主”。
因此,在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废除了拜登签署的那个规则,但同时也宣布了更多针对全世界芯片出口的管制措施,同时,还特别发布了3个遏制我国AI产业的“指导意见”。
第一条:全地球谁敢用华为的AI芯片,也就是昇腾芯片,那都会被视为违反了美国的出口管制规定;
第二条:用美国产的AI芯片训练中国的AI模型有很大风险;
第三条:让美国企业保护AI产业的相关供应链,提防转移到我国。
不久之后,美国商务部又发布了一些针对我国AI芯片性能的细则规定,这意味着不只是华为芯片,只要是我国产的芯片性能达到这样的指标,全世界也都不能用,谁用,美国就罚谁。
过去,美国没少干这样的事儿。
例如:美国政府曾经罚了做硬盘的希捷公司3亿美元,就是因为希捷违反美国的规定,向华为出口了硬驱。对于我国公司,美国则是经常使出“拉黑”的手段,也就是列入“实体清单”。
而这一次,美国的惩罚措施可谓是变本加厉,对于“违规”方,不但要罚款100万美元,责任人还要在美国吃20年牢饭。
就问,美国这“长臂管辖”霸道不霸道?
由此可见,特朗普根本没打算放过我国的AI产业。
可问题是,美国这次制裁华为的原因颇为“玄妙”。
是啥呢?
是因为美国政府怀疑华为在研发AI芯片的过程中,使用了美国的软件和技术,或者是使用了含有美国技术的设备进行了流片。但是,美国政府却拿不出任何证据,是妥妥的“说你有,你就有”。
对此,美国商务部心里其实也没谱,在措辞中也是含含糊糊,使用了怀疑这样的词儿。怎么说呢?
就这水平,要不就是特朗普的这届政府是草台班子,要不就是特朗普太自以为是,觉得能轻易“降服”我国。
此外,英伟达的黄仁勋也没起好作用。
本来,他跟美国政府诉苦的本意,是想让特朗普放开自己芯片对我国的出口。但他的理由太奇葩,说怕华为会越来越强大,而抢了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结果,特朗普一听,更受刺激了,对遏制华为的态度也更歇斯底里了。
事实上,美国这次遏制的影响其实还是有的。
首先,昇腾芯片的主要市场目前虽然是我国国内,但我国很多互联网大厂的业务已经国际化,在海外有很多分支。一旦被美国认定为“违规”,并遭到制裁,这些企业的损失势必很大。而这些企业在放弃昇腾芯片后,能用的只有英伟达的“太监版”芯片。
其次,昇腾芯片目前的产量其实不大,外国企业几乎没怎么用。但美国政府想的挺多,就怕日后华为等我国芯片企业在解决了制程等问题后,会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和出口,对美国芯片产生巨大冲击。
所以,美国先下手为强,提前堵死了我国AI芯片的出海之路。
众所周知,芯片必须要通过大规模应用才能实现降低成本和快速迭代。但美国的遏制势必会对我国的AI芯片产业造成及其恶劣的影响。
此外,对于AI芯片来说,生态是至关重要的。在美国的遏制下,我国的AI芯片便很难搭建起生态系统这样的“护城河”,竞争力也会遭到严重削弱。
由此可见,美国的这次出手,其用心不可谓不险恶!
那么,我国该如何应对呢?
自己选吧!
对于美国的霸权,我国也没惯着。
5月21日,我国商务部直接宣布谁敢执行美国对我国AI芯片的制裁,那就是触犯了我国的“反外国制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那么,我国的具体惩罚措施是什么呢?
首先是行政处罚,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会约谈涉嫌违法者,并责令其进行整改,或者采取其他的行政惩罚措施;
其次,涉嫌违法者在我国将受到起诉,这就涉及法律责任和对受害企业进行赔偿的问题了。
我国的“反外国制裁法”在2021年正式实施,但执行得非常慎重,目前只有一个披露出的案例。
2023年,我国的一家企业为一家欧洲企业建设了一个海上项目。但在项目建成后,美国就把我国的这家企业列入了“实体清单”。而欧洲的这家企业便以此为借口,拒付1亿多的尾款。
随后,我国企业根据“反外国制裁法”在国内起诉,成功让那家欧洲企业找美国财政部要来了许可,并付清了尾款。
不过,即便如此,我国商务部这次既然拿出了“反外国制裁法”,就是要和美国正面硬扛。
有的企业可能会选择到美国那边“通融”,也就是向美国法院以“外国主权强制”为依据,提出抗辩。
这个做法的逻辑是:我虽然违法了美国的法律,但原因是我自己国家的法律强制我这么做。如果我不服从,那下场会很惨。
美国法院呢,遇到这样的抗辩时,有时会考虑启用“国际礼让”,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让抗辩人得到豁免权。
过去有个案例,有家美国的进口商在美国起诉了我国一家生产维生素的企业,理由是我国的企业通过故意限制出口来操纵价格,是违反了美国的“反垄断法”。
我国企业则抗辩,说是因为我国有行业协调和出口配额的相关规定。在这个案件中,我国商务部都很罕见地出面,发函给美国法院,证明确实有这样的国家政策。
最终,美国法院支持了我国的企业,这个案子达成了和解。
不过,芯片这个产品和维生素完全是两个概念。就算进入美国的诉讼程序,美国政府照样能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影响法院的判决。“国际礼让”原则很可能会服从于美国政府的立场。那么,抗辩企业就很难获得豁免。
加上现在的美国又是特朗普当总统,想在美国抗辩更是势必登天。
在我国方面,我国的“反外国制裁法”和欧盟的还不同,根本就没有“豁免条款”。那么,这就意味着违法者在中美之间根本没有“骑墙”的余地。
而我国也是要借此来提高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并以此保护我国企业合法的发展权利和利益。
那么,我国这样的反制措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吗?
自力更生
事实上,关于我国的反制效果,美国人那边的看法也许更“客观”。
5月8日,OpenAI等4家美国人工智能企业的高管在参加美国国会的听证会时,就提出警告,说对华的出口管制很可能会让美国企业进一步丧失优势。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黄仁勋在5月底就表示,中国就算没有英伟达的芯片,AI产业都会继续发展。
6月12日,黄仁勋在1天之内两次喊话,批评美国对我国AI芯片出口的限制。在接受采访时,他承认自己的业务已经受到了极大影响。再这么下去,美国根本拦不住中国AI芯片的“全球扩散”。
根据相关数据,英伟达去年从我国赚走了170亿美元,占到全球销售额的13%,而且,今年已经拿到了180亿美元的订单。然而,受美国政府政策的影响,英伟达在第1季度却亏损了25亿美元,第2季度更是预计大亏80亿美元。
不得不说,特朗普简直又是扔出了一个完美的“回旋镖”。
在政府层面,白宫负责AI和加密货币事务的萨克斯也表示中国的AI水平最多落后美国6个月。同时,他警告,说美国政府要是继续大搞AI产业的监管,那纯粹是要把市场都让给中国。特朗普现在这么限制中国的AI芯片,反而会把很多用户都推到了中国那边。
至于萨克斯和黄仁勋的表态,他们当然是出于自身和美国的利益,但对未来的预测倒是真的。历史已经证明,只要是美国卡我国的高科技,我国都会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并迅速将其“白菜花”,让西方的同行无路可走。
美国的很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对此也持类似的观点。在我国宣布反制的前后,“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都发表过评论,指出特朗普的这个时期,正是中国赶超美国的“分水岭”。
别忘了,我国还在用稀土捏着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脖子”,而且,我国反制美国的王牌还不止一张。
如果特朗普非要一意孤行,那么,现在就不只是中美实力此消彼长的“分水岭”,更是我国给美国立规矩的“分水岭”!
素材来源
观察者网丨“历史学家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正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