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任外交部长都是惊才绝艳的天才。
第一任外交部长由周总理担任,他在外交方面是绝对的天才,完成了许多艰巨的外交任务。
第二任外交部长是陈毅元帅,陈老出身军旅,他的性格幽默又不失霸气,很好的承接了周总理的外交工作,为我国的外交事业添砖加瓦。
其实按照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员规划,外交部长这个职位的第一人选并不是周总理,而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叶元帅。
原定的外交部长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内部有国民党残余势力,外部又有西方列强的联手施压,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开局。
值此内忧外患之际,一个合适的外交部长就显得尤为重要,至于这第一任的人选,其实毛主席和周总理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那就是叶元帅。
毛主席和周总理之所以如此看好叶元帅,主要还是因为叶元帅有着一定的外交经验。
虽然说叶元帅当时在军队当中担任参谋的职务,但他却是少有的全能型人才,不仅能够带兵打仗,还能轻而易举地应对各种各样的社交场合。
不仅如此,在抗日战争刚刚胜利的那段时间,叶元帅所负责的工作就是接触美国以及国民党,其实就是负责外交工作。
不过因为当时的国内情况,再加上没过多久就爆发了解放战争,叶元帅的工作量并不大,甚至有些清闲,于是便请求中央,让自己重新回到军队当中。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毛主席和周总理带着期盼找到叶元帅,希望它能够担任新中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
要知道,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外交工作十分重要,外交部长这个职务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
令人没想到的是,叶元帅想都没想就回绝了这个职位。
原来,叶元帅常年待在军队当中,早就已经适应了军队的生活,现在让他转到外交工作,多少会有些不适应,而且叶元帅本身也不想从事外交工作。
虽然说叶元帅是当时的最佳人选,但毕竟跟随军队多年,一时之间转变不过来,再加上当时的外交任务艰巨,容不得半点马虎。
最终这第一任外交部长就由周总理兼任,而叶元帅则遵从中央的指示,前往完成另一个艰巨的任务。
领命南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彻底崩溃,蒋介石也逃往了台湾。
广州,作为国民党逃往台湾的重要踏板,为了给向台湾偷运物资争取时间,集结了国民党剩余的大多数精锐部队,他们将广州改造成了一个“战争堡垒”,防守极为严密。
为了能够快速攻克广州,彻底击碎国民党的阴谋,党中央便委任刚刚婉拒外交部长的叶元帅随军南下,解放广州。
叶元帅的老家就是广州,可以说没人比他更熟悉这个城市,再加上为了弥补自己婉拒担任外交部长的愧疚,叶元帅誓要快速解放广州。
本以为解放广州会是一场恶战,令人没想到的是,国民党的所谓精锐,也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在我们强大的解放军战士面前,根本就没有抵挡之力。
1949年10月,广州全境解放。
解放了广州,接下来就要管理广州了,对于广州的管理,党中央也早就有了决定。
由当时担任参谋的叶元帅就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并兼任广州市长,与此同时,还授予了叶元帅华南军区总司令一职。
叶元帅出生在广州,对于自己的家乡有着别样的情感,现在有了回报家乡的机会,叶元帅十分重视这个职位。
叶元帅在任期间兢兢业业,将广州治理地井井有条,用了极短的时间就让广州从战争的阴影当中走了出来。
一直到1954年,叶元帅才在党中央的要求之下,卸任这一职位,前往北京担任军委副主席,继续为国家的建设发光发热。
差点改写的元帅名单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虽然说叶元帅没有按照原定的计划担任外交部长,但在周总理的带领下,中国的外交成功打开了局面,为后来的外交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在后人看来,如果当时叶元帅选择听从中央安排,担任外交部长一职,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少一个开国元帅。
这种想法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根据的。
因为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外交任务十分繁重,基本上不可能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管军队上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叶元帅也就不可能在军队中挂职,自然也就无缘之后的评衔。
而且叶元帅跟第二任外交部长陈元帅有所不同,虽然都是在军队当中担任重要职位,但叶元帅一直都是担任参谋长的职务,并不直接领导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离开了军队系统,很有可能就不会被授予军衔。
如果按照这样来看的话,当初叶元帅如果真的选择担任外交部长,那么我们现在的元帅名单,很有可能就会被改写了。
参考资料:
1949年叶剑英主政广东——2013-07-21,辽宁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