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手机,看到财政部又发消息了——退休人员养老金要适当提高,这已经是第21次连涨了。老伴端着茶杯凑过来,眯着眼问:“这次能涨多少?”我笑着摇摇头:“具体数还没出,但总归是好事。”
说起来,我和老伴的退休金,一个叫“工资”,一个叫“养老金”。为啥?因为我是事业单位退下来的,领的是退休证;老伴以前在厂里上班,拿的是职工退休养老证。别看就一个称呼的差别,刚退下来那会儿,我俩的待遇还真不一样。
记得刚退休那年,我的“退休工资”比老伴的“养老金”高出一截。老伴嘴上不说,但偶尔买菜记账时,总会嘀咕两句:“你们单位就是好,退了休还这么稳当。”我听了心里也不是滋味,毕竟年轻时她在纺织厂三班倒,比我辛苦多了。
后来养老金年年涨,老伴的“养老金”慢慢追上来了一些。尤其是这几年,国家政策明显向企业退休人员倾斜,她的涨幅有时候比我还高。去年调整后,我俩的差距已经小了不少。老伴现在常笑着说:“看来国家没忘了我们这些老工人。”
其实,退休金涨不涨、涨多少,对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影响还真不小。我和老伴现在每月加起来能拿8000多,在城里不算高,但也够用。我们没跟儿女住,老两口自己过,日子简单却踏实。
1. 精打细算,也能过出滋味
我俩的日常开销不大,最大的支出就是吃饭和水电煤气。菜市场早市的青菜便宜,老伴总是一大早去挑新鲜的;超市晚上打折的面包,买回来放冰箱,第二天当早餐刚好。邻居笑我们“会过日子”,其实不是抠门,而是觉得这样更实在。
退休金涨了,我们也没大手大脚。去年涨的那部分,老伴存了一部分,剩下的给我换了副老花镜,她自己买了条舒服的棉布裙子。她说:“钱多了,该花的还得花,但不能浪费。”
2. 闲不住,找点事做
我退休后没闲着,在社区当了义务调解员,谁家有点小矛盾,我去说和说和。老伴则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现在写字比年轻时还工整。有时候她练字,我泡茶,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去年社区组织退休老人做手工义卖,老伴做的布艺零钱包特别受欢迎,卖了钱全捐给了附近的留守儿童。她说:“退休金够用了,能帮一点是一点。”
3. 健康才是最大的“涨工资”
退休金年年涨是好事,但我和老伴最在意的还是身体。每月雷打不动地去社区卫生站量血压,天气好就一起去公园散步。邻居老张去年查出高血压,医药费花了不少,退休金再高也经不住折腾。所以我们现在格外注意,老伴常说:“省下的药钱,就是赚到的。”
这次养老金又要涨了,虽然具体数还没公布,但我和老伴已经计划好了——如果涨得多,就存一部分,剩下的带孙子去趟动物园;要是涨得少,那就加顿排骨,照样乐呵。
其实啊,退休金涨不涨、涨多少,关键还是看心态。钱多有钱多的过法,钱少有钱少的活法。像我们这样的普通老人,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国家想着我们,年年给涨点,我们就知足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
退休金的差距,这些年确实在慢慢缩小。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和企业单位的“养老金”,终究会越来越接近。对我们这些老人来说,能安安稳稳地领到钱,健健康康地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PS: 你家老人的退休金是怎么安排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退休金 #养老金 #老年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