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在高校的表现如何?看看高校老师的评价,就可以发现,我们的女生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6月13日,武汉一位高校女教授发了一篇女大学生难带的文章,引网友围观热议。
“又哭了!论文一字未改,眼泪倒流了半小时!”李教授(化名)的控诉像投入油锅的水滴。她的吐槽长文一夜刷屏:“指导了19人次学生论文,16人次是女生,我都想辞掉硕导身份! 不是能力问题,是女生那些弯弯绕的琐事耗尽了我的心血!”
她的手机屏幕还停留在那个崩溃瞬间——一个研究武侠小说人物的女生,论文里满是智能软件拼凑的痕迹。火车上电话指导时,李教授忍不住批评了几句,电话那头立刻传来抽泣声。她不得不压下火气,用整整18分钟安抚情绪。一周后,收到的论文一个字也没有改。
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带自闭学生,就像捧着一颗随时会炸的雷。去年那个总活在自己世界的女生,毕业论文写网络文学,十次联系九次失联。实习单位随意乱填,就业时偏选了郑州的一家皮包公司。李教授反复劝阻:“那是骗局,去了要吃亏!”姑娘却孤身前往,租房苦熬三个月,最终身无分文地逃回学校。李教授的心血白费,学院的就业任务也砸了锅。
更揪心的是李教授闺蜜的女儿。父母都是武汉名医,家中房产四套,从小上着两千元一节的私教课。考入大学后,却像变了个人:生活费月月催要,专业擅自更换,大一就住进男友家过春节,谎称“在校学习”。而男友家境贫寒,父亲打工,母亲做导购。朋友心如刀绞:“我们耗尽心血培养她,她却往火坑里跳!”。李教授感叹:女大学生叛逆起来真是可怕。
评论区瞬间出现共鸣。“企业早用脚投票了!”某公司职员直言:“去年找借口开掉所有‘仙女’,今年全招男生——宁要专科男,不要高校女!”高校教师@桂子高攀第一枝 苦笑:“我带两女一男,女生优秀但说不得。男生挨骂就改,女生一哭,我还得哄着,帮她代写论文还拿了奖!”
某学生会干部更是崩溃:“调整个女生宿舍,三天闹得鸡飞狗跳还搞不定。我带了2人摆桌子坐镇24小时,几百名女大学生提出上千个要求,事儿多的简直让人抓狂!”
不是女学生天生有错,是过多的保护伞让她们长成了“易碎品”。那个被传销组织骗走的女生,那个为凤凰男赌上前程的姑娘,背后站着过度包容的教育怪圈。当家长把女孩当公主捧着,教师宽容着、企业不敢招聘,“严师出高徒”的古训成了笑话。
女生教育困境背后是教育的失职——我们教会女孩精致优雅,却忘了给她们一副对抗风雨的盔甲。
高校导师的困境撕开了时代的疮疤:当包容沦为纵容,当关爱变成溺爱,是谁在制造这代“碰不得”的女大学生?教师群里有人叹息:“带男生省心,他们懂责任;带女生心累,总在填情绪黑洞。”这话刺耳,却映照着无数高校教师的真实疲惫。
教育的真谛从不是培养温室花朵,而是锻造能在暴雨中扎根的野草。若继续用“保护”为名铸造精致的牢笼,当象牙塔的幻梦破碎时,又有多少年轻人能直面真实世界的粗粝?
想让女孩子真正强大?家和学校得这么干!
家里别把女孩当“公主”养了! 别再光砸钱宠着,得教会她们自尊自强。让姑娘们从小自己管零花钱、做家务、拿主意,摔倒了别光哄,教她们自己爬起来看为啥摔。多让她们接触社会真实面,知道好人坏人,练出识别风险的火眼金睛,别像那2被骗去传销公司的女大学生一样吃亏。
学校更得“一碗水端平”! 别对女生心软降低要求,论文写得差该批就批,哭鼻子也不能糊弄过关(想想那个被批评就哭18分钟、论文原封不动的例子)。老师得硬气点,统一标准,抄袭拼凑一律严管。多开点“抗压课”,教她们挨批评了怎么冷静找问题、改毛病,而不是光掉眼泪。实习也别光挑轻松的,多去不同行业闯闯,练出真本事和硬骨头。
说白了,家里敢放手,学校敢严管,社会给机会,女孩们才能甩掉“玻璃心”,长成能扛事、有主见、靠本事说话的人! 别让过度的“保护”和“宽容”,反而成了捆住她们手脚的绳子。
那些骂女教授厌女、企业歧视的圣母们——若你的女儿被渣男骗财骗色,因论文抄袭被退学,跪着求HR给工作时,你还敢说‘包容’吗?。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